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2.
王建柱 《党课》2012,(17):121-122
董必武:从不以党和国家的“元老”自居 董必武在“党内五老”中年龄排第四位。1886年3月5日,董必武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相似文献   

3.
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这一年,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推翻了清皇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闸门是四川人民首先打开的。辛亥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颜济 《红岩春秋》2011,(6):26-27
百年前,一声炮响,由保路而革命,帝制而共和,刹那间,风起云涌,历史剧变。百年后的今天,作为辛亥革命先贤先烈的亲属,我与女儿应邀参加了20儿年10月8日在成都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前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i00周年大会。  相似文献   

5.
季卫斌 《学习月刊》2012,(22):20-21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隆隆的枪声在中国大地上开启了新纪元。武昌首义不仅揭开了辛亥革命胜利的序幕,给清朝封建统治以致命的一击,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辛亥首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7.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11,(11):10-13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在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同时。也怀念那些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在建国后担任高级领导人的著名共产党人。现据搜集到的资料,把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在建国后担任高级领导人的著名共产党人(以逝世先后为序)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张明 《当代贵州》2011,(29):62-62
1911年11月4日贵州军政府成立,贵州辛亥革命宣告成功,铁肩和尚被聘请到军营,担任起义士兵的武术教练,为革命培养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1911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昌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灭亡的丧钟。当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后,众多亲身参加过辛亥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继续以各种形式寻求救国真理。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屡屡受挫。当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道路后,他们中的部分先进分子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时代共进步,毅然决然地与旧势力决裂,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到了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0.
爆发于1911年12月31日的滦州起义,是为策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而在北方采取的重大行动,是武昌起义“最得力之应援”。孙中山先生曾对滦州起义予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直接参与策动滦州起义。滦州起义对于推翻清王明的封建统治和辛亥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王劲,任灵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强烈的一次社会震荡。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这场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1日,辛亥百年。重回1911年,我们想在历史的幽深处,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辛亥百年,我们纪念什么?审视辛亥以来百年的成败得失,历史给予我们最大的遗产,就是以节制的、渐进的却是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一些著述在论及李大别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时,大都语焉不详。历史事实是:李大别作为北方共和会的发起人之一,参与策动了以滦州起义为中心的辛亥北方革命。“辛亥北方革命”广义泛指当时北方各省的反清起义,狭义特指由北方革命协会、京津同盟会等团体在京销一带以建立“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为目标而策动的革命运动。1911年武昌起义前,清廷在京东直隶永平府滦州铁路沿线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史称“永平秋操”),数万新军即将集中于京表咽喉之地,革命党人审时度势,决策“京津稍缓,树义帜于滦州”,部署京津、保定、石家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李大钊烈士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业绩一直付之阙如。在辛亥滦州起义研究的诸多课题中,有一项结论同时涉及到两位近代伟人,填补了这一史缺。表述如下: “1911年,46岁的孙中山先生和23岁的青年李大钊,曾经在互相隔绝的情况下,分别参与了辛亥滦州起义的战略部署和秘密策动”。  相似文献   

15.
方宁 《党史博采》2011,(5):19-2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千年帝制在瞬间轰然崩塌。辛亥革命的爆发为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辟了重要道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虽然没有亲身参与推翻满清的直接军事丰争,但也积极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做出了自身5虫特的贡献。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进行深刻的思索和反思,决心从思想文化的启蒙入手,掀起新文化运动的征飙。开始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之路.  相似文献   

16.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因追随孙中山,先后加入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1921年,董必武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既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从两次国共合作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以丰富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为推进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7.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11,(28):6-6
胡锦涛:缅怀革命先驱矢志民族复兴 10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强调,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9日)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  相似文献   

19.
1911年10月,18岁的毛泽东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几天后,一个比他大6岁的青年,作为一支敢死队的队长,带队攻打浙江巡抚衙门,大获全胜。他后来曾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他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28):56-57
有心修得百年渡,百年探得复兴路,辛亥百年说机遇,百年三叹,聚为一愿:振兴中华迈新步。纪念辛亥革命。不仅仅一个辛亥百年的事情。至少应该重视三个一百年:一个是作为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百年、一个是辛亥以来的这一百年,同时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放眼今后的一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