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F0004-F0004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上杭才溪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为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2.
五溪文化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土著文化为基础,吸收融合了巴文化、楚文化、越文化、汉文化等周边文化,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一种区域文化。举世无双的“稻文化”、敢为人先的“商文化”、浩然独行的“蛮文化”等,形成了五溪文化多元结构的文化内涵。博古纳今的治学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修身治国的清廉精神、奋不顾身的蛮悍精神等使五溪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深入研究和弘扬五溪文化,对于建设五溪地区文化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金莹 《奋斗》2020,(6):73-74
昂昂溪,是达斡尔语、蒙古语"昂啊奇""昂昂气"的音转,意为"狩猎场"。昂昂溪地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以渔猎为生,创造出了北方渔猎文化的代表——昂昂溪文化。提起昂昂溪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梁思永先生。1930年,刚刚结束在美国考古学和人类学研修的梁思永回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才溪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上。2013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回顾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对于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933年秋,毛泽东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中央苏区农村调查,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经过土地革命而分到了土地的才溪人民,在苏区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建设、苏维埃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6.
辛铭1963年生,1983年7月被分配到金溪县二中任教,1996年,被调至金溪县一中担任教导主任,不久升为副校长,1999年,升任金溪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7.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我县才溪乡,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并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同年才溪乡获得“中央苏区模范乡”的光荣称号。历史虽已过去60年,但苏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调查研究,是搞好工作、解决问  相似文献   

8.
正吕民,历任市溪市第二十中学教师、教务副主任.市溪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务主任、副校长,市溪市第四中学校长,市溪市高级中学副校长、党委书记,现任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校长。三十七载从教生涯,他始终坚守教育的本质,"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心";他深谙教育的真谛,"教育即成长(身体成长、心理成长、知识成长、精神成长)";他秉承"高中一  相似文献   

9.
资溪游击区涉及资溪、金溪、南城、贵溪和福建省光泽5个县,其存续时间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个时期,是抚州市11个县(区)游击区中存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面积最广的县级游击区,在南方游击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辛铭1963年生,1983年7月被分配到金溪县二中任教,1996年,被调至金溪县一中担任教导主任,不久升为副校长,1999年,升任金溪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教课桌经销商"懂规矩"1999年3月,课桌经销商危建平到金溪县一中推销课  相似文献   

11.
<正>1933年11月,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作调查,随后写出名著《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记录与这篇著作,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革命的宏大画卷,树立了一个光荣典范。这一典范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下的才溪乡,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典范。本文着重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场景和《才溪乡调查》作一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33年,毛泽东戎马倥偬之余,来到福建上杭才溪乡实地调查。他不耻下问,甘当小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调查后,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文,为我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实》生动展现了当年毛泽东调查的全景,读来不仅让您深受教益,而且特别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日前笔者有机会重返才溪乡,重温《才溪乡调查》,聆听有关毛泽东九赴上杭、三进才溪的故事,愈加感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思想经典论述之一,重温经典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溪县是中部地区典型的"三缺"小县:缺经济基础,缺领先技术,缺创业氛围。在历史偶然因素下,衍生出一个前景颇好的"优秀"产业集群——香料香精,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金溪现象",该集群经济发展速度稳居全县前列,发展水平及活力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1月26日,在上杭县才溪乡召开“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57周年暨才溪‘九军十八师’陈列馆开馆大会”。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邱国光将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新陆、龙岩地委书记郑霖、地委宣传部长汤龙光、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邱松庆、厦门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胡冠中,以及省、地、县党政军部门的领导、来宾、上杭县乡镇干部、才溪和通贤两乡的老红军代表、群众上千人,参加了大会。王直、王胜将军为  相似文献   

16.
《才溪乡调查》系统总结了才溪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是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树立了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段革命实践,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牢记为民宗旨,弘扬务实作风,锻造清廉品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三年游击战,赣闽山水间。”红军长征后,南方各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金(溪)资(溪)光(泽)贵(溪)交界地区,地处武夷山脉腹地,山高林密,交通阻塞,人烟稀少,是国民党反动当局统治的薄弱地区。  相似文献   

18.
李元昌,又名李子文,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乡坂场村人。1921年10月12日生,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和溪乡农民赤卫队中队长、坂场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莒州游击队队长、和溪游击队队长、南(靖)华(安)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龙)岩南(靖)漳(平)第一支队财粮委员等职,1936年春被叛徒杀害。李元昌家境贫寒。从九岁开始,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勉强读了三年私塾。后因荒年歉收,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黑暗的社会,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种子。 1926年,革命风暴席卷闽西南,地处龙岩、漳平交界的和溪,也在传播着革命的新闻。这一切,给少年时  相似文献   

19.
左进 《当代党员》2014,(3):25-26
1959年3月,少先队员方晓先参加了一次活动。 活动在九龙坡区桃花溪河边举行。 那天,桃花溪碧波荡漾,如梦如画。  相似文献   

20.
1904年9月25日,龙岩县白土区溪兜村老佃户张庆昌、陈香哥夫妇又生了第六个孩子,是个姑娘,取名秋玉。因为世道黑暗、家道贫困,父母不得不忍痛把刚出生三十天的秋玉送给了邻村后田的张三姑家做等郎妹。由于她的出生地在溪兜村,后田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