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 ,作为《毛泽东论文艺》第五版 ,在选篇、编辑、题解、注释等方面 ,比以前四版都有提高 ,不失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好版本。尤其是它的注释 ,准确、精当、规范 ,体现出编者高度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治学风范 ,实在值得称赞。首先 ,《论集》的编者特别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是使注释准确、精当的根本保证。如 :1、第 3 1 1页〔4〕李希凡“因与蓝翎合写《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受到重视” ,比《毛泽东论文艺》 (增订本 )的注释增加了“与蓝翎合”四字 ,就…  相似文献   

2.
正1957年1月,《诗刊》杂志创刊号首次集中发表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时,以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为首篇。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收录37首作品。"六三年版"是毛泽东亲自编定的一个带总结性的诗词集,是其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诗词集之一,第一首作品仍是《沁园春·长沙》。显然,《沁园春·长沙》是经毛泽东自己认定的诗词创作的正式起点。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起点,它的高度是由这首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确立的。正如易孟醇、易维在《诗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所说:"毛泽东长达近六十年的革命征途,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2年 4月版 ) ,收录有毛泽东 1 94 6年 1月 2 8日致柳亚子的一封信。该信中有一句 :“印章二方 ,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 ,均拜受了。”《毛泽东文艺论集》的编者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分别作了注解 ,唯独没有注释孙女士的“和词”。笔者揣测 ,也许是编者一时没有找到这首词。笔者在前些时候查找有关毛泽东咏雪词的资料时 ,恰好看到了“孙女士”———谭平山的夫人孙荪荃———的和词。这首词也是唱和毛泽东《沁园春·雪》的 ,刊载于 1 94 5年 1 2月 2 9日重庆出版的《客观》…  相似文献   

4.
且行“秦塞”漫吟哦——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臆说杨胜群毛泽东建国前创作的诗词作品中,许多都是和战事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第一次正式发表的《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又是两首“马背诗”。五律张冠道中一九四七年朝雾弥琼宇,...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汇》2004,(12):46-46
由肖毅、胡敏编著,贺敬之题写内封,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评析及墨迹欣赏》一书,在毛泽东诞辰111周年前夕再次重印。该书选取毛泽东诗词73首,毛泽东自作诗词墨迹130幅。全书采用的是诗词评析与墨迹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评析部分,由“解题”、“注释”、“内容”、“写法”四部分组成。“解题”主要针对题目等作解释说明;“注释”则对诗词中某些词语的来源提供例证,以便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对古代典籍的继承与发展等情况;“内容”则扼要地介绍诗词所写的主要事件、人物、思想等。“写法”则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毛泽东诗词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2):38-40
<正>田家英(1922年—1966年),本名曾正昌,四川双流人。1942年,20岁的田家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48年10月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他忠诚、细致、干练、爽直,深得毛泽东信赖、倚重。毛泽东没有为田家英写诗,但他们对古诗词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密切的交流。田家英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过程起过不少辅助作用,还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37首)两个重要诗词选本。他爱好收藏毛泽东诗词的手迹,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变废为宝”,对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存世、流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9.
李喆 《党史博览》2011,(10):52-53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 3册 ① 比较全面地收录了毛泽东在“文革”后期关于“解放”干部的重要批示 ,为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文字档案。《文稿》第 1 3册第 440页刊印了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批示 ,编者加的标题是 :“对嫌疑人员处理问题的批语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批示全文为 :“如无确证 ,只是嫌疑 ,则应释放 ,免予追究 ,以观后效。从实践中证明。毛泽东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编者随即指出 ,这是“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的 ,“有手稿”。同时 ,编者在标题“对嫌疑人员”处加以注释 ,说…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有一首据说是毛泽东写的五言诗在广为传播,其诗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日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长河)}1989年第1期中《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一文里。该文说1973年夏,毛泽东与江青谈话时,说要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并念了这首五言诗。其后,在《传记文学)1992年第3期《诗人郭沫若在“文革”后期》、《新东方))1992年第12期《毛泽东与孔夫于》等文章中,在《毛泽东诗词联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7月)、《毛泽东诗词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毛泽东诗词全编)(…  相似文献   

12.
正"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东1927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谓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是"镰刀斧头旗"。对于军旗图案这一句,有注释家认为,这是毛泽东的误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在注释《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本诗集。而王尽美也是一个诗人,而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诗刊》 1957年第 1号发表时 ,未标明时间 ,《毛泽东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 3年 12月版补上 192 5年。据考证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 192 5年 ,应是 192 6年 12月。理由如下 :第一 ,毛泽东 196 1年 10月 16日手稿标明的写作时间是 192 6年。《毛泽东手书选集》影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五份手稿 ,① 其中第一份手稿 ,即落款为“一九六一年 ,十月十六日 ,毛泽东”的那份手稿 ,在《沁园春·长沙》后 ,本来写有“一九二六年作。”② 影印时被隐去了。这样做 ,既使头重脚轻的“独立寒秋”一行字失去了支撑 ,…  相似文献   

15.
李喆 《党史纵览》2011,(4):32-34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10周年,胡乔木同志主持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这部简注本中的许多注释条文由胡乔木亲自撰写。《七律·冬云》的题解特意指明作诗日期12月26日是“作者的生日”。写诗的日期恰是作者的七十初度,这并非纯然的巧合。在我看来,《七律·冬云》正是毛泽东的自寿诗。自寿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诸多门类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熟悉古典诗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乏这类作品。一部《董必武诗选》.自寿诗不下10篇,而成为绝笔的竟是作者去世前一个月所作的《九十初度》。“遵从马列…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当时题目为“赠李淑一”,1963年作者改“赠”为“答”。本文将这首词统一简称为《答李》)。综观毛泽东生前亲自同意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其中《答李》这首词的初版本有三个特别之处,笔者称之为三“奇”。究竟是哪三奇呢?  相似文献   

18.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查阅毛泽东诗词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看到1941年上海出版的一份刊物上有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六盘山》。这是迄今发现的该词最早的版本,十分珍贵。(一)1941年12月5日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之二·横眉》第17页上刊载了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六盘山》(见影印件)。编者为词作加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词(长征时作)”。词的全文如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盖山上烽火,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毛泽东这首词的旁边,刊有陈毅的一首诗《东台会师口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不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以语言大师美的语言创作出50余首诗词,建筑了一座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本文仅就毛泽东诗词语言美进行微探。 语言凝炼、精当 毛泽东诗词虽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然遣词造句颇工,字字凝炼,句句精当,首首语言具有凝炼、精当美。例如: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恰切、精当地运用了六个动词“立”、“看”“怅”“问”“忆”“记”将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