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槐下居随感     
一、君仁臣真 战国时魏的国君魏斯任命乐羊当三军总司令,攻陷了中山国(今河北省灵寿至唐县一带)。随即把它并入魏国版图,作为儿子魏击的封邑。有一次,魏斯问他的臣僚:“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一致回答:“仁慈的君主。”只有任座一个持异议,插嘴说:“你得到土地,不封你的弟弟,而封你的儿子,怎么能称仁慈?”魏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告辞退出。魏斯再问另一位臣僚翟璜,翟璜说:“你当然是仁慈的君主。”魏斯没好气说;“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2.
成 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源于一则典故 :‘魏文侯出外巡游 ,路上看见一个人反穿着羊皮袄背饲草。便上前问他 :“你为什么把皮板儿反穿在外?”那人答道 :“我很爱惜这身羊毛 ,怕被饲料磨坏了。”文侯听了摇头说 ,“难道你不知道皮板儿磨破了毛就没地方依附了吗?”次年 ,在魏国东阳地方 ,上缴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 ,满朝大臣一齐向文侯表示祝贺。他语重心长地对大臣们说 :“这不该祝贺呀!如今我们的田地没有扩大 ,人口没有增多 ,上缴的钱却多出10倍 ,这必定是对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老百姓不得安宁 ,国家的地位也难以巩…  相似文献   

3.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4.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5.
左右者,部属之人也。无属不成官,凡当官的,或多或少都有左右。如何对待左右之言,这是一个千万不能疏忽的问题。 有两个君王,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先说魏文侯。他对左右所言兼收并蓄,不去伪存真,不惩恶扬善。西门豹治邺,‘清克洁悫,秋毫之端无私利’,可是,对文侯左右却简慢得很。那时候,每到年终岁末,群臣都要将当年的税赋等情况写于木券,然后呈国君考核,称为‘上计’。西门豹‘上计’之时,没想到文侯收回了他的印玺——官被罢  相似文献   

6.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7.
在香港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大学教师问巴金:“您说自己从事写作不是为了名利,但是您现在既名扬海内外,又有丰厚稿费收入。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老人作了恳切的解释。但是,我却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还有点话想说。 巴金老人的随想录最近已出版了第四集《病中集》。这集开始,他就叙说自己在病中写作,“都  相似文献   

8.
曾子易箦     
《礼记·檀弓》里记了这么一段故事:曾子弥留之际,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和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在床边侍候着,一个童子掌灯坐在屋角。童子看到曾子身下的席子,说:“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子春赶紧示意他住口,可是曾子已经听见了,“哦”了一声,意思是问童子说什么。童子就重复了一遍:“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氏赠给我的。我自己不能动了,曾元你来帮助我把这席子换下去。”曾元说:“您病重了,不能动,等天亮了,再帮您换吧。”曾子说:“你对我的爱,还不如那个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我能够按照礼数寿终正寝也就行了,还图个什么呢!”曾元扶他起来,换了席子。还没有躺安稳,曾子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9.
学问不管饱     
鲁哀公四年,孔子受困于陈、蔡之间,一度绝粮。时有西鄙野人负粮来见,对孔子说:“您老先生的年纪不算小了(孔子时年六十一岁),学问恐怕也是很大的,却仍不免于挨饿——学问之无用,可知矣!”孔子微笑着点头称是。 客人走后,子贡问孔子:“老师您曾教导我们,学问之道,可以齐民,可以治国,可以修身,可以立言——可您刚才怎么说它没有用呢?” 孔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他所说的‘有用’,不过是‘温饱平安’之谓也。学问又不管饱,我跟他说什么呢?” 子贡说:“然则学问就不可以用来干禄(求取功名利禄)吗?” 孔子说:“干禄的问题我过去讲过了(见《论语  相似文献   

