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贿赂如今已成为国人的一个热词。新面世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增加了40多页粉色的“新词新义”,其中就有“性贿赂”。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这表明性贿赂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贿赂与性相连,往往能调动人们的眼球与神经。有专家学者将其定义为:通过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色情服务和性服务。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热词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它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其背后往往是一个新闻事件或一类社会现象,带有社会发展进程中深深的烙印。每一个网络热词的诞生和迅速流传,反映的都是社会生活和民意民情。分析网络热词反映民意的表现、流行特点及流行原因,可以客观揭示网络热词与公众情绪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大论坛》2013,(2):12-13
去年年末,“中国梦”成为社会热词,并且延伸出众多具体的社会梦想期望。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2”活动中,“梦”字在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一路领跑,最终位列“年度国内字”第一,入选为当年年度汉字。  相似文献   

4.
从发生学的观点分析,熟语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受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汉语熟语必然是跨学科研究,我们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等来探讨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君琦 《创造》2014,(1):18-21
正2013年,伴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大量热词新语不断涌现。这些热词新语犹如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照射出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反映着人们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本刊综合《学习时报》、《新华文摘》、《人民论坛》、《中国社会科学报》等理论学术报道,遴选出本年度为理论学术界所关注的若干热词新语,概要地梳理出学界关于这些热词新语的基本思考和见解。这为深入观察和认识改革中国、发展中国、法治中国等提供些以点带面、以事见理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省份,少数民族语言通过与汉语的融合与兼通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且通过对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大力发展和保护,创造了和谐、团结、友好的贵州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2012年全国两会热词录》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编人民出版社出版梳理并收录了全国两会期间产生的热点词汇和语录共133条,涵盖民主政治、经济走向、法制建设、社会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公平、医疗卫生、文化繁  相似文献   

8.
曹凤霞 《求索》2012,(1):110-112
21世纪以来,中国语言生活颇为活跃,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它们不仅显示了汉语用词的特点和规律,还能及时地反映汉民族动态的语言生活,并通过这些新词新语展现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人们的精神风貌。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2000年以来产生的新词新语与汉民族动态的语言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仝金钟 《前沿》2010,(8):180-182
汉语词汇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紧密相连。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及词汇意义,使得词汇表意更加精妙、更加具有时代感,有助于人们更加缜密地表达情感倾向和更加准确地表述评判事物,影响和促进了词汇乃至语言的发展。同时,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变化也是未来词汇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21):5-5
上半年“微博热词”出炉 近期,微博上评选出了八大热词,分别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萌萌哒(可爱)、茶叶蛋、啤酒和炸鸡、来自星星的你、且行且珍惜、你懂的、小苹果。这些热词既有网络调侃,也有明星语录,还有热门电视剧催生的词汇效应,尽管来源不同,但无不具有网络用语生动有趣的特征,成为观察世象百态和社会心理的典型标本。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学界话语体系的一个热词,"社会管理"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及增进社会福利的重任。而要实现对社会的良好治理,管理者必须倚赖科学的管理目标、精心的制度设计和明确的责任落实,并最终体现出刚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在研究材料的挖掘上非常重视域外文献,通过域外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熟悉"的中国,这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明清时期朝鲜李氏王朝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由于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对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变化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因此,朝鲜朝燕行文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观感,更值得我们关注和考察。我们通过燕行使笔下的清代满语和汉语,探讨清代汉语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及使用,并钩稽了燕行文献中有关清代汉语的材料,突破了传统以西方透视中国的单一模式,以不同文化视角考察朝鲜燕行使对清代汉语的认知与观感。  相似文献   

13.
王红娟 《青年论坛》2008,(1):133-135
西方语法学的产生早于中国语法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从语言本身看,欧洲诸语言的语法特点是形态变化丰富,汉语语法的特点是语法意义通过语序和虚词来体现;从哲学对语法学发展的影响看,欧洲哲学重逻辑,中国哲学重感悟;社会生活对语法研究的影响方面,欧洲诸国间的交往比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更密切。  相似文献   

14.
王岩 《前沿》2012,(4):140-141
对汉语熟语的亚文化现象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很值得深刻探讨的课题。熟语的亚文化现象主要体现汉语方言熟语和社会亚文化语言中的流行语两个方面。研究方言熟语主要研究其所体现的地域文化属性、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方言熟语产生的地域文化理据和文化背景,以及熟语与方言熟语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演变的趋势研究;研究社会亚文化语言的流行语主要研究其文化特点、语言特点以及产生的文化理据和文化背景,研究社会亚文化流行语对熟语的影响,以及流行语与熟语之间吸收和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国反贫困工作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尚未摆脱贫困人口多、贫困区域分布广和贫困程度深的局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成为热词。那么,如何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有条件的农  相似文献   

16.
陈圣彬 《前沿》2006,11(4):257-259
人必须借助语言来进入世界,语言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中国哲学是通过汉语来表达和流传的。汉语言系统(包括形象语言和语言结构)潜在地引导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汉语的影响可以从中国哲学的特点中看出来。中国哲学的意象性、直观经验性、模糊多义性及其对哲学的追问方式,都紧密地和汉语相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性别差异目前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汉语性别差异的专门研究起步较晚,但最近30年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主要围绕语言表现和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展开,具体体现在语音、词汇、会话场景和语境等诸多方面。从中显现的性别歧视和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可以合理运用西方理论框架来分析解释,即可以通过社会建构的概念,在支配和文化差异的方法间找到一个折衷。  相似文献   

18.
吴煜 《观察与思考》2007,(11):18-26
<正>每年的夏天,是中国的高考和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学子将走进大学和走出大学。成千上万的家长关注着这一切。焦虑和欣喜、冷漠和关切、失望和希望……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交织在一起,成为此时社会的一个明显符号。高校——成为热词,频频出现在我们周遭。于是,观察记者的目光和思维,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这个热词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年油腻男"、《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华为"35岁劝退"传言、中兴1975年生员工被辞跳楼……对于这些近年来频出的关于"中年危机"的热词和现象,人们在热议和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问题。"中年危机"是个体心理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每一代人因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网络热词种类繁多,价值取向不一,既包含积极价值观,也包含消极价值观。强化网络热词对青年群体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要挖掘、使用、传播积极热词,最大限度降低负面热词的"热度",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