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在气候变化下,需要变革物权法观念,确立自然资源物权、环境容量使用权等新型物权类型,强化财产所有权的社会义务和用益物权人环境保护的义务,在发挥私法填补性救济功能的同时,重视私法的预防性和恢复性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全球问题。已有的研究和事实显示:气候变化使本已存在的性别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一系列国际公约、宣言、纲领等国际法律和文件中已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纳入其中。将性别平等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重点关切领域包括:适应行动、缓解行动战略、技术发展战略、气候变化筹款机制。当今在全球,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种国际趋势、价值观和良好做法,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性别平等和履行国际责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紧迫性以及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作为引领者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引领者中国应当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中国方案":第一,立足中国国情这一基点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第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第三,明确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负责任国家的三种身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第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的发展日益聚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上,气候危机加剧迫使各国重新审视传统的安全观,开始在对外关系中引入气候安全因素。气候变化引发了全球安全治理的多个层次,并在多边和多维互动中衍生出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安全治理。但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进程曲折艰难,全球气候安全治理的态势令人堪忧。我国不仅应该将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下,还应该将其置于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下,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5.
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经济语境下,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经济需要从社会规划、产业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的原因极为复杂,科学家在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后,终于确认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了当前的全球气温上升,这一过程已经不可逆转,这将导致复杂的链式反应,整个生态系统将可能发生替换,人类可能面临巨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使命感和时代感在逐渐增强,节能减排的形势和要求在不断强化,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我国面临的压力将逐渐增大,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的走向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措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强化了我国直面气候变化问题,寻求解决路径的紧迫感。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时代的际遇,挖掘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节能减排的潜力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此论题。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已举办了15次,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许多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性分歧,这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进程来看,哥本哈根会议为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指明了方向,但会上充斥的各种明争暗斗也预示着未来的谈判之路依然艰辛。总之,在未来的全球气候谈判中,各种力量将在竞争中磨合,共同塑造新的气候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问题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与认知的多样性矛盾需要正视和解决.人类既要通过温室气体减排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增汇和水利来培育自然力对温室效应的修复."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取决于直接经济损益、国际经济格局和治理多向性受益格局.解决现有矛盾的方法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现有的减排增汇机制中加入水循环改善因素,进一步明确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分工.减排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等碳汇潜力巨大、水循环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则要通过生态保护建设增加碳汇,并加强水利建设发挥水循环修复气候变化的功能.碳汇交易是连接减排与增汇的桥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10.
虽然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已达成共识,但是各国在分担控制气候变化的责任方面却充满分歧。这种分歧源于国家利益在气候变化外交政策中的主导作用,如果控制气候变化的成本超过控制气候变化的收益,各国便不愿承担控制气候变化的责任。从气候变化分配正义和气候变化校正正义角度来看,美国之所以应该控制气候变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全球福利总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其历史责任使然。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紧迫问题,无害环境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谈判已在技术转让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知识产权是否构成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的障碍仍然存在两极化的争议。究竟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如何构成无害环境技术转让的障碍、应怎样解决障碍以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立场不一,但可持续的无害环境技术转让需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机制,消除壁垒。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从而深刻地制约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国际合作是人类必须作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影响国际格局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将引起世界各国外交领域的“气候变革”。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领域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气候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优化对外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认清形势并进行战略布局,积极开展气候外交,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经济监督的有效手段,审计理所应当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碳审计便应运而生。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碳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并指出了其对我国发展碳审计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一百年以来全球气候以“变”为主要特征,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很多是负面的、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我们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其对人类社会,也包括对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些不利影响。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个自然科学问题,它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政治乃至战争密切相关。2012年《气候变化公约》的谈判将是我国继入世谈判以后的又一次棘手的谈判。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探讨和分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原则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背景下的重大问题。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很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现行法律中还存在着与气候变化应对不相适应的制度,对应对气候变化形成了障碍。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更加完善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制度加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石油资源尤为紧缺,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的警戒线.面对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迫切要求加快转变调整能源结构,把节能减排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大力推行汽车“油改气”是推广利用绿色、低碳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但实际上二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并有利于研究者观察现实国际政治中的利益纷争。气候变化作为一项全球议题,既能够为参与治理者带来生态和经济上的绝对收益,但也存在相对收益的分配难题。特别是当前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恰逢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国际格局转型时期,其中相对收益问题也被格外放大。由于两种收益的对立统一性,这种矛盾并没有导致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绝对收益的彻底丧失,而只是在多轮复杂博弈中缓慢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就已进入瑞典国家政治议程。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瑞典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治理实践与经验,重点分析了气候治理中良好府际关系,实例论述了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的措施,包括富有成效的城市内、城市间乃至跨国界网络治理模式。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瑞典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先驱,对我国环境和气候的政府治理实践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