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自从今年5月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普京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以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和加强当局的执政地位。俄罗斯政党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动向,涌现出大批新党。与此同时,统一俄罗斯党作为执政党加强了自身建设,完善了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和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普京采取"柔软"和"强硬"两种手段试图通过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办法,把反对派纳入体制内政党范畴,促进俄罗斯的政  相似文献   

2.
方亮 《南风窗》2013,(1):74-75
虽然普京发起的反腐运动使其支持率得到支撑,但在缺少实质性变革举措以及中产阶级及网络一代力量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其越来越不被俄民众追捧的趋势难以改变。2012年12月,普京用一场国情咨文和一场大型记者招待会拉开了俄罗斯年度政治总结季的序幕。尽管两场活动中普京依旧自信满满地列举政绩、展望未来,但外界大多聚焦于普京如何应对反对派挑战及经济发展减速等棘手问题。最具公信力的调查机构"列瓦达"甚至在两场活动后搞了"如果普京陷入弱势或突然离开,俄政治向何处去"的民意调查,引发媒体讨论。  相似文献   

3.
俄共拒绝普京改名"社会民主工党"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7月18日,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派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普京认为,左派运动在俄国是有前途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也是如此.俄国具有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悠久传统,共产主义运动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在2007年12月2日和2008年3月2日先后举行了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这次大选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这次大选中,普京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普京效应"。本刊记者就俄罗斯大选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他对大选的进程、特点和"普京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俄罗斯政局作了展望。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2018年3月的总统大选中,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获得超高支持率并赢得连任。普京受到俄罗斯选民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让俄罗斯人重新找回了苏联解体后丧失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给了民众安全感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当然也与他没有对手有很大的关系。普京胜选后面临的挑战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振兴经济和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由于短期内无法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和制约。俄罗斯将继续把"向东看"作为其外交的重心,中俄关系将继续高水平运行。  相似文献   

6.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国家,是普京治国方略的基本目标.普京第二个任期治国方略的新特点是:加快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强大的政权体系,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作用;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外交上继续推行多边务实政策.目前俄罗斯的"可控民主"是一种过渡形式,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既不同于苏联时期的苏维埃制度,也不同于西方式民主.  相似文献   

7.
普京与车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京的总统生涯是与车臣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对普京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考验,而这次战争的胜利也给普京带来了极大的政治资本。现在,车臣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系列恐怖事件对普京的继续执政又提出了挑战,因此,车臣问题成为影响普京连任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普京的四大"情结",其倾向性显然是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但都在普京身上有所体现。如果把普京的某一"情结"加以放大延伸,就有可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10.
石勇 《南风窗》2011,(21):20-20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11.
邢媛媛 《南风窗》2010,(1):85-88
苏联侵阿主要目的是完成地缘政治任务,即保障苏联的边疆安全和稳定、对抗美国特工发动的叛乱和颠覆、回击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美国中程导弹、遏止伊朗输出"革命"、防止中美联手反苏。2001年,俄总统普京对一群美国记者表示:苏联在阿富汗并未战败,且"在军事方面实现了所有的既定目标",只是"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  相似文献   

12.
采访妻儿 有一次,有记者向冯巩提出要求说:"我想采访您的妻子和儿子." 冯巩笑着说:"我的妻子和儿子,除了是我的妻子和儿子外,和别人的妻子和儿子没太大的区别,所以,还是不要采访他们." 那位记者紧接着说:"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大家很想了解你您的另一面,您不让采访怎么行?"  相似文献   

13.
索尔仁尼琴谈苏联历史和普京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第30期(7月23日出版)以《用血书写成的》为题发表了原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访谈记录。索尔仁尼琴谈到他对苏联历史、普京政府的内外政策、俄国今后的发展以及他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改革的看法,以及对西方的失望。现将谈话内容摘要编译如下。《明镜》:13年前您从流亡地回到俄国时对新俄国的发展感到失望。您拒绝了戈尔巴乔夫颁发给您的国家奖,同样也拒绝了叶利钦给您的勋章。现在您却接受了普京给您的国家奖。他可是曾经十分野蛮地迫害和折磨过您的秘密警察从前的头子啊!这不是前…  相似文献   

14.
5月7日,在庄严肃穆的克里姆林宫,俄罗斯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总统就职仪式,当选总统普京手扶俄罗斯宪法,宣布开始了其第二个总统任期.预计普京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意识形态领域将继续巩固已有成果,推进其强国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一、普京访印签大单"充电之旅"意"突围"12月10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悄然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在没有隆重欢迎仪式和盛大宴会的低调气氛中开始了对印度为期一天的"充电之旅"。12月11日,莫迪与普京会面,两人共同主持了俄印双边峰会,并签署了涵盖核电、石油和防  相似文献   

16.
方亮 《南风窗》2008,(23):82-83
眼下的这场危机已经瞄准了历来被认为与普京保持密切关系的第二代寡头。这让人们想起了普京的名言,"将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而从普京坐拥500亿美元分发诸侯的举动看,根本不存在任何"双核体系",俄罗斯只有一个核心——普京。  相似文献   

17.
自2017年竞选总统开始,普京就正式提出并反复强调俄罗斯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突破性发展"成为普京新任期施政的核心理念。"突破性发展"以国家项目为抓手,涵盖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既是俄罗斯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普京执政理念的延续,其相关政策已贯彻在俄罗斯治国实践中。普京积极强化"突破性发展"理念,明确"突破性发展"领域,并不断完善"突破性发展"的指标体系。实现未来6年"突破性发展"的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主要体现在稳妥的人事安排上。但由于当前俄罗斯经济增长迟缓、政治稳定存在隐忧、发展结构性问题始终存在等因素,实现"突破性发展"的目标必然面临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方亮 《南风窗》2010,(1):94-95
随着普京逐渐摆脱"强力集团",俄罗斯社会在从1990年代的自由摆向普京时代的保守后,有望再次以稍小的幅度向自由方向摆动。只是,普京可以轻易地控制这种摆动的幅度。  相似文献   

19.
方亮 《南风窗》2011,(22):78-80
从普京此次访华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显然开始补充越来越多的实质性内容。随着合作的加深,俄罗斯对华心态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不管梅德韦杰夫在推举普京于2012年竞选总统时是否带着哭腔,俄政治的最大关注点已经由"2012之谜"转到了普京回归之后的政策走向。所以不管普京这次访华是否例行访问,其所受关注度都将高于以往。从访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内广为关注的天  相似文献   

20.
普京的「主权民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几年,国内外学者往往把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称为"可控民主".但是,现在俄罗斯已经开始流行"主权民主"的新概念.普京总统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根据本国历史、地缘政治、国情和法律自主地确定民主的道路.普京的这一提法被俄国舆论界解读为"主权民主".在2006年<国情咨文>中,普京也强调捍卫国家主权的必要性."主权民主"体现了普京治国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