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5,(6B):57-60
防盗报警系统由防盗探测器、报警控制主机、集成系统(有/无线和可编址扩展模块)组成。依据防范周界的不同。还可以在防盗报警系统中植入智能电话联网报警机、门磁等设备。  相似文献   

2.
<正>防盗报警系统的有效利用可以极大的避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害,也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以便于制止盗窃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这其中,报警主机作为整个报警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为系统提供布撤防操作来控制报警系统,与报警探测器共建一个安全可靠的防护区域。霍尼韦尔此次送测的L7000-AP1 LYNX TOUCH无线智能报警主机,是一款具备7英寸液晶屏显示的可视化报警主机产品,这种大屏幕设计的报警主机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凤毛麟角,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此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防盗技术也日趋成熟,无线传输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防盗报警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以无线加密传输技术替代了以往探头和主机间的连线导线,这样使得报警系统的安装以及信号的传输变得更加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4.
《刑警与科技》2013,(22):214-215
<正>泰科安防设备(Tyco Security Products)隶属于泰科国际(Tyco International),旗下拥有众多全球领先的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防盗报警系统品牌。无线报警系统是安防产业增长最快的产品领域之一,这要归功于无线产品与有线产品相比在节省人力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泰科此次送测的PowerMaster-10 PG2报警主机,是  相似文献   

5.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3,(24):151-151
<正>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于2013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深圳市精华隆安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防盗报警类安防电子产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此次安博会他们携自主研发的十余款新产品参加此次展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记者了解到,此次安博会主要以产品解决方案来展示产品,配套了相关的新颖产品,其中包括新研发的智能小区防盗报警系统、总线主机系统、8防区报警小主机、十六路继电器联  相似文献   

6.
余威 《刑警与科技》2013,(5):162-164
<正>对于防盗报警系统而言,目前最核心的技术是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当前针对报警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攻关集中在通信技术上面,最具代表的是最近颇受各大安防报警公司重视的TCP/IP技术。防盗报警系统的分类防盗报警系统设备一般分为:前端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是用来进行信号处理,包括有线/无线信号的处理,系统本身故障的检测。一个防盗报警系统里报警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前端探测器包括有:门磁开关、玻璃  相似文献   

7.
无线报警系统主要由无线报警主机、无线遥控器、无线探测器等组成,随着无线报警技术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家居报警市场和联网报警运营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无线安防产品因其无需布线,安装方便简捷,深得用户喜爱。本文将以迪卫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代理的VISONIC系列无线报警产品(PowerG技术)为例,对无线系统在民用家居市场的应用做一些分析对于民用市场而言,无线报警产品的稳定性,便捷性,以及可靠性都是用户需要首先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防盗报警作为技术防范产品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安防产业中,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庞大的市场规模、纷杂的品牌种类使其形成了仅次于视频监控的安防产业第二大产品阵营。从早期的C&K、ADEMCO、PARADOX、DS、Honywell、Sensormatic、ADT、pyronix等欧美品牌将国外先进的安保理念引入中国,到形成众多国内品牌遍地开花的局面,其生产布局从90年代泉州“一枝独秀”到如今深圳泉州“分疆而治”,其间仅用了短短20佘年的历史。如果说,一个时代有这个时代标志性的产物,那么从防盗报警主机的演进史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少防区——多防区、有线——无线、总线——联网、网络——集成的技术进步,更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品牌和前行者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韩金辉 《刑警与科技》2013,(11):174-176
<正>几年前,中国防盗报警行业呈快速发展,防盗报警器的销售数量和总销售额均以30%-60%的幅度高速攀升。随着报警服务的发展,视频技术与报警技术的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尤其是对智能分析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报警服务业产品已经由传统的防盗报警设备组成的联网报警系统逐渐向带有视频复核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刑警与科技》2013,(22):222-223
<正>上海炎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安防防盗报警类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其共生产"YANRONG"四大系列几十个型号的周界安防产品,拥有公安三所产品质量检测、3C认证、IS09001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等认证证书。此次送测的YR-LC-TX3系列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脉冲主机),是一款既能产生高压脉冲又能产生低压脉冲的最新主机。  相似文献   

