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敏 《前沿》2012,(6):102-10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是现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前提下,开展以公众满意为价值标准取向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则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评估现状,探索立足于我国国情,构建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估体系路径,完善绩效评估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伦理资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资助是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重要内容,它与物质资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群体性、特殊性、伦理性等特点,使得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资助有着非常重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伦理资助必须坚持正确的资助原则和科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社会保障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历史,认为“无偿救助”、“权利和义务相关”、“竞争”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原则,在对这些原则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耦合三种资助原则,重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设想及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国建 《前沿》2013,(12):17-18
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从构建贫困生精神资助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式、建立精神资助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提升精神资助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峰 《传承》2010,(30):144-145
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是高校贫困生克服困难、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奋斗精神,当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必须重视自强自立精神的的培养。全方位发挥贫困生资助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建立健全激励性、有偿性、回馈性、合约性、提能性的资助制度,对于于培养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大幅提高,伪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这有其管理上的漏洞,但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伪贫困现象不仅给资助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使得资助失去公正和有效性,甚至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如何遏制伪贫困现象.除了要在资助工作中完善诚信约束机制,还要规范地方政府认定程序和高校认定的制度,推进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法律化,促进贫困生资助体系向有偿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学生建立贫困档案、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前提条件,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全国72所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当前应对传统的认定方式、方法、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优化与重组,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点、线与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才能更好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面对的一个热点问题,党和政府都十分关心贫困生资助工作。贫困生问题的解决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并对现行资助政策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改进贫困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贫困生问题更为突出,要做好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方面,要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贫困生思想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聂惠 《传承》2009,(10)
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更加严重的态势,表现为数量增多、比例攀升、来源复杂、贫困程度加重、多困现象突出等.为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政府要严格规范教育收费,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贫困生的扶助工作;高等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扶贫助困的资助体系,切实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