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高新技术研究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国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摇篮。因此,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也是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的竞争。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科技和教育极为重视。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又将“科教兴国”定为基本国策。江泽民总…  相似文献   

2.
穆玉杰 《学理论》2008,(9):5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力、人才、人的素质、智慧的竞争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兴国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解放第一生产力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集团,趁以高技术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均已开始实施以增强综合国力为宗旨的新的国家战略或国家集团的总体战略.今后谁要想在未来的世纪中成为世界强国,谁就必须在这一轮竞争和对抗中全力拼搏.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基于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实力的统称.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表现为:经济实力是国家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都认为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军事和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他们综合国力思想的不同点在于 :毛泽东以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主张以政治挂帅推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先导因素,主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才会促进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科技队伍年轻化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点闫树全,朱均侃迈向21世纪,面对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必须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科技队伍年轻化是重点。本文拟对我国科技队伍年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探讨。一、我国科技队伍年轻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当前,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和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技术不行,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综合国力越来越被看作是一项决定国家兴衰强弱的重大社会课题。特别是高科技的迅猛推进,更把综合国力的作用与影响摆到尤为重要地位。中国科技大学“综合国力”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综合国力研究的新路子。1992年,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冯江源等人主动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课题《90年代世界高科技与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分析预测》的研究。该课题组站在当代与未来的时代高度,努力摆脱旧式国力研究的种种思想和理论束缚,把综合国力要素重新界定为资源态势、经济实力、军事威慑、科技教育文化水平、政治与外交能力、社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国际关系中的软国力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精神力量的实质就是文化实力。在国际关系的转换中,文化作为软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因此新世纪国际关系中软国力的竞争将与日俱增。 当前国际关系中 软国力竞争的态势 冷战结束后,以文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较量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新的时代里,这种软国力的较量是一场世界性的文化博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强大优势,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极力把西方文明变成其他国家行为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在新的实践、新的发展中的一次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办学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世纪之交,世界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今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相伴的,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暂时的低。我国是…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征程。科技战线胸怀报国理想,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推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有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的浪潮势头很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已从政治军事方面转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竞争筹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已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现代科技核心的高新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被称为实业的工业及工业企业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载体,实现产业的高科技化及高科技的产业化是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其历届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 市场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国家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猛,并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战略的实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我国发展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决定》中提到,“世纪之交,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必须不断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吕婕 《学理论》2014,(2):75-7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们更加不能忽视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需要依靠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和引领,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先锋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教育;坚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要有一点精神。一个正在创业、正在崛起的民族,尤其需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没有坚强而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综合国力,主要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但也应当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那将是非常可悲和危险的。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数千年文化思想之精华,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求是》杂志,1998年第19期)在新世纪即将到来,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关键时期,学习、研究、阐发这个民族凝聚力就是民族的生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理,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需要软实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  高长平  谢德法 《求知》2000,(12):20-21
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能否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且也成为国内各地区、各省市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我市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1997年、1998年、1999年分别为16.4%、17.5%、19.9%,今年上半年达到21.9%,大大增强了天津的经济实力。但也要看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以来,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焦点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近10年间,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基本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 已为实践证明、被普遍认同 的道理。但是,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阻碍这个“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在世界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如何给“第一生产力”以更多的动力,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在刚刚结束的2000年上海科技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的46位科学家密切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才能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力。学者们提出,必须跳出学科看科技、跳出科技看科技,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于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