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是中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方针。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甚多,犯罪活动处于高发阶段,必须坚持“严打”斗争方针。开展“严打”斗争,对于打击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现就“严打”方针的坚持和“严打”方式的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1996年6月6日,在上海市警察学会、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和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新形势下开展严打斗争理论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严打”中所涉及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了严肃、认真的研讨,现将有关研讨情况综述如下:1.从社会发展背景上正确认识“严打”斗争与会代表回顾了八十年代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严打”斗争.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刑事犯罪十分猖獗,针对当时犯罪主要是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中央提出了为期三年的“严打”斗争,从而使社会治安得到有效的控制.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健康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两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全国性斗争,第一次“严打”从1983年8月至1986年结束,距今年4月开始的第二次“严打”,已经整整10年.本文拟通过这两次“严打”的全方位比较,力图寻求在加强社会治安、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值得引起重视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做好各方面有关工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一步.一、两次“严打”斗争的比较(一)“严打”的目的与性质第一次“严打”(以下简称“一打”)与第二次“严打”(以下简称“二打”)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搞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严打”斗争,时间不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场斗争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一、“严打”是当前犯罪动态变化的需要虽然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从总体上来说是平稳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八十年代以来,刑事案件的发案数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仍稳中有升.虽然从1983年起经过为期三年的第一次“严打”,刑事案件有所下降,但没有出现持续稳定的下降态势,1985年后期,刑事案件开始回升.1990年全国刑事案件突破200万起,比八十年代初增加近两倍.虽然1992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度下降,在其后的几年内也未超过200万,但这主要是因为修改了立案标准(主要是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提高),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所致.因此,1992年的刑事案件下降并不意味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好转.据有关专家估测,1992年刑事案件发案数与上年相比仍是上升的.在其后的几年,刑事案件发案数仍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严打"斗争是对青少年的重要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4月,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清醒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治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未来的两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严打”整治斗争,实现社会治安形势的明显进步,由此,吹响了继83年、96年之后第三次打”斗争的进军号角。“严打”的核心含义,是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实践表明,“严打”不仅是建立和巩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长治久安的有效手段,而且是预防、控制、减少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国家有其宏观决策步骤来保证.但稳定的形势是基础,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社会治安的现状,适时提出在全国开展一次“严打”斗争.这次严打斗争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重点突出,以严打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在“严打”斗争中,各级公安、司法机关按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组织、政府的领导下,破大案、追逃犯、拆团伙、整治场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刑事犯罪严峻态势得以遏制.目前,严打”斗争正在向更深的层次推进.社会治安关系到每家每户,也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广大群众十分关心严打斗争,主动配合专门机关的斗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也得到重视.为了科学反映公众对现状及治安对策工作的评价,检测“严打”斗争的成效,从而推动“严打”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6):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热忱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热忱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5):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热忱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1):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严密防范和依法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犯罪活动。继续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大力整顿社会治安混乱的地方和场所,使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进步。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政法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帮助触犯刑罚的未成年人“无痕迹”地回归社会,山东省乐陵市近日启动实施失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对未满18周岁的犯罪未成年人将销毁其有关犯罪记录,其就业、就学、担任普通公职等权利将不再受到限制。乐陵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下发的《乐陵市失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施细则》规定,  相似文献   

13.
去年5月至10月底,江苏省盐城监狱共收押889名罪犯.为切实掌握“严打”期间收押犯的犯情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工作,我们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并与83年“严打”收押的罪犯抽样查档100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前“严打”押犯与83年“严打”押犯相比,其思想行为特点主要体现“六个不一样”,总结如下,供广大从事改造实践的干警们研究思考;(一)对待“严打”态度上不一样.83年严打的罪犯目睹了一些同案被枪毙,目睹一夜之间的大收捕.加之在较短时间内被判刑投改,体现了从重从快,因而对严打不寒而栗.据统计,83年严打,从收捕到投改不到二个月的占51%,不少人还未弄明白就被投监.当前严打声势大,而被捕人不是很多,而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持续上升的严峻形势,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犯罪严重态势再次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政法界、教育界和理论界的深思和反省。以云南省为例,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1979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三次全国性的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校学生法制教育在课时、教材和师资配备等方面均有加强,有的学校在初中年级开设了法制课,有的小学在思想品德课中参插了法律常识教育,有的学校开辟社会第二课堂,尝试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有的中学、中专、技校  相似文献   

16.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禁不止,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是社会治安的毒瘤.犯罪预防是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一环,社区预防作为社会预防体系的基础,把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对当前突出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极大的遏制作用.公安派出所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结合社区警务长期坚持社区预防工作,不仅是遏制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中和快速流动,居住小区的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治安稳定,而小区的治安也成为了社会治安形式的“晴雨表”。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就需要建立动态社会环境下的打防控一体化机制,提高打击犯罪能力和小区治安行政管理能力。按照“严打开路,防范为主,调处结合,执法为民”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遗平安辖区。只有小区治安得到综合治理,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少年法庭的工作,使一大批失足青少年洗涤了蒙尘的心灵,矫治了不良思想和行为,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使众多因子女犯罪而深陷痛苦的父母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使不少家庭恢复了和谐和安宁。少年法庭已成为全社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少年法庭工作也已成为审判工作中一块温馨的园地,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是多年困扰瑞安市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1993年,检察院批准的犯罪青少年分别为315人、395人、693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宗旨,从199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了下一代”系列活动,对青少年实施了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青少年犯罪人数下降为673人,比1993年下降2.8%;1995年又略有下降.特别可喜的是少年犯罪1995年比1993年下降34.6%;在全市16万名在校生中仅1人受逮捕.我们的基本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学校保护,寓保护于教育之中学校保护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多种内容、渠道和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作为社会犯罪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一般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大体同步的态势。这是因为,重新犯罪成员来源于社会一般犯罪成员,受到社会一般犯罪成员的数量、结构、特点等变化的直接影响。在犯罪原因上也具有相同社会背景,诱发社会一般犯罪的各种不良因素,同样也会对重新犯罪产生诱发作用。从我国的犯罪状况和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犯罪较多的时期或地区,重新犯罪的数量一般也较多,社会犯罪较少的时期或地区,重新犯罪的数量一般也较少。如我国司法部调查表明,刑释人员重犯率在1983年“严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