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我省工业经济在偏紧的经济环境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实现了15.7%的增长速度,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整个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从工业经济的效益情况来看,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0.34亿元,亏损额高居全国第二位,亏损面达24.1%。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更加突出,亏损面达45.2%,亏损额达40.2亿元,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问题。造成我省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亏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简讯     
简讯我区扭亏增盈成效显著一是亏损面继续下降。上半年全区预算内国有企业亏损569户,亏损面53.43%,9月份比上半年减少了10户,10月份比上半年减少了37户,亏损面比上半年下降了3.66个百分点。二是亏损额增幅逐月大幅度下降。上半年预算内国有企业亏...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共34户,这些企业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工业生产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单从效益来看,全市纺织、轻化、丝绸等行业仍呈缓慢增长或负增长趋势,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94年1至6月,亏损企业17户,亏损面达50%,截止去年9月底,虽然已有4户企业扭亏,但仍有14户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1.18%,比上年同期增加40%,亏损额为3621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亏损2889万元,增亏幅度达394. 67%。  相似文献   

4.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如何理解脱困?一些人把国有企业脱困理解为扭亏为盈。不少国有企业亏损,这是事实,也是它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据统计,截止1998年10月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49%,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为55%,小型企业的亏损面为47%。在国有企业总计800亿元的亏损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占600多亿元,即3/4强,我省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还要更严重些。从亏损的状况看,国有企业的确相当困难,从…  相似文献   

5.
崔坚 《当代党员》2009,(4):42-43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侵袭,重庆市国资委党委超前预判、迅速行动,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向好。2008年,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437亿元,同比增长24.5%,规模升至全国第5位;所有者权益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4.1%。在中央企业、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同比增长44.6名。市属8大工业集团中,已有7户成为资产百亿集团,6户跨入营收百亿集团行列,全市资产百亿国有集团达25户,其中17户已超200亿元。  相似文献   

6.
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就是国有企业的债务处理问题,即如何摆脱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据1994年12.4万户企业清产核资的资料统计,资不抵债的占49.8%,总负债率达75%以上。另据统计,从1985年-1993年国有企业累计欠款达1981亿元,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企业之间的“三角债”育4000亿元,据银行工作人员估计至少有18000亿元。1995年45月末全国375万户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达到7086亿元,比1995年初增加770亿元。并且,据有关方面材料反映.企业的流初资产负债率高…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仅从“债转股”提出的政策背景和“债转股”政策的内容分析中提出一些质疑,目的是使“债转股”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一、“债转股”提出的政策背景   1.国有企业长期亏损,债务负担沉重,加重了完成三年脱困目标的难度。据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组公布的数据,我国国有企业总体亏损额, 1997年为 293亿元, 1998年为 558亿元。在 14923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1997年亏损的企业有 6039家,亏损面为 40.4%,亏损…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洮南市的工业经济一直是全省的排头兵。200多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4亿元的总资产,2.7万名从业职工,10多亿元的产出能力,10多个行业,48种省。部代名牌产品……这就是1988年沈南市工业经济的概况。这一年,跳南市的21户预算内工业企业就实现利税7000万元,这一数字标志着洮南市工业水平达到了顶峰时期。两年后,洮南市的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可谁也不会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亏损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增多,最后竟然形成了全面亏损的局面。到1996年,这个市的工业已跌进“谷底”,陷入绝境。这一年,洮南市工业净亏损1.38亿元…  相似文献   

9.
亏损、困难企业职工思想现状、成因及对策初探□艾有和尽管国有企业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奋力拼搏,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6年1—4月份,国有工业企业综合亏损面为43.3%,按企业户数算,亏损面46%,按职工人数算,亏损面为52.2%。这就是说,每...  相似文献   

10.
至1995年,和田地区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62个,职工10478人,拥有固定资产2867248万元.年工业总产值6.3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78%。虽然和田地区工业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几年处在低谷阶段.工仆企业亏损严重。1995年.全地区工收企业亏损1510.06万元。今年一季度.地区28户预算内工业企业,盈利企业8户·亏损20户·亏损额1494.34万元。预计今年全地区工业企业亏损3861万元。这对边远贫穷的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和田地区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有如下原因:一是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9,(2):73-73
2008年6月13日,重庆机电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是重庆直辖10年来首家国有企业通过8年风雨洗礼,在科学发展,扩大开放中创造辉煌的成功典范。改制创新。走出困境显活力2000年,重庆市委组建重庆机电集团,旨在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建成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然而成立之初,集团所属63家企业,共计亏损5.1亿元,亏损面达68%,资产负债率高达127%。  相似文献   

12.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1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62405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9806亿元。1998年我国国有非金融企业为23.8万户,其中大型企业9357户,中型企业3.3万户,小型企业19.5万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为52.9%。如何管好用好全国人民几十年辛苦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决定》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并对如何有效地管理、监督。营运国有资产,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陈辽 《唯实》2000,(1):26-28
从1982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算起,到最近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整顿”也就是改革)至今已有18年时间。但国有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尚未根本好转,扭亏增盈任务依然繁重。即以国企改革搞得较好的江苏省而言,全部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356户中,亏损企业有110家,亏损面仍高达30.9%。据财政部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1亿元。以世界企业年平均利润10%计(发达国家的利润高于这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到1986年底共有42.2万个,其中亏损企业有5.5万个。亏损面为13.2%,亏损额共72.4亿元。在亏损额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亏54.5亿元,占亏损总额的75.%。1986年是工业企业亏损的一个新的高峰,亏损额比上年猛增78.7%。今年上半年,亏损仍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5.
随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逐步形成,无论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领域,买方市场正在取代卖方市场,市场决定的作用和范因愈来愈大.待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在这样一种发展形势中,户家古的工业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低效益问题愈愈来愈严重.1996年,全区2964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14.5亿元,亏损面达24.2%;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0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5元.目前,煤炭、森工、机械、建筑、纺织等行业停…  相似文献   

16.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概括地说,要做到:国有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降到正常水平,富余职工得到分流安置,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基本得到转变。具体来说,在企业脱困方面,按照中央1997年提出三年目标时的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企业6599户,亏损面为39.1%。经过三年的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7.
怎样看待和评价我区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当前我区国有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亏损增加,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据统计,今年1—5月,全区地方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4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14%其中实现税金10.84亿元,增长8.98%,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5年来,济源市国有工业企业迅速发展,产值、利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每年分别以36.1%、37.6%、39.5%的速度递增,1995年分别达到22.1亿元、2.1亿元、8.9亿元,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连续5年基本无亏损,一批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相继崛起,其中一部分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地位。济源市搞好国有中小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是搞好县属企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刁乃侠  张德学 《奋斗》2001,(4):10-12
近年来,明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确立并大力实施了“富民为本、以放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县域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7年以来,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各类合同项目104个,引进各类合同资金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使全县16户国有预算内工业企业中13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重新启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一、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回顾辽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辽宁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下降,企业亏损日益严重。到1997年,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净亏损,当时的92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491户亏损,亏损面高达53%,一大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由于辽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当时被称为“东北现象”。就在辽宁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1997年7月,时任国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