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王晓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动、坚持和胜利准备了决定性的条件。现在重温这次合作,不仅对我们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很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举国抗战高潮中,延安军民于1938年3月12日集会,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泽东撰拟三副对联,由郭化若书写,悬挂在大会会场。其中一副对联写道: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对联巧妙而生动地写出了孙中山主张的国共合作政策及其基础,内容深刻,通俗易懂。 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回忆当年在广东见到孙中山。20年代初,孙中山接受苏联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正>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场战争,使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期,对于党在新时期继承优良革命传统,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用"唤醒式"的思想动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共在共产国际七大政策和国共合作的影响下,制定以动员妇女抗战为核心的统战政策,建立形态多元的妇女统战组织,为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政策基础和组织保证。适应国共关系的变化,中共采取灵活机动的统战策略,应对妇女运动领域的摩擦,使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和巩固,为中国抗战的胜利积聚了力量。  相似文献   

5.
本期发表了肖克忆抗日战争、纪念左权将军、缅怀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记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等文章,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其中,肖克同志的回忆着重谈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在这个旗帜下国共两党的合作,指出了抗战胜利是民族大团结的结果这一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倡导和推动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且还积极声援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促进各国人民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作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倡建者,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构建了一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体系,通过宣传党的任务、政策、纲领和口号,不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更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桂系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与第二次国共合作高晓林在民族存亡之秋,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本着爱国立场,从反蒋反共转向逼蒋拥蒋联共抗日,从内战战场走上抗日战场,在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反对妥协、坚持抗战到底的斗争中,桂系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都做出...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50年了.战争在人们心中留下沉痛的记忆,但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的百多年来抵御外侮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接着进行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三大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八年抗日的中流砥柱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斗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整整八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中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在地。我们党在这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这里出发,开辟了广大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的指导中心,是解放区战场的总后方。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回顾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实现过两次不同形式的合作,其中抗日战争期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推动和最终取得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此次合作实际上采取了"多层面交流机制"的组织形式。抗战的胜利客观上证明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的这种合作组织形式是成功的。此种组织形式对我们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参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共合作,从一九三七年九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到一九四六年六月内战正式爆发,历时九年。这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组织和领导下实现的。它结束了自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出现的十年内战,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日的局面。同第一次国共合作一样,都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合乎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何鲁丽 《团结》2005,(4):4-5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谨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向在抗日战争中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将士们和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战争中不幸罹难的数千万同胞表示深切的悼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最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以顽强的生命力、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它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夏秋之际成立的延安新哲学会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团体,更是抗战建国的助推器,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延安新哲学会在抗战建国的任务、旗帜、原则和目标下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全面扫除教条主义,为抗战建国的胜利统一了党内思想;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为抗战建国的胜利壮大了群众基础;大力推进马克恩主义中国化,为抗战建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初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抗战建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万彤 《团结》2005,(4):1-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的伟大胜利而宣告结束的这场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悲壮惨烈又最灿烂辉煌的一页。这场战争永远值得人们去纪念、总结和借鉴,它所昭示的逻辑,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人类历史的航程。在东方,这场战争是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序幕而开始的。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共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兵力,最高时达到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  相似文献   

16.
佟义东 《团结》2010,(1):46-48,51
陈良佐.字辅之.是广西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德高望重的民革前辈。他一生追求进步.早年参加辛亥革命、讨袁运动、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历任军职至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时期.他两度担任广西民政厅长、代省长,坚决主张“国共联合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有贡献。抗战胜利后,陈良佐毅然参加民促、民革。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处在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主张并同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打败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东南亚广大爱国华侨“毁家纾难,输财出力,和祖国人民并肩奋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东南亚地区,因位于我国南面又远隔重洋,故在我国历史上泛称为南洋。  相似文献   

19.
杨柳 《瞭望》2005,(33)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翻开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昭示国人: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建设,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睦邻友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们抗战胜利5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在我们说来,这两个胜利是一码事.中国的抗日是世界最早的反法西斯斗争.这是一场残酷的搏斗,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项伟大的英雄业绩,但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有些淡忘了.年轻的一代,包括孩子们,对这场战争有足够认识的不是太多.只有近几个月来,为了纪念这两个胜利,我们的传播媒体才公布了大量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和当时录下来的实际镜头,还请了一些幸存者讲述他们当时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