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的政治转轨经历了制度变迁、制度巩固和主流政治价值观确立等三个历史阶段。当前俄罗斯政治转轨的特点是普京时代政策与理念的"继承性",这与当前俄罗斯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俄罗斯的政体是新权威主义下的"宪政民主政体"。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对于政治转轨的顺利发展意义重大。俄罗斯的政治转轨面临国内外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权威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十年代末苏联掀起民主主义热潮,叶利钦借助于这个热潮走向权力顶峰。然而,叶利钦时代开始后,严酷的社会、经济形势促使人们加强对俄罗斯变革的反思,重新寻找出路。社会舆论的新取向和宪法确定的国家体制为新时代的俄罗斯权威主义开辟了道路。俄罗斯的权威主义复兴及其民众政治心态的转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回顾这一转化过程,分析其内在原因和俄罗斯权威主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俄罗斯大众传媒立法为视角,透过2000年后大众传媒各项革新性立法,对俄罗斯政治精英治国理念的变迁进行解读,来分析俄罗斯立法行为的深层含义。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大众传媒多个革新性立法,反映了以普京为核心的俄罗斯政治精英树立中央权威、建立经济和政治强国、提高公民爱国意识和责任感、限制西方舆论宣传、规划大国未来的治国理念。在乌克兰危机后的大众传媒革新性立法,则体现了俄罗斯政治精英发展本土经济和进口替代产业、对抗西方制裁、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介绍俄罗斯当代“新权威主义”政治特点的基础上,从和东正教有关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第三罗马”理论与普京时代政治体制之间的思想联系入手,分析和论述了“新权威主义”产生的来自俄罗斯民族历史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旨在揭示隐藏在社会发展形态之下的深层民族性格动因;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形态和格局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其今后的态势走向也必定遵循一定的规律,并充分满足和显示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5.
1993年12月,俄罗斯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俄罗斯新的国家结构,从而确立了总统个人在法律上的主导地位。俄罗斯的这种总统制因总统的高度集权而被俄罗斯学者称为“选出来的君主制”,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中,叶利钦的获胜标志着以总统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权威主义政治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俄罗斯体制转型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却得到了一个权威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存,寡头集团与平民主义兼容的混合型体制的结局,给其它转轨国家的改革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对美国提出严厉批评的国内国际背景,联系俄美关系近期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提出了俄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矛盾和斗争为主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俄罗斯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与美国维护单极世界地位理念的矛盾、俄美在俄罗斯近邻周边的挤压与反挤压的斗争将趋于激烈、俄罗斯国内政治表现出的权威主义趋向已逐渐成为俄美关系最为严重的问题领域。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瓦尔代国际研讨会是俄罗斯主要为西方各国的俄国问题专家举办的一个专业聚会。由于这一会议每次都要安排不少俄罗斯高层官员和权威学者与外国学者们交流,组织各国学者在一些重要部门和地方进行参观访问,特别是普京总统本人每年都要在百忙中亲自和与会学者们见面对话,因此,这个国际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国际俄罗斯学界了解俄罗斯最新政治经济走向,领略俄罗斯精英阶层决策构思,体验俄罗斯民风变迁的重要窗口。同时,每次瓦尔代国际研讨会又是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推行公共外交的极好机会。因为,与会的各国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东正教在政教关系层面具有"依附性"的观点一直为国内学界所认同,甚至已经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演化为解析当代俄罗斯政治生活的重要范式之一。但被学界泛化为解释工具的依附性政教关系,并非东正教之原初政治理念。东正教原初的政治理念缘起于拜占廷帝国,是由东正教的"出世性"价值取向所界定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尊崇世俗权威的表象之下,所彰显的是"教会-国家共同体"观念。与之相对,自彼得一世以来,俄罗斯东正教会更倾向于在行政意义上突显世俗权威的核心地位,进而使其政教关系陷入了某种依附性悖论:即教会对世俗权威的行政依附程度愈深,则对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感就愈加弱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取向,概括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主化与国情的深刻辩证关系,并要求建立可以确保实现俄罗斯发展理念的机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与完善,是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的主要议程。当前,俄罗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政治竞争性是新阶段的新特点,其实质是俄罗斯新权威主义政体的改革问题。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面临挑战,主要包括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前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现代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民意政治的挑战、社会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战略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俄罗斯究竟具有怎样的国家特性,如何看待俄罗斯的民主,如何看待发展道路的间断性,如何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这些都是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基础性问题。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定从历史上就与帝国意识紧紧捆绑。这种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缺乏对他者文化的尊重。这是当今俄罗斯如何融入世界的关键问题。精英阶层关于俄罗斯是"欧洲太平洋国家"的身份认定、新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与"欧亚联盟"战略互为影响,是俄罗斯发展前景中值得关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关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研究中,政治民主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论争,政治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的模式对立,权威主义与民主主义理论抗衡等诸多发展问题始终悬而难决。