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改变着舆论存储、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格局。新媒体传播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时代特性,网络交互式催生非线性传播模式,开放性使传统"把关人"缺失,自传播性让"草根"传播成为新锐。新媒体传播加剧了"两个舆论场"的碰撞和摩擦,催生"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导致以"管控"思维为主导的传统舆论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应着力推动新媒体空间多元舆论的"相互建构",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舆论引导与舆论表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网络成为各种政治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成为执政者无法避开的元素。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工具,党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力日见衰竭。本文从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探讨互联网时代舆论宣传和引导的规律,提出党刊要熟悉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创新形式,探索全新的舆论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颠覆"了原有的舆论引导格局。在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应积极与新媒体合作,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借助它们的力量来维护和树立公安机关的正面形象,防止有损公安机关形象的不良舆论、负面信息的传播和蔓延,引导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移动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中国进入网络信息化社会,网络新媒体自然而然应运而生。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对社会舆论传播与引导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成为舆论事件的放大镜,新媒体广泛、快速的传播特点带给政府舆论引导新的挑战。本文分析网络时代舆论传播特点,以及政府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探析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手段和策略选择,从而提升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舆论生成与传播搭上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快车。面对具有生成内容空前繁荣、意见多元、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生成迅速等特点的网络舆论,公安机关还存在着对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落后于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需求、引导主体相对落后的媒介素养无法满足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健康发展的要求等问题。公安机关需要在坚持第一时间、实事求是、系统运行和因势利导原则的基础上,更新网络舆论引导理念,加强有效运用新媒体能力的培养,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公安民警公共关系素养,全方位提升公安机关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给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为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民间舆论场的形成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弱化、网民对政府的有错推定和信任危机等。如何通过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营造网上主流舆论的强势、注重培养意见领袖、使用好政务微博等手段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给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营造网络主流舆论强势、做好政府"议程设置"以及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等举措,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舆论工作充当着“驾驶员”“宣传员”“保安员”三种角色.加强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舆论工作,促进新媒体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党派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客观要求.民主党派舆论工作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新兴媒体应用的管理制度,创造更加新颖有效的民主党派舆论工作新形式,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舆论工作队伍,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新方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等特点。新媒体既促进了公安校园文化的开放、内容的丰富、平台的创新,也影响了公安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力、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公安院校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方向保障;要师生共同提高新媒体素养,提供人员保障;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信息化保障;要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社会化保障;要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提供氛围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视角下社会管理工作应提高五个能力:提高与新媒体交往能力;提高新媒体驾驭能力;提高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新媒体变革下危机公关能力;提高新媒体条件下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社群性特征使得民意的传递渠道和方式、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方式、政府的工作行为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与公开度、政府形象的塑造带来挑战。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微平台问政面临政府公信力侵蚀、舆论引导权转移、数字鸿沟影响等挑战。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塑造新形象、及时应对新情况、积极利用新媒体,化挑战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互发展,为新时期的统战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统战工作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整合,不断提高统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已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和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而新媒体传播机制的渗透性、舆论生产方式的煽动性、组织动员的误导性以及对接方式的虚拟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表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占领新媒体舆论高地、健全高校新媒体的信息监管机制、培育新媒体中的高校意见领袖团队,多角度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培养,本文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舆论阵地呈现网络化,公众主体意识觉醒,主流舆论失去垄断性,社会矛盾快速表面化,国内问题容易国际化。舆论环境变化给舆论引导带来困难,信息把关难以控制,民间舆论稀释了政府声音,传统媒体遇到公信力危机,国际传播陷入了舆论的旋涡。要推行民主执政,公开政务信息;收集研判舆情,及时化解国内意见;熟悉传播规律,搞好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是经济时代的新产物,它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青年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有着超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舆论导向的深刻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青年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对于提升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不仅为提升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也为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在对新媒体矩阵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重分析了新媒体与青年大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实效性的适应性问题,进而提出传播主体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视野下思想引导和教育的实效性传播、接受主体实现自我教育三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化形态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信息时代转型造成的"失范"效应和"去中心化"、网络社会崛起改变了高校意见领袖和精英代表的地位格局以及新媒体时代加大了高校协商民主和舆论引导的工作难度,由此带来高校统战工作的"失效动员"和感召力减弱等问题。探讨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一要转变思路、更新理念,更加注重统战实效性、更加注重"人"的媒体素养;二要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理念、身份和模式的"三个转换";三要加强统战机制建设,实现"全媒体"整合统战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尽快适应挑战,不断提升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沟通能力,增强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本领,为"四品一械"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塑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同构性。在新媒体格局下,如何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对互联网进行有效治理,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温岭地方政府在互联网治理中,实施舆论引导能力体系建设,通过创建"温岭发布"、"阳光温岭"微信联盟,以"新媒体微联盟"的结构方式,净化了微信网络空间,提高了网络公信力,维系了良好的舆论生态。"新媒体微联盟"打造了互联网协同治理的新模式,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树立了新标杆,为新型媒体体系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网络化生存"日益成为"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温岭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兴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冲击越来越大。与传统媒介生态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以其开放、便捷、多元的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媒体舆论环境下,胜利油田坚持结合企业实际,树立"像重视传统媒体一样重视新媒体"理念,顺势而为,创新思路、机制、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努力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