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新书览要     
《前线》2001,(5)
解读“十五”中国高层权威访谈录何平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该书收录了新华社记者在“两会”上采写的访谈文章,其中有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和十八个省、自治区等各地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等十个部委的领导同志细致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如何落实“十五”计划的内容,也有刘国光、厉以宁、林兆木、吴敬琏、萧灼基等专家、学者关于“十五”计划新形势、新特点的分析,还收录了新华社记者用新闻眼聚焦“十五”大势的深度分析文章。该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文字生动,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十五”计…  相似文献   

2.
房子旧事儿     
李松 《党建文汇》2010,(7):36-36
回想30年前,中国人的住房由单位分配,到今天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甚至要“赶美超英”,这期间的变迁,真是沧海桑田啊!  相似文献   

3.
2011年暮春的一天,栾德成,这名“什邡援建第一人”,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天气多好啊,四川又是大片油菜花开了,漂亮啊!”记者能感觉得到,即使已经退休,栾德成的心仍牵挂着什邡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4.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1,(2)
名家辩正现在有人借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之机为个人牟取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并引发了一些国企职工情绪波动,吴敬琏对此在《中国青年报》(2000年12月29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对国有资产流失要具体分析。吴敬琏:对国有资产流失要具体分析吴敬琏认为,国有资产流失其中确有以权谋私的问题,但有的并非如此。例如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账户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从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补偿老职工的办法来充实“老人”和“中人”的个人账户。当时就有人以“国有资产流失”为理由加以反对,以致无法把老职工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改革伊始,政府财经决策的智囊们就在中南海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与当年的“吴市场”(吴敬琏)、“厉股份”(厉以宁)等相比,今天的财经智囊有何新特点呢?我们挑选了不同界别的6名人士作为代表,试图梳理中南海重要财经智囊的形成脉络。他们分别是:刘鹤、陈锡文、林毅夫、刘世锦、李扬、蔡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1996,(6)
实行双转变迎接新周期──访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本刊记者编者按:实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记者就上述课题走访了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灼基同志。他从5个方面谈了个人体...  相似文献   

8.
舒炜 《廉政瞭望》2010,(20):54-55
国庆期间,汶川境内出现了大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备类自驾车,部分地方的停车场甚至全部爆满。他们都是冲着地震遗址、古镇、三江生态来的,“快来感受三江风情!”“去萝卜寨吃洋芋糍粑!”“羌绣好漂亮啊!”……这一幕幕火爆场景证实着汶川县震后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和旅游经济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9.
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 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房市低迷,股市震荡,出口遇阻,汇率上升……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刘世锦等首席国家智囊集体把脉中国经济,分析并预测"十三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醉在平武     
科员老王听说局里明年就要撤并了,现在是最后一批评职称——老实巴交的老王在局里干了二十多年,像只老黄牛.还只是个初级职称。老王那个急啊!彻夜未眠,头发又白了一大片,还不敢告诉老婆。老婆“指鼻子挖眼”训斥过老王好几次:“你是越活越窝囊,连咱小孙子都不如了——他还知道过年要大人买本挂历送给幼儿园的老师呢!”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记者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三十里铺村采访时看到,农民忙着在村部办事,警务联络员引导、协调村民有序办理一些手续。三十里铺村警务联络员翟志忠告诉记者,自2017年组建起警务联络员队伍以来,三十里铺村共有7名联络员,平时开展联防巡逻,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积极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村民赵良成说,村里有了警务联络员,帮大家办理转户、身份证等事情,2017年还帮助解决了修建道路占  相似文献   

12.
龙珊  陈洁 《当代党员》2014,(12):67-68
2014年4月11日,重庆法制报社。 “真是好人啊,不知道怎样感射你们!”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村民刘文英不断重复这句话。 记者罗翠一直搀扶着她,怕她再次下跪。 罗翠的手里还拿着一面刘文英送来的锦旌——“困难之时伸援手,救民水火千秋颂”。  相似文献   

13.
2020年4月疫情防控期间,我又在油田公司机关楼见到了王启民老人。一出电梯,王老总在门口等着我。“老人家,我从春天来看您了!”“你啊,一到春天就出来啦!”王老总眉开眼笑。不用再介绍,一直保持联系的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2013中国改革新论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以探讨、宣讲中国改革红利问题为主题,约请了成思危、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周小川、陈锡文、周瑞金、张卓元、樊纲、汪玉凯、熊澄宇、杨伟民、常修泽、郑新立、贾康、宋晓梧、迟福林、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3,(15):62-62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成思危、厉以宁等编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内容简介:本书以探讨、宣讲中国改革红利问题为主题,成思危、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周小川、陈锡文等19位专家学者就如何通过重点领域的改革来释放改革红利这个主题谈设想、提建议,与读者共话改革。  相似文献   

16.
老鼠:“猫局长,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啊!”  相似文献   

17.
受邀的12位经济专家 王洛林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吴树青 北大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黄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 谢平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研究员 胡鞍钢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任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8.
悦读     
正拨开迷雾,看清急剧变化的中国经济《读懂新常态2》作者: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经济下行,财富缩水,中产坠落……不确定性成为新的常态。如何看待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经济形势,作者拨开经济迷雾,前瞻市场走势,从经济和金融视角出发拆解"新常态"挑战下的新机遇,助你看清时局、把握先机。  相似文献   

19.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20.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周恩来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问:“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保密无小事啊!你邓大姐是老党员、中央委员,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