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彭德怀送去的信,毛泽东看后,没有立即作出评论。两天以后,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钱江 《党史博览》2012,(10):14-17
1959年盛夏。在庐山举行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心忧黎民。挺身而出,于7月14日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对“大跃进”等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万言书”引起毛泽东的极大不满。他下决心和彭德怀——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和他并肩厮杀的战友分手了。毛泽东严厉地批判彭德怀上书言事是向他挑战。是攻击社会主义。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发言严厉批判彭德怀,扭转了庐山会议方向。随后。他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到庐山开会,解决彭德怀的问题。胡耀邦因此上了庐山。  相似文献   

3.
37.庐山会议——反左倾庐山会议召开进忠言彭德怀蒙冤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主题开始是以纠正已经出现的“左”的苗头为主,所以毛泽东要求大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7月14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后,会议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从纠“左”变成了反“右”。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与会全体同志,并在政治局常委几个同志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小组讨论中,有些人说这封信夸大了错误,低估了成绩,有埋怨泄气情绪…  相似文献   

4.
会前毛泽东怒斥彭德怀1959年3月24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通知,赴上海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会上说明降低1959年钢产量的计划指标问题。翌日,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长篇讲话。他首先讲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当机立断”、“与人通气”、“波浪式前进”等工作方法问题,接着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疾言厉色,点名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同志来了没有?”毛泽东的语气十分严厉,他犀利的目光扫到彭德怀的身上。“一个人没有人恨,是不堪设想的。我这个人是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  相似文献   

5.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2,(3)
1959年7月,为纠正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党中央召开了庐山会议。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和参加会议的省委其他同志,在大会发言和私下与毛泽东的多次交谈中,对“大跃进”以来党在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但是,当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后,毛泽东一改反“左”的初  相似文献   

7.
在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对1958年以来产生的“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讲话指责这是“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右倾性质”的问题。之后,会议对彭德怀等人进行错误的批判,并开展对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反党集团”的斗争。这一历史事件,几乎是妇孺皆知。然而,lop年6月彭德怀再呈中央“八万言书”,以及这封长信的历险过程,却是鲜为人知。彭感怀说:我最快刀岁的人了,不能把卖国贼的罪8背到格村里去l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写出来,让历自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8.
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上书,触怒了毛泽东,使他立即跌入了政治深渊,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然而,1962年6月,彭德怀再呈中央的“八万言书”,很少有人知晓,特别是八万言书的历险过程,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瞿定国 《湘潮》2013,(9):21-25
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彭德怀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后,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都扣到了他的头上,说彭德怀反对毛泽东“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便是一例。1959年8月31日,林彪在军委扩大会上说,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是与彭德怀的意见相反的。1958年8月至1959年1月的7次大规模炮击金门,彭德怀有4次不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10.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西北风云豪气壮——彭德怀与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同志赞扬彭德怀的诗句,彭德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他的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是他在庐山会议上敢于直言,指出“大跃进”的错误,也许,人们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执行者。他说,统一战线工作“和消灭敌人的战斗任务一样重要”。这里讲的主要是他率部进军大西北和建国初他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故事。一、“能够起到我们党内同志所起不到的作用,有什么好顾虑的?”———与原国民党人士坦诚相见,合作共事1949年10月下旬,彭德怀以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摘     
《湘潮》1990,(2)
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君子协定》1944年,在延安召开的一次会上,有的同志对彭德怀搞“百团大战”提出了不公平的、过火的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决心和毛泽东交换一下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一天,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三人坐到一起,毛泽东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定下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  相似文献   

13.
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得到洗雪、澄清却在24年后的庐山会议上。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连续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气氛,和庐山的云雾一样变幻莫测。会议气氛的骤变,是由彭德怀7月14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引起的,从此会议的主题由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改变为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1935年,彭德怀指挥陕甘支队击败敌人骑兵,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毛泽东写下了一首盛赞他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1947年,胡宗南率国民党军队侵犯延安,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一战,消灭了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完全扭转了陕北战局。毛泽东同志对此战役赞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彭德怀何载也许真理在你那边1965年9月23日,毛主席约彭德怀谈话,要彭德怀同志去西南担任建设第三线副总指挥时,彭德怀当时提出:“我在庐山会议时曾做过三条保证,最后一条是今后工作不好做了,要劳动生产,自食其力。”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对...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4)
彭德怀同志为人刚直,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是我党实事求是的典范。今年元月二十日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期间我瞻仰了彭德怀同志故居,参观了故居陈列,为他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感动、所惊叹!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正当党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候,彭德怀同志在省委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250日何定元帅挂甲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一封信引起了毛泽东的盛怒。经过半个月的猛烈批斗,一纸《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撤销了彭德怀的国防部长职务。之后,从8月16日到9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  相似文献   

18.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召开,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黄克诚留在北京关照军委的日常工作。 会议开了半个月后,黄克诚却接到了去庐山参加会议的通知。他于7月17日赶到了庐山。 黄克诚到达庐山那天,与会人员已按照要求开始讨论彭德怀的信件。毛泽东让黄克诚上庐山,显然希望黄克诚能对彭德怀进行说服与批评,让彭德怀认错。这一点黄克诚心中也是明白的。在19日开的小组讨论会上,黄克诚却支持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19.
坚持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停战谈判方针,迫使美方同意将撤军问题列入“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的谈判议程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周恩来多次指示,在我方提出的谈判议程中,务必包括“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这一项。1951年7月13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指出:“我们根据形势认为,‘三八线’及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均应坚持。”7月15日,他在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必须在对方同意将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列入议程的基础上,我方才能对其他议程再加斟酌。”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为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树的不朽功勋,中国现代史学会等四家联合发起,于10月6日至9日在彭德怀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举行了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学者们对彭德怀为什么要给毛择东写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彭德怀的主要考虑是:1.庐山会议即将结束,但“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没有机会与毛泽东面谈,无可奈何,只有写信。2.他在西北小组发言7次,会议简报没有很好反映;还有些问题,感到不便在小组会上讲。他认为写信更适宜。3.他把彻底解决“左”的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