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掀起了学习苏联军队的活动,对于加强自身的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军甚至全党内,对这一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并且引起了公开争论。由于受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左”的思想的影响,人民解放军没有正确认识这些争论,没有认真地总结学习苏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缺乏正确引导,而且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反复走极端,交替展开了对所谓“保守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批判。最终,学习苏军的活动被终止,与此有关的人员受到批判、降职等处分,刚刚起步的“三化建设”遭到严重干扰。掀起学…  相似文献   

2.
张近智 《党史博览》2013,(11):54-56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示我军要把苏军的一切先进经验学到手,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不久,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我军帮助工作。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人民军队在和平条件下建设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就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地进行了这方面的斗争,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本文拟对这一斗争的历史和经验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奇 《新长征》2014,(3):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关于科学发展观,要全面领会和掌握它,笔者以为必须理解其内涵中八个理论观点。一、继承发展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其奋斗目标而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接力攀登,持续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逐步形成、不断完善。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将举办北京奥运会,还将为明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准备,做好今年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和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条令法规,为保持高度集中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人民解放军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和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条令法规,为保持高度集中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人民解放军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1957年深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因病到黄山疗养,面对巍峨耸立的险峰奇石和变幻飘渺的云山雾海,他写下这样一首抒怀诗:"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刘伯承戎马一生,很少赋诗抒怀,这首诗作不仅是他对黄山险峰云海的咏叹,也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为了适应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加速对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其中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实行的大军区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并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体制是在战争年代逐渐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进行了多次调整,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确立了七大军区格局。回顾历史,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许多开国将军任职时都比较年轻,任职时间也大都很长。在人民军队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开国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一些任职之最将成为不可逾越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21,(5)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不断扩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理念,这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其忠  梅叶  杜英 《党史纵览》2009,(11):11-16
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物质因素。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中外强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其武器装备经历了三次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人民解放军在“富国强军”的口号声中逐渐壮大,武器装备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陆、海、空、二炮(今火箭军)等军兵种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在和平时期锻炼部队和展示军队建设的成就,中央军委组织了一系列军事演习。新中国各个时期组织的军事演习,成为人民军队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全形势严峻,沿海区域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面临对手的两栖登陆威胁,抗登陆是摆在人民解放军面前的重大课题。为了有效掌握这种陌生的战役形式,解放军多次调动陆、海、空三军兵力进行联合演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55年的辽东半岛大演习。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他长期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与认识进行总结,形成了他的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化概念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最初是用来描述工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后用来描述西方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由于现代化决定着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形势,所以越来越为各国执政党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关注近代化和现代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蓬勃兴起,党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从塞北大漠到东南沿海,从巍巍雪山到渤海之滨,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各种类型的军事演习。回眸这些军事演习,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军部队良好的军事素质和精神风貌———这是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正义之师和文明之师。叶剑英元帅担任总导演,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拉开了人民解放军军事大演习的序幕从1950年开始,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基本以苏联军队的战斗条例和作战经验为蓝本,多次组织了常规条件下的多种类型军事演习。1955年3月,总参谋部又下达了组织部队进行战役训练的指示,要求高级干部学习在核、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市围绕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取得了扎实进展。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决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法治国理政的坚定决心和信念。银行监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决定》精神,全面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进银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将陆续刊登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以缅怀革命先驱,讴歌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优秀共产党员,推动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