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海峰 《党建》2004,(8):29-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眼点在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检察工作应定位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上。检察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就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执法为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首都检察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检察工作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执法,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2.
正检察工作如何获得社会各界的信赖?廊坊市检察院主动作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近年来,廊坊市检察院深入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升办案质量,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赢得各界的赞誉。"检察权要在阳光下运行",廊坊市检察院近几年来全面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全市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把公开作为连接社会的桥梁,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公正。"廊坊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冀运福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正检察工作如何获得社会各界的信赖?廊坊市检察院主动作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近年来,廊坊市检察院深入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升办案质量,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赢得各界的赞誉。"检察权要在阳光下运行",廊坊市检察院近几年来全面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全市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把公开作为连接社会的桥梁,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公正。"廊坊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冀运福  相似文献   

4.
王琼 《学习月刊》2012,(22):100-101
基层人民检察院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接触面最广,是检察机关科学发展、联系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和谐、全面推进检察事业建设的前沿。作为整个检察工作的根基,基层人民检察院社会管理能力,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检察机关整体社会管理能力,进而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新时期要树立检察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基层人民检察院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了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基层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从履行检察职能的角度入手,在“四创新、四促进”上抓出成效,使检察工作更好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任。检察权来源于人民,也必须用来服务人民。评判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如何,要获得大多数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就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就必须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就必须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不断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海娥 《实践》2013,(8):37
为了深入推进检察机关下基层为民办实事活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全面落实检察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检察工作如何获得社会各界的信赖?廊坊市检察院主动作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近年来,廊坊市检察院深入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升办案质量,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赢得各界的赞誉。"检察权要在阳光下运行",廊坊市检察院近几年来全面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全市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把公开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从对实体层面司法公正的关注开始渐渐转移到对司法程序公正的关注。检察机关作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提升司法公信力与亲和力,促进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9.
杨彰立 《当代贵州》2014,(31):46-47
正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以更好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创新推出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全面提升基层检察工作水平,实现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目标。切实提高基层检察院法律监督水平,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惩治腐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一直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热切的期盼。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力量,检察工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法治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体层面,人们更关注司法程序的公正。作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重要职能部门,检察机关担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推进检察权运行公开化,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促进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11.
韩东 《求贤》2014,(10):60-62
在国家的有机体中,检察机关相当于免疫系统,是营血护气、祛邪扶正、保证社会肌体健康的重要力量。而群众工作既是检察工作的根本,也是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法治建设日益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以巩固,对社会和谐的诉求日益强烈,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增多,检察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拟以基层检察机关为视角,对新形势下如何强化群众工作、切实改进作风,真正体现为民务实清廉工作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若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或者维护不好,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就会爆发甚至是激化。因此,实实在在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处理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马国武 《共产党人》2013,(20):17-18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主动研究深化群众工作、维护民生民利的措施,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亲和力和群众满意度,切实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一、立足检察职能,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做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盘锦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促进平安盘锦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着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一是依法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回答了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为此,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党政领导干部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并由人民群众来检验社会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和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也理应是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要受益者。因此,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一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的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  相似文献   

17.
章海明 《学习月刊》2013,(12):44-44
当前,检察机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做好检察工作的第一动力,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切实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把维护稳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落到实处。一、准确把握政治性,把忠诚于党和人民作为第一信念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检察机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更高要求。石景山检察院将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依法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发挥检察职能的重要环节,采取多项措施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接访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9.
安健 《发展论坛》2003,(9):65-6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检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严峻挑战。特别是对每天都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和处在打击犯罪第一线的基层检察机关来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贯彻好高检院检察工作“二十字”方针和省院“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的精神,使基层检察工作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是基层检察机关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三篇文章”和“两个文明”的主题开展工作,使我院的工作年年迈上新台阶。先后…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服务大局,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着眼于改进工作,抓住群众关注、政府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事实准确,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