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无法被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福建人民对他感情很深,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有人评价说:"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项南就是福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项南去世后,在项南的家乡闽西连城县的一个交叉路口,至今还张贴着一条大标语:“项南,闽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相似文献   

3.
1981年1月到1986年2月,项南主政福建,成为福建改革开放的先锋.1984年12月,晋江县陈埭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乡镇企业一枝花".如今的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是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把项南与晋江联系在一起,晋江也成为项南进行乡镇企业建设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项南与福建改革开放暨《项南画传》出版座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主持会议。受省委尤权书记委托,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主题讲话。他说:项南同志1918年11月生于连城县朋  相似文献   

5.
正1980年深秋,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因病离职休养,中央决定派遣项南主政福建。此时的福建,虽同广东一样是先行改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但守旧观念依然顽固,改革开放的步子还没有真正迈开。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项南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担子。利用赴任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项南翻阅了福建省委办公厅送来的一大捆有关福建的资料。他每天读到深夜,做笔记,熟悉福建情况。与此同时,他还查阅大量外国资料,  相似文献   

6.
项南参加革命几十年,在福建只工作了5年多,但福建人民一直怀念他。因为项南以他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智慧、忘我的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有幸在项南身边工作了几年。深受他的教育,也熟悉一些情况。下面记述的是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一些往事,以此表达笔者内心的崇敬和永恒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至1986年2月,项南主持福建省委工作。当时,我在省人事局工作,多数是主持日常工作,经常得到项南的教诲和启迪,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记忆。 在福建期间,项南高瞻远瞩,勤政爱民,胸怀开阔,光明磊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福建的改革开放费尽了心血。  相似文献   

8.
1980年底,项南出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他回到福建后,一心想振兴福建经济。从何入手?他分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状况,分析了福建长期作为“前线”,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现实,首先想到的是“以智取胜”,走科技兴省的道路。 项南频频向科技界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项南同志诞辰100周年。项南以他推动福建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远见卓识和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在福建人民心中竖起了高高的丰碑。在纪念这位人民爱戴的好公仆的日子里,他对福建中医药文化的珍爱与重视,对改革发展福建中医药骨科事业的关怀与帮助,对老中医的信任与尊重,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父亲林如高(1888—1986)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37-37
1981年初,刚到福建任职的项南就在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上作了《谈解放思想》的报告,提出"福建要起飞,思想要解放",要求冲破"左"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认识省情,放宽政策,把经济放开搞活。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撰文发表了《福建应走在四化建设的前头》的报告。他在回顾省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成就时指出:这5年,是福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历史性转变的5年,是福建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初见成效的5年。是福建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之初,项南主政福建,功勋卓著,人民满意,享誉八闽。1981年1月至1986年2月,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锐意改革的精神,书写了"念好山海经","以智取胜","松绑"放权,让"包"字进城,倾力扶持乡镇企业等绚丽多彩的篇章,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项南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可以说是项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践行以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初,我在项南逝世后第一次一个人回福州过春节,受到福建同志盛情接待.我专门拜访了秀山同志,并在一起吃了饭.席间,秀山同志谈笑风生,愉快地回忆起了项南在福建工作时的一些往事.看上去他神情爽朗,气色不错,也很乐观,要不是他自己说,我还真看不出他得了癌症,正在化疗之中.不想这次见面竟成永诀,秀山同志于当年11月15日辞世.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45-45
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人才缺乏、科技落后、教育设施薄弱等问题突出。1982年初,时任福建省委常务书记、主持省委工作的项南提出,振兴福建的出路在于"以智取胜"。他认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智取胜,  相似文献   

15.
在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钟兆云、王盛泽撰写的《项南在福建》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项南是一位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风云人物。他谋大局,高瞻远瞩,勤政爱民;绘蓝图,运筹帷幄,胆识过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写文章,立马可待,入木三分;作报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是一个德者,一个无隐私的透明人,一个胸襟开阔、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 在这部30万字的书中,作者将与你一同翻开他生活中无数个令人心仪、令人崇敬的一页页。在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我的故乡,然而我对她却是生疏的。项南同志比我先到任,不过,他和我一样,虽是闽籍,都是几十年在外省工作。  相似文献   

17.
《谭震林传》第三次编纂工作座谈会于1990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省淳安县召开。出席座谈会的有:《谭传》编委会成员江渭清、江一真、伍洪祥、陈冰、肖鹏等13人和北京分会的项南、石山同志;《谭传》编纂组和各有关省市编写组的同志和《回忆谭震林》编辑组的同志。福建《谭传》编写组的连尹、谢济堂、黄肇嵩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项南在1981年至1986年主政福建工作期间,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福建省情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特别重视教育工作,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在他的推动下,中共福建省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会专门讨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18年11月,项南出生于福建连城县。他从小受革命家庭熏陶。11岁就在家乡文坊苏区任少先队队长,1930年起随做地下革命工作的父母在南京、上海等地半工半读。 1937年7月,项南在福建长乐同一些进步青年组织“明天剧咏团”,进行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王助介绍入党,同年10月在顺昌组织“顺昌抗敌剧团”,当时因无法找到王助,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又几经辗转,于1941年6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驻地,并重新入党,在阜东和苏北等地任职。  相似文献   

20.
项南是我所敬重的一位老书记。他是海内外同胞交口称赞的好官.也是福建人民引以自豪的好儿子。他思想解放,开拓进取,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呕心沥血:他作风务实,关心民众,为福建人民殚精竭虑;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福建和海外华侨中有口皆碑:他胸怀坦荡,公道正派,堪称领导干部的楷模。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