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何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年中欧关系是绘制蓝图和确立目标时期,目前中欧关系已进入勇于解决问题和实现雄心壮志的阶段。双方应抓住谈判签署新的合作协定的机会,将战略伙伴关系定义为“贸易战略伙伴 全球负责任伙伴”。这是介于普通的合作伙伴和军事结盟之间、基于二者间的合作对于双方本身以及全球问题均具有战略影响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与欧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要把握欧洲的特殊性,认识到欧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国际行为体,并对其内部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武器禁售问题需要外交技巧,中国应主动与欧盟一道共同影响和改变美国的态度。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中欧经贸关系大背景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欧经济关系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和中—欧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 ,中—欧经济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加快 ,欧盟企业对华大规模增加投资 ,中国在技术贸易方面倚重于欧盟 ,中—欧双方加强了全面的官方合作。鉴于中国加入WTO并保持经济高增长 ,欧盟经济运行平稳和扩大中国市场的需要以及中—欧官方关系的加强和趋好 ,中—欧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前景是良好的。中国还应对欧盟东扩、欧元汇率偏低和欧盟的反倾销政策保持足够的警惕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玲 《外交评论》2022,(4):28-51
在国际权势转移背景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秩序面临重塑。欧洲一体化和欧盟长期赖以发挥的自由主义秩序和国际框架面临结构性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暴露了欧盟力量模式的脆弱性,欧盟对外战略加速转型。在实现战略自主和维护欧洲主权的战略目标下,欧盟对外战略表现出显著的地缘战略转向,其长期坚持和推动的全球化立场正日益被选择性全球化所取代,价值观被纳入地缘战略框架并完成全域链接,成为欧盟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领域。欧盟对外战略转型将深刻改变中欧关系的基本逻辑,不仅决定中欧关系未来的竞合甚或冲突,还将深刻影响格局重塑和秩序重构的进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欧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地缘和历史的相互信任、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以及共享的多边主义理念,中国和欧盟在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随着近期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更迭,以及欧盟自身一体化道路的一波三折,中欧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欧盟对整体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对华立场和观念的调整。因此,如何正确评估当前中欧关系变化的现状和影响,是我国制定对欧政策、发展中欧长期伙伴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外交评论》2009,(6):F0003-F0003
欧盟软权力、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欧洲一体化理论,这些无疑都是当前欧盟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尤其是中欧关系,近几年跌宕起伏,受到广泛关注,实有必要从欧盟特性和国际体系出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出台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和精心准备的过程。它既是中国对欧盟对华政策的一个积极回应,同时更体现了中国对欧盟重视程度的提高。欧洲一体化不仅增加了欧盟的实力,也增强了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的战略自信心。中国对欧盟的重视程度与欧盟一体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共同的经济、政治及战略利益,加上双方加强更高层次合作的政治意愿将为中欧今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董礼胜 《外交评论》2011,28(5):72-85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人看欧盟"的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学者对中欧关系的认知状况,同时结合国际政治心理学中认知学派的视角,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国学者判断当前中欧关系友好程度的因素,为更好地理解学者的态度形成和改变提供初步依据。研究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上年的年收入水平后,中国学者的个人对欧盟印象、首选的最重要信息源、最重要信息源关于欧盟的信息是否正面、是否参与过中欧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或教学领域是否与研究欧盟或欧洲相关、是否去过欧盟国家等因素均能显著影响其对中欧友好程度的评价,也正是这些因素反映了学者在认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认知环境。另外,学者的专业水平(包括对欧盟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或对欧盟了解程度的自评)并没有造成群体内部在中欧关系友好程度评价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欧盟与亚洲经济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张晓立一当今世界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某个国家经济如果不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其发展将是步履维艰的,也势必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是如此,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因为冷战后国际大气候发生巨变,国际经贸环境、国际...  相似文献   

9.
《外交评论》2017,(5):1-26
近年来,部分律师及学者对《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做出了多种解释,包括举证责任倒置说、企业自证说及修法说等。欧盟的反倾销法规及政策也随之体现出新的调整趋势,即有条件终止"低税率规则"的实施,以更加苛刻的市场扭曲标准取代原有的市场经济标准,强化对WTO出口成员的双反打压。中国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系,在加强司法救济与贸易反制的同时,适度加快市场开放的进程。反制和开放都应该是有选择的,前者的重点应集中于南欧急剧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后者的重心应落于部分对华贸易赤字规模庞大的西北欧成员国。从根本上来看,中欧围绕市场经济地位的争端,源自非传统安全领域战略层次的矛盾。尽管这一战略性分歧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欧关系"亦友非友"的基本属性,但是,包括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其他领域矛盾的长期沉淀与累加,不仅可能加剧战略层面的分歧,甚至有可能促使未来的中欧关系趋向于"似友非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丁一凡 《外交评论》2010,27(6):11-18
中欧关系的走向最近似乎多了一些不确定性,中国向欧洲频频示好,欧洲国家却不"买账",欧盟似乎在"考验"中国的耐心。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双方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欧洲人的"中国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欧盟国家内部的不团结,以及欧盟国家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与倾向,使未来中欧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加,中国有可能成为"替罪羊"。未来的中欧关系可能更多地向中国与欧盟某些成员国加强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并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1.
