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时过境未迁——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何为当代史作了概念界定,阐述了当代史研究的特殊意义,以及不同于其他历史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治学特点.本文特别论述了中国当代史的特点和述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指出这段历史具有极其深刻的丰富内容,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人们认识差异很大.在人们的历史认识上,不但遗留了大量的历史误记,还有由于炒作带来的历史误读.据此,本文指出了当前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和学科建设上的一些问题.如档案资料的开放和史源开发的不足,研究视野比较狭隘,比较缺乏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缺乏科学性的学术话语系统等等.提出要从更新方法上开拓史源,重视存史功能,以及在述史中要把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分离开来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常家树 《党史纵横》2011,(10):62-63
近年来,史学界尤其重视前辈人的回忆录、口述史料。应该说这些弥足珍贵的材料确实填补了史学研究中的史料缺陷,为澄清历史事件中的疑难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回忆录特别是口述史料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陈丕显同志的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一书,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再现了作者在"文革"前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传奇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些材料为研究党史提供了珍贵材料。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本文摘自陈丕显回忆录的一个章节。他的回忆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大力弘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是毛泽东于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组成,极具史料价值。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从文学角度看,《红军长征记》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集,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如实反映了红军战斗、行军、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国史(即中国当代史)的分支史,是与国史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部分相并列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是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史,它不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革命回忆录 革命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指革命老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史实的记录。它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这些年,我参与采访收集革命老同志整理的回忆录,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忆人、忆事、忆物、忆地等。 忆人的革命回忆录,可分人物传记和轶事片断两种。回忆的对象是:领袖人物、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志士仁人、曾通群众、以及反面人物等。回忆内容主要是斗争、工作、生活经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地域性档案资料建设的长足进展,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地域史转向方兴未艾,体现了由整体性的宏观叙事向局部性的微观叙事转型的历史建构过程。然而,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基于集体化时期农村技术、卫生和教育的视角分析,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农村社会改造和民生工程的广泛历史实践,为当代史研究的再出发开辟新路径;并以足够的学术自觉避免直接以地域性史料呈现去简单对接总体史视野下的当代史问题研究,进而构建出一个更加贴近"政治与日常"历史演变脉络的本土化叙事架构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副标题 :关于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作者 :陈佳。邓小平历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其思想资源 ,一方面固然源自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考察 ,而另一方面显然也根植于对中国历史 ,尤其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与建设史的思索。从思想史上说 ,邓小平历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现代中国历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意义上说 ,它将毛泽东思想之史观 ,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此 ,对邓小平历史观的研究 ,应是中共党史 ,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着眼点并不是在阐释邓小平的纯历史学理论 ,而…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研究》2013,(9):127-128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刘宝军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取决于对档案史料的掌握程度和鉴别考据的研究程度。但目前当代史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开放的步伐缓慢,对一些曾属于公开出版物的查阅限制较多,地方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分珍贵档案实行有偿使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当代史的官方文献、内部档案、个人档案和口述史料正在不断  相似文献   

10.
宋婕 《湘潮》2016,(4):328-331
一、新时期"红色湘女"精神的特征和传承的意义(一)新时期的界定新时期研究是党史研究的最前沿,其成果以实录为主,专门写史的书不多。传统的史官以"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为准则,研究者与研究的历史保留半个世纪。新时期的历史研究趋势是,离自己所处历史时期越来越近,历史研究越来越接近现实。现在,党史学界对新时期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在某些方面、某些问题的研究上甚至有了相当的深度。对于新时期起点的界定,大致上有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既在于它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化解并使多数人上升为统治阶级,又在于它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强权政治、殖民统治的抗衡和维护世界和平、国家独立、民族团结的历史作用。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意义上的合法性内蕴于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展示于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中,对我们深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合法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共党史学研究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史作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线。坚持和推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史研究须持续地将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党史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起着资政育人的作用;党史研究的成果不能孤立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而要和党的其他理论研究、学科研究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昭军 《理论学刊》2006,(1):97-102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文化史研究既要关注史学理论,也要重视文化理论,而借助欧美研究方法对大众文化进行研究所形成的“文化研究”理论,对于中国的当代史学特别是文化史学科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文化研究”理论的引入,有助于中国文化史研究整体结构、整体格局的变化,有益于中国文化史研究主题的拓展、研究领域的增长、研究重心的转移,有利于文化史研究者思维方式的更新;同时,也必须注意中西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的关系,学术界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邓小平拓展了中共历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邓小平的人物评价方法是中共历史研究方法在评价人物时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话语在确立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权威性的地位和影响,文学史话语权威性的标志即信史性、共识性、经典性、传承性.文学史的撰写形式可以多样化,具体观念也可以多元化,但文学史家却始终应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态度,维护文学史的权威性,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这正是科学发展现在史学(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考察和把握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总结,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芳 《理论建设》2021,37(1):75-80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形成的重要历史节点,不仅起到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觉醒的作用,而且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有着深远影响。文章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发展的几个重大历史节点的觉醒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影响,总结基本经验,提炼当代启示,对于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士坤 《理论学刊》2007,1(5):60-64
人性、人权、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对历史发展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社会主义与人性、人权、人道主义理论有着渊源关系。社会主义在理论形态上是这些理论原则更为彻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既继承了以往全部人学理论的精华,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学推进到完全科学的水平。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过好人道主义这一关,这就必须重新认识人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人学,使之成为人们自觉的武器,以抵制帝国主义实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希克斯是当代西方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史理论>不是一般的经济史著作,而是作者积多年经济史教学和研究之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他本人的经济史见解的集中概括与经济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的精炼凝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