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具有规定内容广泛、强调国际协作等特点,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反腐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与国际反腐败工作衔接,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2.
蔡晓 《党建》2005,(12):34-3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是广大党员干部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那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将带来哪些影响。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况1.公约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为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机制,成为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公约》的主要内容,其次着重分析《公约》对国内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突破,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建议,包括:确立预防与打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国内法对腐败问题的法律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专门指导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其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我国已缔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将推进我国反腐败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拟就解决现行刑法关于行贿罪的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为视角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7月22日,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阶段有关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会上强调:要继续做好实施《公约》第二阶段的有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95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反腐倡廉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声音,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党中央确立的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国在建设和完善国内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正确认识世界反腐倡廉形势和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经验,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至关重要,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世界反腐倡廉形势下诞生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世界银行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万亿美元涉及腐败的资金进行跨国流动,相当于全球33万…  相似文献   

7.
秦昊扬 《唯实》2008,(8):156-15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为反腐败应该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就全球而言,透明国际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就我国而言,非政府组织或在公共领域分权制衡,或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是体制外反腐败的有力主体。  相似文献   

8.
有利于打击贪官外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腐败是全球的公害,它破坏经济运行、削弱民主和法治、扰乱社会秩序、毁坏公共信誉并使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肆虐。不少腐败分子利用国与国之间的制度、法律等差异,将赃款转移出境,逃避法律打击,已成为各国惩治腐败的一大障碍。求同存异,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已日益重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下简称《公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我国反腐败进程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公约》有利于我国有效打击贪官外逃。近年来,一些腐败官员利用法律的漏洞,携带大量赃款潜逃国外,使我国…  相似文献   

9.
李晓英 《新视野》2006,4(3):68-7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的制定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作为《公约》的缔约国, 在享有公约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本文以《公约》关于反腐败贿赂犯罪的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的推定制度是一项打击腐败犯罪的有力措施,并且属于针对缔约国的强制性要求。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应当履行条约义务,借鉴公约的有关规定,在刑法中确立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推定制度,以降低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故意、明知、非法占有目的等主观要件的证明难度,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促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首先是要严密各种制度,防止产生腐败。其中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生产资料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和完善财产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度,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其次是要创新各种制度,严厉打击腐败。改革反腐败机关的运作机制,严厉刑罚制裁,提高刑法的可操作性,改革反腐败刑事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12.
腐败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世界上清廉国家的反腐败成果较为显著,其中有些制度和措施,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北枫 《党史纵横》2003,(12):33-36
在中国惊心动魄的反腐史上,郭光允创造一个奇迹.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普通干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为了讨回公道,竟然与道貌岸然、不可一世的省委书记"过招"!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寄生在现代国家肌体上的一种痼疾,腐败的实质是公权私用,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制度问题是影响腐败程度的重要因素.反腐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机联动与合作.应当探索当代中国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路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制改革与腐败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渐次深入,促成了以寻租为目的的三次经济犯罪浪潮的依次退潮.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遏止政治领域的某些腐败形式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转型期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推进程度.腐败的程度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而逐步降低,反腐败完全可以和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制度是第一位的,维护反腐败制度的权威性,尤为重要。当前,要重点加强反腐败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反腐倡廉能力的内在联系,并阐述了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反腐倡廉能力中,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目前制约网络反腐功能发挥的因素涉及网络、网民、治理腐败部门、党政部门、立法部门等多方面。必须积极肯定和引导加强网络反腐,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加大政府网站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反腐立法以及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是一种价值理念,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腐败与社会公正水火不容。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并增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是维护社会公正、反腐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构筑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根本和关键.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应由独立权威的反腐倡廉机构、完善的反腐倡廉法规体系、完备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及严密的腐败惩戒机制组成.主体、保障、防御以及惩戒的有机统一构成反腐倡廉制馊体系的主线与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