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条件时指出:“只有英国和法国所造成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受到德国辩证法的批判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结果。”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资本主义,阐发社会主义理论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就是这种批判研究的伟大成果。学习恩格斯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生产关系。同时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马克思突破并超越了两种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人本共产主义思想。这对他未来进一步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最终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旌亮 《学理论》2010,(8):64-6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人类主体上,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等等,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人性回归为目的的运动和原则。马克思从哲学语境到经济学语境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论述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研究是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纽结。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变革的实质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中自由、共同体、人的观念层面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沦为被大写的“资本”所规定的工具的那种生存状态的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仅从道德层面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对“虚幻共同体”揭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一样,科学社会主义也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形成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哲学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神圣家族》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群众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坤 《理论探讨》2007,42(5):18-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主体,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以异化劳动为中心线索,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同时,马克思又利用初步掌握的经济理论,从经济语境上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述过于理想化,明显带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作为学说,它与共产主义是同义语;作为社会制度,它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作为运动,既可称为社会主义运动,也可称为共产主义运动,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共产主义已由最初限于西欧范围的少数人运动,逐步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广泛的群众运动,并在一列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国内外一些敌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无视这一历史事实,胡说什么“共产主义正在全世界走向最后灭亡”,“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二十世纪的遗产。”对于这种污蔑和挑战,必须予以批驳和回击。本文拟通过回顾  相似文献   

8.
李刚  欧阳 《理论视野》2020,(1):21-27
在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共产党宣言》三部经典著作,解析了“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何以是必然”“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等重要问题,从而凸显了马克思在研究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所蕴藏的逻辑起点、客观必然和实现路径等演进规律。这一演进规律表明,回到马克思来理解共产主义,就是要把共产主义从真正人的人性升华、贵在追求的现实运动、社会与个体的双重解放等维度来辨证看待,从而批判对共产主义的“遥遥无期论”“与己无关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其中的道理是有一般政治常识的人都懂得的,自不需要赘言;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学说中的“两个不等式”却远非如此普及深入,我感到有作一浅述的必要。第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与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划等号。首先,两个概念提出的社会前提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主要是针对英、法、德、美这样一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这些国家的居民也基本上划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因此,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年的“跨越”思想和晚年的“跨越”思想一样,指的都是“跨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不是指“跨越”政治革命和政治解放,直接实现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早年“跨越”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共同胜利论”和“发达国家带动论”。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德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存在并正在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此时代的德国看作是“支配着世界市场”,并能首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因此认为德国能把前资本主义国家或非资本主义国家带到共产主义新社会中去,因而也不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梁爱平 《学理论》2015,(1):26-27
探索"现实人"的困境与出路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题之一,也是理解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含义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核心,阐述了马克思对"现实人"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出路的探索,马克思通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及德国古典哲学探寻"现实人"的出路,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所作的理论论证,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为了坚持和发展这一学说,有必要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究竟作过哪些论述?  相似文献   

13.
冯倩倩  萧诗美 《理论导刊》2024,(4):97-103+116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核心问题域也是“人的问题”,他不仅关注“人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问题”。现代性中“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着重表现为人的异化境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论证“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三者的逻辑联系,对“人的问题”的困境给予解答。他首先把异化劳动同私有制联系起来,分析异化劳动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进而强调要结束人的相互异化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废除私有财产,而其解决之道正是促进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一百三十多年前,当科学社会主义刚刚诞生的时候,就遇到旧世界各种反动势力和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的严重挑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义幽灵,在欧州徘徊。旧欧州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当时还有封建的贵族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五花八门的非科学社会主义也向科学社会主义挑战。在地主资产阶级一统天下,一切旧势力向科学社会主义猖狂挑战的严峻形势下,青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全世界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85~286页)  相似文献   

15.
●当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同“实践唯物主义”联系起来时,突出的正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主体性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结,而后人讲社会主义,却常常只讲制度不讲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精心研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今天研究主体结构的特点,形成合理、协调的相互关系,对于稳定人心,推进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人的基本存在是个人。实践的动力来源于每个人的能动性、主动性。今天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再也不能遗忘个人的主体性这一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宗教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必然的逻辑起点.宗教批判不仅可以使得马克思把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改造有效地联成一个内在的整体,使之成为同一理论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达.同时,也可成为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另一条线索,即:正是对宗教异化的批判才导致对其他异化的批判,作为起点的宗教批判与其作为最终目标的共产主义存在着逻辑与现实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以“异化”为“方法论自觉”,探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实然,创设了异化劳动的系统性话语空间。西方传统思想关于“人是什么”的追问、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理论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财富本质”的邂逅、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达成“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三个方面构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语境。异化劳动的四重表现样态、产生的深层次机理与扬弃异化劳动的路径三个维度,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内涵布展的完整性阐发。多维审思异化劳动理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启新:辩证看待坚持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客观思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政治举措;理性考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术理论界不少人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讲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理解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论述的系统考察和分析,说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的本来含义,并阐明正确理解其本来含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叉。  相似文献   

19.
“欧洲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地域性概念,而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适合本国条件的社会主义变革道路的一种理论。它的基本主张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将通过一条不同于十月革命的民主道路,达到社会主义变革的目标。1975年6月,意大利记者弗·巴尔别里在一篇社论中首次把这种理论称为“欧洲共产主义”(以下简称“欧共”)。据统计,1984年全世界奉行“欧共”的共产党有18个(其中欧洲有14个),党员人  相似文献   

20.
索引     
凡偏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私(北京1122信箱) 总论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阎希伦//聊城党政学刊, 1991。1.39~41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高昌礼//山东 社会科学(济南),1 901一i~6曲折不是失效坚持就是胜利: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体会/李成宝//文明导报(广州),1991.9.13~14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西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 的津展道路吗?:所谓“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质疑/葛橱先//现代哲学(广州),1。。1.:.1。一24奋中国革命的两盆任务与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学习毛 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