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王琳  阳立兵 《行政与法》2007,(5):119-122
“先刑后民”是司法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的原则之一。目前,立法上关于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处理标准的规定过于抽象,导致司法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对“先刑后民”原则适用较为混乱。因此,应当从明确适用标准和健全移送机制两方面完善“先刑后民”原则在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中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处理“罪人兼能人”这一类经济犯罪案件,是目前法学界、司法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处理“罪人兼能人”的经济犯罪案件,应在贯彻法制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兼顾经济原则。这样,既打击了经济犯罪,又有利于经济建设。一、依法定罪,贯彻法制原则。依法定罪,是指司法机关认定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符合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对违法行为作出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评价。我国的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  相似文献   

3.
偷税罪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 《犯罪研究》2003,(3):34-37
偷税罪在刑法立法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也有不尽 合理之处,在理论与实践中亦存在不少亟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打击和防范偷税犯罪,应当进 一步加强税务稽查力度,修改刑事立法,改革处罚方式,建立税务警察和税务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4.
今年起开始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作了补充,修改,为司法机关准确有效地打击偷税、抗税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无疑对推进以法治税,保护国家税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补充规定》对刑法补充修改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经济犯罪的法律调整需要建立起一定的思想基础,包括刑事立法和司法在内的刑事法实践,都必须在正确的刑法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地展开。在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认真对待:一是经济犯罪的刑法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二是应当确立怎样的经济犯罪刑事司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赃款赃物如何移送处理,已成为执法、司法活动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赃款赃物应当随案移送,由最后结案的司法机关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赃款赃物不一定要随案移送,可以由最初查处机关直接处理。结合执法、司法活动实践来看,犯罪案件主要是由司法机关直接查处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案件,是由行政执法部门首先接触并初查,然后移送司法机关的,这样,赃款赃物的移送处理,相应就存在着行政执法部门向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7.
魏东  李红 《人民检察》2017,(13):5-11
经济犯罪立法原理与罪状设置具有特殊性,对经济犯罪进行刑法解释,应当注意经济犯罪的二次违法性特征和刑法解释的法律政策性限定,在行政法以及其他非刑事法律规范明确排除或者阻却具体行为之行政违法性的场合,应当对该行为作出无罪的刑法解释结论。对经济犯罪的空白罪状、简单罪状和罪状中的兜底条款进行刑法解释,尤其应当充分注意对经济犯罪刑法条文的规范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适当的法律政策性限定,切实坚持保守的刑法解释立场,审慎运用刑法实质解释方法,从实质上审查具体行为是否具备实质违法性和刑事可罚性,确保入罪与出罪解释结论的具体妥当性。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经济犯罪行为及心理之特点陈太峰领导干部经济犯罪,是指在党、政、军、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等单位处于领导、决策、指挥地位的少数领导者进行的经济犯罪活动。笔者根据审判实践中这类犯罪案件的调查研究,认为领导干部经济犯罪有以下特点。一、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案件中的数额能直接反映经济犯罪行为的规模及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其中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大小又是司法机关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因此经济犯罪中一定量的数额,就成为司法机关据以定罪的前提和量刑的基础。综观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经济犯罪数额对定罪量刑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犯罪宏观问题的立法完善 (一)关于经济犯罪主体的 近几年来,经济领域中的法人犯罪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法人单位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走私贩私,投机倒把,偷税、抗税、行贿受贿等经济犯罪活动,严重地破坏了商品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而现行刑法对此却没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的规定。虽然  相似文献   

11.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为司法机关同侵犯税收管理制度的犯罪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实际执行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司法机关在办理贪污、职务侵占、经济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时的侦查难点很多,常规性的有抓捕犯罪嫌疑人、追缴涉案赃款赃物、应对各种案外干扰等等。但是,在案件侦办的技术层面上来看,最为复杂的应该是犯罪嫌疑人非法占有目的查证。而犯罪嫌疑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在贪污抑或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抑或挪用资金、经济诈骗抑或经济纠纷之间混淆司法机关视听,转移侦查视线。因此,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应当通过何种侦查途径、采取哪些取证措施来查明犯罪嫌疑人的真实目的则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非法占有目的是人的一种主观思维活动,他人无法直接获知。但…  相似文献   

13.
职务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经济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在职务活动中谋取私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制度,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本文拟从特点、原因及防治三个方面对职务经济犯罪做一阐述。一、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一、严峻的经济犯罪事实,更需要维护法制原则的尊严党和人民制定了社会主义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执行法律,这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了法律,全国人民有了共同遵循的准则,坏人干坏事有个同一的约束和制裁,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执法机关也正是严格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惩处经济犯罪分子。从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看,尽管我们严惩了一批经济罪犯,但走私贩私,贪污受贿、偷税逃税、假冒名牌、制造伪劣商品等犯罪仍在蔓延,有增  相似文献   

15.
关于香港驻军的司法管辖与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梁玉霞郭雄香港回归祖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正整装待发。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后,应当适用全国性法律还是香港法?有关驻军的案件是由香港司法机关还是由军事司法机关亦或内地司法机关管...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9,(6)
四月中旬,传播媒介爆出了一条新闻:歌星毛阿敏春节“走穴”哈尔滨,5天获利6万元,偷漏税3万元。“毛阿敏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舆论愤愤然。随着这一事件的真相大白,人们开始从困惑到深思。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毛阿敏事件”进行剖析,从困惑与启示中寻求健全完善我国税务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目前经济犯罪的概念在我国,经济犯罪的概念一开始并没有象在西方和日本那样引起很多争论.根据我国1980年开始施行的刑法和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行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谓经济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海关、工商、金融、财政、金银等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破坏全民和集体财产所有制关系,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 证人,是指知道有关案件情况的人.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证人应当如实地向司法机关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以帮助司法机关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及时处理案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也存在证人积极、主动地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证言的情况,但实属少见,相当数量的证人则是抱着完全相反的态度,拒不配合司法机关,拒绝向司法机关陈述自己所知悉的案件情况,从而使司法机关在处理有些案件时束手无策,甚至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万其春 《法制与社会》2010,(14):108-108,112
公正廉洁司法是宪法和法律对于司法机关的一项基本要求,所有司法干警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规范自身行为,公公正正执法,廉廉洁洁办事,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社会公平的保卫者。但当下,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违反公正廉洁司法原则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声誉。本文在此试就司法的公正廉洁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司法会计鉴定是刑事技术鉴定的一种,指司法机关为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请精通会计知识的人,依据法律规定,运用会计和审计等专门方法,对经济犯罪案件中财务事实真相进行鉴别判断,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结论的活动。依法形成的鉴定结论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六种证据之一,具有同其他证据相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