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风草 《传承》2010,(1):36-38
<正>在我军的将军史册上,刘亚楼是共和国的一代名将。他是我军历史上屈指可数啃过苏联"洋面包"的高级指挥员,是极富现代军事素养的名将。同时,刘亚楼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征路上,许多硬仗、恶仗几乎都有他的精彩之笔,曾被毛泽东赞誉"将才难得";解放战争中,他在东北、华北协助林彪、聂荣臻运筹帷幄;平津之战,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在他的指挥下仅29小时即被攻克……  相似文献   

2.
谢岳简介生于1927年1月。1944年4月加入革命工作,同年参加了抗日战争;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在广州从事地下党工作,是迎接解放大军进城的仅有168名地下党之一;1949年10月参加军管会工作;1950年-1960年先后在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公安分局、海珠区公安分局任局长、处长等职务;1962年后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任处长。1987年离休后从事民办老龄工作,荣获广州市“老有所为奉献奖”,广东省“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三奖”模范称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状、奖章,“离退休干部先进工者”奖,“广州精神文明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边美棠,又名长根,1917年生于诸暨县青山乡大青坞。诸暨县立中学毕业后回乡任教。1938年7月,边美棠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任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诸暨临时县委负责人。1942年,诸暨沦陷,边美棠回诸暨打入县政府,任民政科长,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4月,边美棠在策反国民党顽固派诸暨县长张清尘时,遭密捕暗杀,弃尸于城郊陶朱山下,年仅32岁。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边美棠满怀爱国热情,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夏,边美棠参加诸暨县第一期小学教师训练班学习。小学教师训练班是由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是我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1884年5月生于湖南宁乡县,1905年考中晚清秀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和参加起草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令和条例。1934年10月参加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后,任中央政府司法部长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七七事变"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1945年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强调法源于人民群众,并对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主张。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谢觉哉当选为政府委员兼司法部长。1949年8月,新中国第一所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他任校长。1959年4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5年担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5.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到苏联去”,“到列宁主义的故乡去”,这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许多革命青年的热切期望。中共旅欧支部成立后,从中国革命需要出发,十分注意对革命青年骨干的培养,从1992年秋开始,先后选送张伯简、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熊雄、刘伯坚、季慰农、聂荣臻、李富春、蔡畅、朱德、李炳文、施盒生等前任苏联学习。现在,邓小平一行又向着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进发。 1926年1月7日晚,邓小平、傅钟、李卓然等20名旅欧支部的 党团员,从巴黎北火车站启程,乘从国际列车,穿过法德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3,(12):20-20
周子昆,1901年出生于桂林市一个贫农家庭。1924年参加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在叶挺独立团任营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率部跟朱德转战湘粤赣边境。转战中,部队弹尽粮绝,不少人不辞而别。朱德说:大革命是失败了,南昌起义军也失败了,但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想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当时,周子昆左臂受伤,完全可以以治伤为由离队。但他坚定地说:“我们二营全体指战员愿跟朱军长战斗到底,革命不成功,决不回家!”  相似文献   

7.
刘亚楼性烈如火,有绰号日“雷公爷”,在空军中可谓“热度”非凡:“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毛泽东说他“战功卓著”,林彪说他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自己说:“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8.
<正>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生于1888年,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后担任党和共产国际的领导并主编《真理报》。列宁逝世后,他一直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最高领导成员之一,1938年被苏联当局处决。1988年2月4日,苏联当局宣布,为布哈林恢复名誉。布哈林是一位著名的理论家。他的经济思想是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一、1918年春坚持“左”的主张十月革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很发达、小农经济占着相当优势的俄国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俄国一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的。布哈林由于对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缺乏深刻认识而坚持“左”的主张,特  相似文献   

9.
中将彭明治     
毕一功 《黄埔》2012,(2):31-33
彭明治(1905-1993),湖南常宁人。1924年3月到广东,后入黄埔军校一期军士教导队学习。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代连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直属队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二十团副团长,第九师二十六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彭明治参加长征。他率领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配合红四团夺取泸定桥,为中央红军胜利北上,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革命政府”胎死腹中  几个月来,苏联一直在积极策反捷克的“健康力量”。1968年8月6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又自编、自导、自唱,草拟了所谓“捷共中央主席团和捷克共和国政府宣言”,声称:国家面临反革命战争威胁,请求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派军队,帮助镇压反革命,重建“革命政府”。一面出兵占领另一个“兄弟国家”,一面在该国物色几个“健康力量”,建立听命于自己的“革命政府”,是苏联的拿手好戏。1956年10月,苏联出兵镇压“匈牙利事件”,扶植卡达尔,处置纳吉,就是这样干的。这次,勃列日涅夫老戏重演,却不料胎死腹中。21日凌晨,比拉克、英德拉…  相似文献   

