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是前苏联地区惟一重掌政权的共产党,因而它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引起世人关注。本文拟从摩共是如何重掌政权、它现在面临哪些考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情况和分析。一、重掌政权和再次执政1991年“8·19”事件后,随着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摩尔多瓦也宣布完全独立,成为多党议会制国家,同时禁止共产党在境内活动并没收其财产,摩尔多瓦共产党被迫解散。但是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并没有停止为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从国内形势来看,当时摩尔多瓦独立伊始,摩共同苏东地区多数共产党境遇相似,在人民阵线等极右势力甚嚣尘上的反共气焰下遭禁,但…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十月革命是依靠苏维埃顺利取得胜利的,苏维埃政权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苏联共产党未能充分发挥苏维埃的作用,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亡制,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3.
苏联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归根结底是公民对该政权的认同。一旦失去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其合法性也就随之消失。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必须与时俱进的问题 ,不可能通过一次性的行动一劳永逸地解决 ,一个政党需要不断地时时刻刻以自己的先进性、代表性去赢得执政的合法性。这是苏共给我们留下的一大教训。  相似文献   

4.
"执政党"概念源流考——兼论毛泽东的"革命党"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紧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针对无产阶级政党使用“执政党”概念。列宁、斯大林首先在苏联一党制条件下确认共产党是苏维埃政权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概念使用的曲折过程,与毛泽东的“革命党”思维有关,也与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密切相关。今天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是毛泽东的“革命党”思维和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的结果,也是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由农民掌握全部地方政权的农民代表苏维埃。1918年6—11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贫苦农民委员会,其特点是:斗争目标的明确性,即团结贫农和中农开展反抗富农的斗争。1918年底,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新型的农村苏维埃组织,其特点是:人民性,即要求工农群众参加并监督农村苏维埃机关的工作;实践性,即要求农村苏维埃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执政理念与政治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 ,政党执政 ,尤其是长期执政 ,从根本上说 ,要获得社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要具有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 ,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从深层意义上说 ,执政理念直接影响着执政效果 ,影响着政权的稳固程度。创新执政理念 ,是执政党赢得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 ,包含着“为民”、“发展”、“法治”、“廉洁”等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主体的确定具有本质性意义。任何社会,执政主体都是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系统。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执政的实质性主体、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执政的代表性主体、代表政党执政的人是执政的执行性主体。实质性主体对政权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决定作用,代表性主体和执行性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体现和实现实质性主体的利益、意志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的白俄罗斯共产党和议会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俄罗斯共产党成立于1918年12月30-31日,是白俄罗斯最老的一个政党。白共执政70余年之久,直到1991年8月被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禁止活动。共产党在白俄罗斯政治空间的缺位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以维克多·奇金、谢尔盖·卡利亚金和瓦西里·诺维科夫为首的原共产党中下层干部发起成立新的共产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共产党不仅经历了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的过程,而且在2001和2005年两度问鼎政权,摩尔多瓦因而成为苏联解体后在前加盟共和国中出现的第一个由共产党重新执政的国家,同时也成为欧洲大陆上惟一由共产党连续掌权的国家,这在独联体以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震动。摩共连续获胜并非偶然,它是摩共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执政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摩共再次执政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列宁维护俄共执政安全的探索和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成为执政党,但它的执政地位并不稳固,而是面临一系列威胁到俄共执政地位的危险因素。列宁为维护俄共的执政安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维护俄共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交替之际,世界政党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前苏东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越朝老古四国共产党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一些大党老党结束了长期执政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类政党为适应夺权、掌权的需要,也在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虽然各国正在执政或曾经长期执政的党的性质、信仰、纲领、执政理念、社会基础等都千差万别,但作为执政党,这些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带有共性的东西值得探讨,其经验教训更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在作出开创性历史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种种局限性。要历史辩证地看待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局限性,既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苛求前人,也不能把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中的所有主张当作金科玉律,而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功能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之中,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是重要内容之一.它时中共建立和巩固新政权,对确立中共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旧社会"负面合法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以营造出民众的阶级意识、阶级苦难意识、翻身意识,从而在民众对旧社会的恨的基础上,生发出对新社会的爱的情感.旧社会"负面合法性"作用的发挥,因受时间和统治绩效的影响是有其限度的.在正确认识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功能及其限度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他类型的合法性资源对中共执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国际共运低潮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研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在共运低潮的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苏联共产党二十年代中后期的活动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执政能力是指执政系统的整体能力。执政系统的整体能力关涉党的执政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关涉执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执政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整个执政系统的优化。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执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执政系统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执政能力的增长以执政系统的合法性为基础 ,以提高党的执政系统的科学性为主要增长点。而优化执政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断增强执政系统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制度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在政权运作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商、广泛参与;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系,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苏维埃革命的触角伸入广袤的中国乡村之时,失序的乡村社会考验着苏维埃政权的乡村治理能力。中共以阶级斗争作为乡村权力再造的重要切入点,推动苏维埃制度在乡村中的确立,唤起了权力主体的民主意识觉醒,使国家权力顺利嵌入乡村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成功实现对乡村民众的赋权,并导入新的委员代表制度,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全能型政权,通过重构社会组织的机能,再造乡村社会秩序的国家意志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的具体认识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非常现实地摆在了列宁和俄共(布)面前。当时,党内就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国家资本主义、官僚主义和工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民主争论。党内争论不仅解决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而且体现了列宁一直坚持的党内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世辉 《当代世界》2014,(10):74-77
<正>1991年"8·19"事变以后,执政的白俄罗斯共产党被禁止活动。而后部分共产党员成立了新组织——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在对以卢卡申科为首的白俄罗斯政权态度上的分歧,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分裂。拥护卢卡申科的共产党员于1996年11月重建了一个新的党组织——白俄罗斯共产党(以下简称白共)。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曾一度被禁与取缔,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也不例外,一度面临政治生活的边缘状态,但现在它却成为哈萨克斯坦令人瞩目的反对派政党之一.研究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斗争策略和基本主张,总结其经验教训与运行规律,是当代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