10.
解狐不足取     
华丁 《瞭望》1996,(24)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魏文侯魏斯是称侯的第一人。他在位60年,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有一天,魏文侯问原为晋国大夫转而事魏的解狐:“我想选一个人任西河守,你看谁可担当此任?”解狐答:“荆伯柳是个贤人,大概可以。”魏文侯知道解狐与荆伯柳素有私仇,就问他为什么推荐荆伯柳,解狐说:“你是问可不可以任西河守,不是问结仇之事呀!”荆伯柳闻听这事,专程趋访解狐,当面向他拜谢,不料解狐却说:“我推荐你,是公事。公事办完了,我照旧恨你。”话毕,张弓就射。幸好荆伯柳眼疾腿快,才免于一死。 这个故事见于《韩诗外传》。作者韩婴意在说明解狐处事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还赞扬解狐“可谓勇矣”!  相似文献   

11.
晏婴陪着齐景公。早晨天气寒冷,景公对晏婴说:“请送上一些热的食品。”晏婴回答说:“晏婴不是您送饭的大臣,斗胆不送。”景公又说:“请把裘衣取过来。”晏婴回答说:“晏婴不是管坐垫枕席的大臣,恕不从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7,(11)
正来到加拿大,我最想观光的就是尼亚加拉瀑布。因为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由加拿大和美国共有,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来到加拿大的第三天,吃完晚饭儿子说:“走,我带你们出去转转。”“去哪儿?”我问。“先看看安大略湖晚霞,然后去大瀑布看夜景。明天再乘游船近距离体验大瀑布的壮观场面!”安大略湖是世界第十四大湖,是北美洲五大淡水湖之一,属于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儿子说的“大瀑布”就是尼亚加拉瀑布。我看一下手表,已经是晚上7点多。“这么晚了,能走两个景点儿?”我问。儿子说:“这两个景点离我们很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中山策》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中山国君在一次宴集群臣的时候,少给了在座的大夫司马子期一杯羊肉汤,心胸狭隘的司马子期因此而投奔楚国,并怂恿楚王兴兵攻伐中山国。中山国战败,中山君仓惶出逃,逃亡途中众叛亲离,但却有两个手执武器的壮士始终不渝地随卫在他的左右。中山君感到奇怪,两个壮士说:“我们的父亲一次曾因大王赐给一壶饭食而免于饿死,他一再嘱咐我们,今后中山君有事,你们要以死相助。我们就是来报答大王恩情的呀!”  相似文献   

14.
最近到一所中学调查,找了几个高中学生聊天。我问他们:“常看报纸吗?”回答说:“看一点。”“看什么报?”“电视报。”我又问道:“知道最近豫西大旱,庄稼枯死,人畜饮水艰难,每人一天只配给2公斤水吗?”学生们瞪着双眼,  相似文献   

15.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16.
“我累了,你背我。”宗定伯背鬼走了一段路,觉得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就对鬼说:“你再背我一会儿,鬼背起宗定伯问他怎么这样重?他答道:“我刚死。”他问鬼:“我们鬼最怕什么?”鬼对他说:“我们就怕人吐我们口水。”听完此话,宗定伯乘其不备向鬼连吐三口唾沫,那鬼变成了一只羊。这时天亮了,他把羊赶到宛市卖掉了,得钱伍佰,扬长而去。宗定伯遇鬼、不怕鬼、与鬼斗智,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如、随机应变的心态和能力,值得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学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我们要善于认…  相似文献   

17.
豺咬杀鱼     
武周时,朝廷严令禁止屠宰杀生,大臣们苦于吃不到荤腥。御史大夫娄师德奉使命至陕州,地方官员设宴款待他。厨夫端上羊肉来,娄师德问道:“皇帝下诏禁止屠宰,为何有此?”厨夫说:“豺咬杀羊。”娄师德说:“豺真懂事!”于是举箸大嚼。厨夫又端来了鱼,娄师德复问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汉时候,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勒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满脸羞愧,急得汗流泱背。汉文帝转而又向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买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些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陈平说:“是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票内史(中央主管钱粮的官)”。文帝紧接着又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  相似文献   

19.
老虎的孤独     
在森林王国里,一只老虎凭着自己的勇猛无畏取得了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但是,森林管理工作给老虎带来的艰辛和痛苦远比打江山要多得多。它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有软弱的一面。它越来越渴望自己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能在犯错误时得到“哥们儿”的提醒和忠告。于是,它去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猴子满脸堆笑地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朋友。”“既然如此,”老虎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  相似文献   

20.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