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蒋介石调动闽粤赣三省共约3万兵力对朱毛红军与闽西苏区展开的“三省会剿”,紧锣密鼓地开张起来。江西之敌金汉鼎之第12师4个团相继抵达汀州。其前锋于7月29日进抵长汀河田。国民党福建各部由漳州、泉州向闽西逼近,  相似文献   

2.
<正>古田会议召开时,蒋介石部署了第二次三省"会剿",其进攻路线是:龙岩之敌向大、小池;长汀之敌向朋口;广东之敌一路从梅县出发,向上杭蓝家渡,另一路从大埔向永定方向;江西军阀金汉鼎从上杭出发,一路向石灰岭,另一路(主力)向石圳潭、旧县方向。各路敌军的目标就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古田、新泉一带。  相似文献   

3.
1929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纠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数倍于己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包括红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团特委常委和边界6个县党组织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打破敌人“会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红色三兄弟     
1929年,闽粤赣三省之敌对闽西进行“会剿”。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暴动后的才溪进行第一次“扩红”,年轻人纷纷报名。  相似文献   

5.
为了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和解决部队的给养困难,古田会议一结束,红四军前委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敌情,部署作战方案:由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先行出发,北击连城,从敌人攻势比较薄弱的北线打出去,越过武夷山,直捣国民党金汉鼎部的后方赣南,迫其回援;由毛泽东率领二纵队留驻古田,牵制敌五十六师,掩护主力北进后,到江西与...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第四军为了击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向赣南、闽西进军。三月至六月,红四军先后两次入闽,与邓子恢、张鼎丞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相配合,消灭了闽西主要的反动武装,相继攻克长汀、龙岩、永定,初步奠定了以龙岩、上杭、永定三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下,闽西红色区域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工农武装,开始实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胸怀博大的诗人,在他众多诗词创作中,其中《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就是在古田会议前后构思创作的。 一、《清平乐·蒋桂战争》 1929年1月,国民党湘赣两省“会剿”军总指挥部在江西萍乡正式组成,纠集湘赣两省6个旅约3万人的兵力,分5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闽西进军。当时,国民党军阀蒋桂两派处于临战状态,“追剿”红四军主力的江西国民党军第二十一旅、三十五旅奉命撤回,准备参加对桂系作战。驻守长汀的  相似文献   

8.
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阀对井冈山的"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4军主力3600余人转战赣南;3月,向闽西挺进,把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播散在汀江两岸。在闽西,红4军先后消灭了军阀郭凤鸣、陈国辉等部,解放了长汀、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城,在各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共闽西地方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举行武装暴动,组建赤卫队,一支以  相似文献   

9.
1997年12月上旬,上杭县收到肖克将军寄来的为该县白砂镇早康村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的题字。 红四军早康会址位于上杭县白砂镇往旧县、才溪方向的交通要道上,原系早康村严姓人的宗祠“东洋堂”。1929年6月8日,红四军在头一天攻克白砂镇后,为解决困扰已久的四军党内对前委之下设不设军委的争论问题,在这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肖克将军时任一纵队第二支队长,参加了这一会议。会上,与会者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撤销以刘安恭为书记的临时军委的决定。虽然这次会议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四军党内的争论问题,但从组织上使前委的领导得到加强。同年7月29日,红四军迫于三省敌人纷纷向闽西腹地压缩的紧急情况,在上杭的蛟洋召开了前委紧急会议,决定分兵打破敌人的“会剿”。由于军情紧迫,会议中途又再次转至白砂早康的“东洋堂”召开。会后,红四军各纵队实施分兵游击计划,在闽西各地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点燃起熊熊革命烈火,打破了敌人的“三省会剿”计划。这就是军史上有名的“七月分兵”。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09,(1):55-55
1928年5月上旬,湘赣两省的敌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联合“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配合红军主力作战,贺子珍接受了军部交给她的一项特殊任务:秘密潜回永新,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有关情况,回来向军部报告。出发前,毛泽东嘱咐她说:“你这次到敌占区去,是深入虎穴,既要大胆机智,还要小心谨慎。我等着你胜利归来!”  相似文献   

11.
王卫斌 《党课》2010,(23):116-117
1929年初,蒋介石调集6个旅18个团共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四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井冈山,在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打圈子”。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一年,正当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艰苦地开展粉碎敌人反革命“围剿”斗争的关键时刻,在闽西红色区域内展开了一场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肃反”运动。这场运动波及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内各级久经考验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3.
1933年5月,中央苏区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把“邓毛谢古”打成“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谢”即是谢维俊,当时任江西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兼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 谢维俊是湖南来阳人,1926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湘南暴动时入伍。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湘南暴动后的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谢维俊先在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做宣传工作,后到二十八团一营当连队党代表。 1929年1月,为粉碎湘赣敌人的“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3月中旬,红四军在大柏地一带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两个团,辗转赣南数县,翻越武夷山南麓,到闽西的四都休整。3月14日凌晨,红四军兵分3路向长岭寨发起  相似文献   

14.
1929年7—8月间,红四军前委为打破国民党三省敌军的“会剿”,先决定坚守闽西,分兵游击;后又决定“出击闽中”;出击闽中后困难重重,不得不重返闽西。当时毛泽东已离开红四军,在闽西地方一边帮助指导工作,一边养病。“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却借此大做文章,大肆吹捧林彪,恶意攻击朱德。现在,让我们拂去往日的尘埃,看看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商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生产和消费、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中心环节。发展商业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之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处在农村,农业和手工业占绝对优势。红色区域广大军民需要不同程度的商品流通和同城市的经济联系。但是,由于敌人主要占据着城市,控制着工业生产。这样,红色区域的农、副产品同白色区域(敌占区)工业品(主要是布匹、食盐、煤油、药材)的交换,就必然形成敌我之间的尖锐的  相似文献   

16.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轻吟着毛泽东主席这阙荡气回肠的诗词,我踏上了闽西这片激励着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  相似文献   

17.
关心药材合作社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从江西出发入闽,在官庄击溃赣军金汉鼎部后,毛泽东指示红4军所部在闽西分兵开展发动群众工作,他随后带领随行人员到才溪搞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一)为了粉碎敌人即将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向福建开辟新苏区,一九三三年七月,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九师、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组成东方军,东征福建。当时,我在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工作。我们第三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红十九军,一九三三年改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军部是福建军区兼的。  相似文献   

19.
沔渡今昔     
沔渡今昔王锡堂1928年3月,蒋介石调集湘粤军阀对湘南起义部队进行了大规模"会剿"。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的湘南特委提出了"坚壁清野,烧尽郴宜大道两侧五里内民房,不给敌人半点东西"的"焦土战略",使郴宜各地顷刻间人心浮动,舆论哗然。郴州大土豪乘机煽动...  相似文献   

20.
解放初期,东南沿海的匪患以闽西为最。当地匪情极为复杂,土匪队伍中不仅有土著军阀,也有国民党军队溃败后流窜到闽粤赣边区的兵痞,还有暗中通匪济匪的“闽西起义”官兵。他们委任“专员”、张贴布告并公开向新政权示威;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瓦解地方革命武装:劫运粮车队,伏击民兵武装,妄图颠覆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