11.
正厂商说法IVSS设备是一款集管理、监控智能应用功能于一体的新形态产品,在兼容安防视频监控的固有功能基础上,扩展了管理和集成型业务方案的功能。本产品整体功能包括了基础系统配置、视频监控、视频存储、报警配置、日志管理、录像回放、智能分析等,同时支持4K和H.265解码,符合市场发展主流趋势。本产品支持结合摄像机、报警设备等组成强大的安全监控网络。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记者在做我国防盗报警产品大调查时得出观点是,在平静中孕育新希望。一年过去,我们欣喜的看到,2015,中国防盗报警行业的春天。本期调查主要介绍与分析今年我国防盗报警市场和技术新气象。过去一年,2014年防盗报警市场中,入侵探测器市场容量约有4200万只,报警主机的市场容量约有730万台,国内防盗报警市场规模约480亿元。按最近几年增长率尤其是去年市场30%的增幅,预计2015年中国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04,(5):110-113
防盗报警控制器(burglar alarm control units):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设置警戒、解除警戒、判断、测试、指示、传送报警信息以及完成某些控制功能的设备。包括有线、无线的防盗报警控制、传输、显示、存储等设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安防系统的建设不断朝着"大联网、大融合"方向发展。作为安防系统对硬件、软件的集成度要求较高的门禁系统,一直最依赖软件管理平台,系统数据库、软件、总线驱动都安装在平台上。因此,有安防系统以门禁系统为集成平台,未来的门禁系统必然是几个安防子系统的集成,如与防盗报警、闭路监控、消防报警甚至是楼宇自控系统等等进行必要的集成和联动,具备其它安防功能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8,(22):100-10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高新技术也不断地被应用到安全防范技术中。由于防盗报警系统是与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以及楼宇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因此作为安防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防盗报警系统,更成为各城市、各单位/部门必不可少的技术防范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安全防范行业八大类别中第二大子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的至关重要部分,探测器被称为安防系统的“眼睛”和“鼻子”,比重虽小,但是作用不可或缺。近年来,随着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智能化趋势使无线型探测器日益浮出水面,打破了传统的有线型探测器占据百分百市场的局面。如今各企业推出了哪些产品、无线智能探测器的性能和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本文将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要真正做好一款网络报警主机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研究,攻克相应的技术瓶颈与行业难题,因为网络报警主机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报警主机+网络模块"便是网络报警主机,它是对报警主机产品的更新换代,全面化的升级,而不仅仅只是模块的添加使然。网络报警主机的特点在于,其采用宽带通讯,可承载超大流量的信息,不会引起同一时间里信息量的爆发而出现信息阻滞现象;可利用成熟的  相似文献   

18.
<正>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入侵防盗报警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设备之一,自其问世以来,所采用的技术不断发展。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入侵防盗报警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设备之一,自其问世以来,所采用的技术不断发展,而每种技术所针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  相似文献   

19.
安防传输类产品的几大特点 广泛性 无论是CCTV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还是防盗报警、防火报警、公共广播、智能化布线、自动远程抄表等备类系统都离不开传输类产品的穿针引线与接收发送.如果把安防系统比喻为人体的话,那么应用于安防系统的传输类产品就好比是遍布于人体内的血管和经脉,其广泛性不言而喻.可以这样说,除了最普通的工程设备之外,传输类产品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郑展棒 《刑警与科技》2013,(24):187-187
<正>2013年10月29日-11月1日,两年一届的全球安防盛会——第十四届深圳安博会在深圳举行,展会期间,作为PARADOX大中华区总代理的盛波尔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盛波尔")带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新一代先进智能NVX80多功能三技术全天候室外移动探测器和NV780/NVR780室内数字式双向四探头被动红外探测器,以及多款具备先进技术的防盗报警产品,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