自与欧盟建交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稳定、快速发展,在贸易、投资及科技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巨大成果。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欧盟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农产品进行配额与数量限制及双方在人权、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分歧使巾欧经济关系发展蒙上阴影。为谋求双赢,从总体和长远上实现中欧经济的广阔前景.仍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与欧元区改革是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盟在德法等国的推动下启动了欧盟修约进程,以期深化欧元区一体化和加强欧洲政治联盟.面对欧盟修约带来的挑战,英国同德法等国展开利益博弈和权力竞争,却因为势单力孤而居于下风.最终卡梅伦以保卫英国国家利益为由对欧盟修约投下了否决票.此举在英国国内和欧盟内引起了激烈争论,并对英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英国在欧盟修约问题上的强硬促使德法两国又一次相互靠拢,同时将自己排除在更紧密的欧盟核心集团之外.在当前欧洲的危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英欧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将主要取决于欧洲紧急事态下英国的政策应对.鉴于英国执政联盟内部在对欧政策上的争执,卡梅伦政府对欧政策出现较大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大,英欧关系仍将维持某种僵持的局面.其后果将会对英国更加不利,尽管尚无法下结论说英国在欧盟内将系统性地被孤立,但其处境无疑将较以往变得更加艰难.英国对欧外交或许已到需要根本性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欧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矛盾与摩擦亦空前突出,这是当前中欧关系的主要特征。由于近年来欧盟微调对华政策,使矛盾与摩擦的一面凸显,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大的调适和转型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复杂背景,其深层原因在于对"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疑虑加深。虽然这种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中欧加强战略借重、双方关系总体势头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今后双方要学会在复杂关系中共处,在磨合中继续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14.
欧盟环境法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欧盟环境法在法律体系、主体、强调环境法治和重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了欧盟环境规划和环境标准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重点阐述了欧盟范围内个人和单位在环境法方面的主体资格、欧盟环境立法的民主机制及欧盟成员国环境法的趋同化趋势。认为重视和加强对欧盟环境法的研究 ,从中吸收其有益经验 ,对于发展我国的环境法、正确协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环境关系、正确处理中国与欧盟及欧盟成员国的环境贸易关系、促进中欧环境贸易工作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万霞 《外交评论》2007,(6):93-100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关系的争论。欧盟与中国各自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面临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挑战中有着自身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在推进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如何在遵守国际体制的基础上协调和平衡国内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正在打破其自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沿着两条"断层线"——"发展断层线"和"脱钩断层线"进行重构:一方面,美国通过单边主义破坏原有规则体系中的发展原则,可能形成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之间难以弥合的规则"分水岭";另一方面,尤其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脱钩行为,可能迫使企业和市场适应不同的规则体系。要深刻理解当前国际经贸规则"破"与"立"背后的规律和深层原因,就必须从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两种逻辑——市场逻辑和国家逻辑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寻求答案。市场逻辑是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原动力,但其内在缺陷又导致全球化必然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产生发展断层线。国家逻辑则更多反映了东西方之间新的权力平衡及其在构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中的作用。未来很可能形成两种导向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资本导向的美式规则体系越来越缺乏发展内涵,"一带一路"正在形成"发展导向"的规则体系。规则之争就是制度竞争,主导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重构,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妥善处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利益不平衡关系。中国要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发展视角。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大多数国际投资条约倾向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投资者设置了相对统一的国际投资保护机制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如ISDS。而对东道国的权利,投资协议中设置了公共利益、环境和安全等例外条款,但仲裁实践中,东道国的利益很难得到仲裁庭的支持,导致了东道国公共利益的损害。同时,随着国际投资争端的剧增,现有的ISDS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TTIP的谈判中,欧盟提出了改革设想,从原有的倾向于保护投资者转向关注东道国的利益,包括建立新的投资法庭及上诉法庭替代ISDS,修改现有投资保护标准等。这种改革设想将对外国投资的国际法律规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外资法拟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欧首脑会晤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4月在伦敦举行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演变。中欧首脑会晤机制见证了中欧关系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并不断确认和规划了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从而成为中欧关系发展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回顾和分析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发展及其对中欧关系基本定位的重要含义,对促进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更有效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但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消极因素也在不断涌现,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对这种差异性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大局,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细致、全方位的对欧战略。  相似文献   

20.
罗英杰 《外交评论》2005,(4):92-100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双方的经济关系由于发展迅速更是备受世人关注。俄罗斯独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出于各自的需要,俄欧双方积极展开了在贸易、投资和能源等经济领域的全面合作,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短期内,俄欧经济关系仍将维持以能源合作为主,其他合作为辅的基本格局,长期来看,俄欧经济关系能否取得突破主要还是取决于俄罗斯能否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并尽快恢复和扩大加工工业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