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语国际化的进程、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在世界语言大家庭里,英语是非常年轻的一种语言,只有1500多年的历史.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3000多种语言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语言.认真分析英语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总结英语国际化的经验,对于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汉语而言.显然也是极富启示性意叉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家汉办逐年加大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派遣力度。汉语教师志愿者代表祖国形象,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志愿者派出工作在海外取得的成效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易杳 《瞭望》2008,(18)
本刊2008年第6~7期发表的《汉语热:商业潮流下的文化期待》一文,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日前,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约见本刊记者,就汉语文化国际推广问题发表谈话。许琳认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她强调:当务之急是提高汉语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吕金薇 《学理论》2014,(2):135-136
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当代世界环境的变化,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问题,教学对象的自身不稳定因素、学习机构混乱以及来华留学生招生机制有待完善。我们应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
在国际汉语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和评测中,对教师的双语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双语能力的专项调查,分析该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现状及双语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进一步明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目标,突显专业特色;确保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要加强提升双语能力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汉语国际传播推广与文化强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顶 《学理论》2009,(6):170-171
在汉语的国际传播的语言国际规划中,考虑其经济学因素非常必要。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考虑汉语国际传播对加强文化强国强省建设的作用上可以看出,汉语国际传播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元争力、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河南的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推广优势,探讨适合省情的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与推广的方略,有利于国家及河南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建设,从而促进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建设文化强省与经济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0)
本章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以及实现条件等几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阐释教学模式、文化碰撞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和范例式教学模式,为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最近5年中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不断提升。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未来还有哪些机遇?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一步又需要从哪些方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今后需把握好机遇,又需准备好迎接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越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5)
近些年来,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国别和民族特征,肯尼亚的汉语推广工作呈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在国际性语言推广多元并存的情况下,汉语推广怎样突破不利因素的局限性,发挥优势,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重点目标,积极探索可行性经营模式以开创新局面,应是今后肯尼亚汉语推广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2)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力建设国际化专业。要确保国际化专业建出质量、建出水平,专业建设标准必不可少。基于国际化专业建设应拥有国际水准、体现浙江特色的理念,我们对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学生的国际自由流动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几个国际化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丁文 《各界》2008,(11)
文言文跟现代的书面语有着很大的区别,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在教学中把它分成类:一类是生命力很强,使用频率较高的,另一类是偶而出现,使用率较低的,还有一类是几乎不用,被淘汰了的。文言文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词汇。要根据在文言或现代汉语合成词出现频率紧抓常用实词,力求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翻译,务必重视积累。即便是不常用或被淘汰的词也得适当注意。辨析词义是词汇教学的重点,有时要讲清本义,注意各个词义的联系和区别,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展现了多姿多态、异彩纷呈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主要体现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重要派别里,它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也存在明显局限,这就是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且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群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一嘉 《学理论》2012,(2):158-159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跟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一样,是语言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是指据汉语特点和学习者的的母语、学习者汉语水平制定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已成为热潮。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以及中式英语的出现都说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其本质则为思维的影响,而外语学习对母语的影响则很少被人关注。熟知英汉思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交替使用这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5.
吴明宇  吴明伟 《学理论》2012,(13):253-254
过去30年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国际化,人才,物流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了高校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外语教师个人素质。新时期对于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和教学教法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公”字产生于“私”字以后,有三项基本义:背私、平均、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公字词族、公字语族,它们饱含着“公”字原义,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正方向、正价值,蕴含着“社会公众”须得“公共”遵守的要义。廉政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廉政途径也多种多样,从“公”字文化中寻找,“公开”是廉政的必由之路,其中“公务员公开财产与收入”则为关键点,是廉政建设有效的途径,可行的途径,重要的途径,低成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冯锦程 《学理论》2011,(29):195-196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质疑,面临着"后方法时代"的挑战,对外汉语教学不再盲目地追求呆板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更多的自主和创新。"后方法时代"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正在和将要极大地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后方法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要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语言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注重效果,切勿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学从人的情意出发、禅宗从人的思维方式出发、儒学从人的道德修养出发,共同达到这样的结论:人对形上之道的把握虽然离不开主体性,最后却要消融这主体性于天道的客观性。中国哲学称这种主体性融化于客观性的现象为“天人合一”。由于以“天人合一”观念为背景,中国哲学诠释学对人能否通过语言把握形上本体以及语言如何去把握形上本体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9.
  • In this study, firstly we provid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are of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research and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n, we take 500 top Chinese enterprises as study objects and analyse deeply the behaviour of their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cenario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motivations, entry modes and location choic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1) Chinese compan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still at the early stage and has not reached the upstream value chai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2)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business of Chinese companies is diversified in destinations; (3). Chinese companies' modes of entering overseas markets are flexible and most companies have actively tried diverse entry modes with more adaptability; (4)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FDI by the 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ssets‐seeking companies show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are inclined to protect and impro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obtaining new assets rather than making use of exi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s before. Some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李培涛 《学理论》2010,(1):175-176
近代中国语文改革是在民族救亡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以语文改革决定论为指导,以知识分子倡导的语文改革运动为表现形式,政府在语文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