11.
陕北故乡行     
踏上陕北的黄土高原,不禁引起我心中浓郁的故乡情。陕北是红军长征最后的目的地,也是我的故乡,而这次与我同行的摄影记者周幼马,也是在延安出生的。他的父亲、美国医生马海德自一九三六年夏天起就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事医疗工作。这次幼马重返陕北,他父亲还把当年自己参加革命工作时用过的地图给了他,好让儿子去寻访旧地。  相似文献   

12.
史轩 《传承》2003,(2):4-6
今年2月是陈赓大将诞辰100周年。陈赓于1924年6月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开始他的革命军旅生涯。其后20多年,他率部南征北战,许多“名声赫赫”的国民党军和日本、法国、美国侵略军的司令官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笔者仅撷取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和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较量的史实,让读者领略这位名将叱咤风云的雄才大略。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1949年9月9日中央军委致林彪、邓子恢电)。他于1911年投身军旅,长于用兵,老谋深算,人称“小诸葛”。北伐战争时,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陈赓才…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5,(4)
朱瑞,江苏省宿迁入,一九○五年出生,自幼学习勤奋,富有才气,一九二四年考入广东大学,接受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一九二五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革命人生观。当时他除了以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外,还要掌握一门革命技巧,他即从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入苏联炮兵学校学习,经过严格训练和认真钻研,成为中共早期精通炮术的人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22)
正李德,作为一名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不仅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期的主要指挥者。他评价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军队全体战士伟大的勇敢、坚韧的毅力和革命的热情的明证。李德出生于1900年9月28日德国慕尼黑,他在一战期间参加了德国共产党,1926年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两年后越狱逃往苏联,进入伏龙芝军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北京和上海留学期间,我们这些每星期都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后来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开始陆续得到平反。我们这些年青的留学生不懂中国的政治,便不知深浅地提问: “前年批判刘少奇的卖国主义,说他是阶级异己份子,可现今你们的政策路线不就是曾批判过的吗?”老师只有报以苦笑。我们现代文学系的课本1976年时通通是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小说只有《艳阳天》和《金光大道》。1977年开始可以读到巴金的作品。电影看的是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革命主旋律,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就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那时候最时髦的段子是“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6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逝世30周年。陈老总是我最敬爱的良师,是他领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直关怀着我的成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虽身处逆境,却仍为我出具证明使我获得解脱。这一切,令我终身难忘。“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在公安部任十二局副局长,因所谓“窃听器事件”和“隐匿刘少奇材料”等“滔天大罪”,被打成“黑帮”。专案组对我进行审查,内查外调找不到事实根据。后来,又说我参加革命的历史有假,认为我1938年15岁就参加新四军,而且是直…  相似文献   

17.
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上海圣彼得教堂第5任牧师,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上海特科人员,利用牧师身份开展工作。1936年初,受宋庆龄之托,带着国民党当局密信,赴陕北传递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后带着毛泽东的回信返回上海。他是自“4·12”政变后,沟通国共双方联系,重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使者。宋庆龄称赞他此行:“益国匪浅”。  相似文献   

18.
刘珩的青少年时期,有过一段幸福与痛楚交织却也深悟人生的经历。1949年7月,刚满13岁的他就与哥哥、姐姐同一天参军,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二期)学习,之后参加了“土改”工作。又经组织调干,先读“高校预科班”后升入大学。1956年,20岁的刘珩毕业于华东纺织  相似文献   

19.
正邵力子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苏联十月革命较早的传播者,他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早期活动。他于1925年5月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处长、秘书长,继任政治部主任等职,对于黄埔军校有过擘划献策之功。他长期主张国共两党问题政治解决,致力于《双十协定》之签订,因而获得"和平老人"称誉。本文根据  相似文献   

20.
他是红四军的早期领导人,曾担任红四军前委委员,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他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在家乡上杭蛟洋按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模式搞“农村共产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他是统一战线代表人士,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华革命党,经历两次国共合作,新中国建立后,他任福建省人民法院院长,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今年是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傅柏翠身上的“古田”元素以及与毛泽东的真情交往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