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私有制特指消灭以剥削为基础的私有制,这一历史任务我国已经完成。消灭私有制不等于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私有制,对于死灰复燃的以剥削为基础的私有制要坚决消灭,对于其它一般私有制则不该也不需消灭,它们或将自己解体主动消亡,或将通过整合、扬弃进化为个人所有制。消灭私有制启示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伟大目标。150年来的历史沧桑告诉人们:为了消灭私有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定阶段上,还必须保持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它的能量没有充分释放之前,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依据前苏联70余年、中国近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回顾了共产党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过程,揭示了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历史渊源,并就怎样准确理解中共十五大的非公有制经济观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这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有些人往往从传统观念出发,不赞成甚至非难非公有制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确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弄清楚是很必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制经济。目前我国的私有制经济分为三种具体形式: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介于两者之间的小业主私有制。社会…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很多人一直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之所以还允许它存在和适当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这次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卫兴华在《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撰文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不能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经济可以为公有制经济利用并与之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走道路的“特色”,并不表明它们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有…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否定了公有制,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以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但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捍卫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响亮地宣布:“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他们反复论证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直把公有制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列宁在把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理想变为现实时,遵循马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把私有制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把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绝然对立、排斥的传统观点,造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羁绊作用.无可否认,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是会存在着矛盾、对立,但更多的是协调、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出自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并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给予科学正确认识的标志。 要从三个方面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从生产方面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就需要既解放生产力,又发展生产力,这也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 二、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体现在生产力领域,也体现在生产关系领域,这就是社会主义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此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作为公有制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在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时期内完全消灭剥削是不现实的。但必须明确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主体。 三、从最终目的方面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存  相似文献   

9.
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消灭私有制”并非相悖。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从而使私有制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社会财富极大涌流基础上的。而江泽民同志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这种“保护私人财产”的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也是目前党建工作中最特殊的一个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界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任务和工作方式的基本依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经济形式,虽然属于私有制经济范畴,但又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下的私有制经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性质,使作为其实体或“细胞”的企业,表现为多方面的二重性。其中,最基本的和与我们讨论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消灭私有制”并非相悖。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从而使私有制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社会财富极大涌流基础上的,而江泽民同志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基础之上的,这种“保护私人财产”的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私有制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且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允许和鼓励私有经济的适当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正确的。但必须坚持一个前提,就是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3.
周叔莲 《唯实》2000,(6):27-33
苏东剧变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也有一个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与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可以而且必须是相容的。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彻底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观,点,只能阻碍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不可能一次完成,因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会有局限性,应当把它同社会主义科学区分开来。我们应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从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吸收合理的内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提出来的。它经历了"利己主义"批判、"私有财产"批判、"私有制"批判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批判的逐步发展完善过程。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展开的系统批判,是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成熟的标志。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了"消灭私有制"的地位、内涵、对象、方式、条件、结果等方面的内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坚持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尤其是在"所有制结构"理论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效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深化对国有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所有制结构、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文化大革命”中消灭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割资本主义尾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存在,到十五大提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共产卞义就是要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这个科学结论是毫无疑义的。f日是,什么是私有制?为什么要消灭私有制?消灭何种私有制?何时消灭私有guJ’!用什么手段消灭私有制?等等,认识上就不一致了。因此,正确认识私有制,对于上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沦.以及党在社会卞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理论意义。山在以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私有制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允许其存在、限制其发展”到“改造、消灭”再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历史流变过程;后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恢复个体、私营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到“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发展过程。两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差异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在社会主义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准确与否是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纯柱 《探索》2000,1(4):9-12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无产阶级的一个奋斗目标。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有制的实现必然要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层次性。对此,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的实现程度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这样的3个层次。这样划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消灭私有制"与当前我国支持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两者都是从生产关系层面来谈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两者看似冲突,但本质上并无矛盾。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整体发展的解读与我国局部发展状况的关系问题。具体说,两者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样,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正确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与加快先进生产力发展等关系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