如何验证诸种理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美国比较政治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阿尔蒙德指出,比较分析不仅具有理论生产功能,而且具有“产品”检测功能。本文力图以韩国和俄罗斯的政治民主化范式为比较个案,对上述观点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从传统政治体制向代议民主制的转型已经经历了十余年,在对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研究中,西方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对俄罗斯政治转型的过程、现状和未来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判定.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俄罗斯政治制度民主化的改造远未完善,俄罗斯尚未彻底地与其漫长的专制主义传统最终告别,俄罗斯政治转型的前景堪忧;而在另外一些西方研究者眼中,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展现了另一种很不相同的景象,他们对一个结束了一党专制、建立了多党竞争、自由选举的民主政治的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现状和前景作出了较为乐观的评价.这些或乐观或悲观的评价,对于我们完整而真实地了解转型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全面、客观地判断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现状与前景,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俄罗斯主要的政治思想是保守主义,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背景,其内涵是对俄罗斯主流政治价值观——"主权民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俄罗斯以保守主义为指导采取的政治举措具有积极的意义,并对俄罗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保守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体现了俄罗斯政治转轨从制度巩固到观念巩固的基本特点。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前景取决于"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变化、俄罗斯克服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俄罗斯政治转轨整体进程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在1993年通过了体现宪政精神的现行宪法。司法制度是俄罗斯政治转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宪法监督是司法机构的重要职能。俄罗斯宪法法院担任宪法监督的职责。宪法法院的审理实践对俄罗斯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的司法制度面临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主权民主"是俄罗斯从当今国际政治现实及俄国内政治需要出发而提出来的,它体现了普京的治国理念与政治哲学,折射出俄罗斯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但在俄国内,对"主权民主"的科学性、合法性及其价值定位,都还存在着争议。"主权民主"反映了俄罗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政治现实,但它毕竟是一种过渡性政治形式。从长远看,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仍将以民主为导向逐步健全与完善。作为一种理论,"主权民主"上升为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不大。俄罗斯主权民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如何,有待世人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威权政治是在"整体号召机制"下施行的"强人政治".在威权政治下,宪法在文本上享有至上权威,在实践中则因遭受政治权威的贬抑而被规避、被僭越,这既是威权政治得以施行的前提,又是施行威权政治的逻辑结果.宪法权威之奠立有赖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换,同时,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有赖于奠定宪法统治的至上权威,两者是互补共生的.  相似文献   

17.
以普京2005年国情咨文为标志,俄罗斯提出了主权民主思想。当前,主权民主思想对于俄罗斯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超出了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反映了俄罗斯联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状态。本文论述了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形成基础、发展过程、政治内涵、政治影响及其政治前景。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演变及其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独立以后,虽然在政治上建立了超级总统制,而且从形式上确立了总统是俄罗斯政治决策的绝对支配者,但是,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其利益集团力量强大,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在独立初期,俄罗斯政治决策实际上是权力与"知识产权"的"契约式"决策;随着知识精英在政治权术的博弈中纷纷落马或蜕变,以及寡头利益集团的兴起,"俘获式"政治决策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契约式"决策,并引发了俄罗斯云波诡谲的政坛危机;普京执政后,在打击兴风作浪的寡头的同时,也有意培育并有效控制着俄罗斯新的利益集团,从而使国家机构的正常决策职能得以恢复,为俄罗斯的复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一、威权主义概念“权威”亦称“政治权威” ,指某政治领导人或政治集团以其功绩、才干及其它特有的影响 ,使其属下愿意接受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颁布的命令和要求 ,服从自己的权力。这种接受和服从虽然没有成文法律 ,但对服从者来说 ,却被视为正当、合法的 ,而且是出于自愿。古往今来 ,权威对领导者、领导机关或集团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实施统治的必备条件。一百多年前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就强调了权威的重要性 ,即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动[1] 。“权威主义”即权威政治 ,也称之为“威权主义” ,英文均是aut…  相似文献   

20.
德国法学家施米特著作的大量出版和被广泛引用,是近年来俄罗斯思想界的流行现象之一。此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西方的学术影响、当代国际政治和俄罗斯国内政治现实等因素造成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对施米特及其学说在俄罗斯流行既有赞成也有反对。在这一学术争鸣中,俄罗斯学者既对施米特关于"例外状态"、敌友划分、"大空间"、"欧亚联盟"等主要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同时也运用施米特关于"委员专政"、"国家"与"政治"的基本划分等概念工具,对当代俄罗斯政治现实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