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对于正在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上海来说,2010年的世博会将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又—个新机遇,也必将成为900万上海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又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正式拉开。“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千姿百态的各国建筑、引领先河的最新科技、充满想象的无限创意、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各式各样的全球美食,世博无异于一场感官和创意的饕餮盛宴。作为上海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世博对于学院而言更多的还意味着一种责任。因为,世博会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工会干部了解世博参与培训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上海考虑申办世博会,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日本友人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建议。翌年,在匕海政协会议上,香港籍的政协委员郝继位再次提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建议。香港籍的上海政协委员,很多是从上海出去的企业家,他们对上海有很深的感隋。他们建议通过办世博会来重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雄风,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向上海聚焦。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这个建议很重视。  相似文献   

4.
苏北 《侨园》2003,(1):22-23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繁荣呢? 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世博会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的考验,也是对举办国举办能力的考验,它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3万多亿美元,人均首次  相似文献   

5.
百年世博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原因在于世博精神与大学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世博会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生动课堂。世博期间广大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通过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使他们的爱国热情得到升华,服务社会的意愿得到践行。  相似文献   

6.
还有100天,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将迎来世界各国宾客。自2002年12月3日我国申博成功以来,上海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市委和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于迎世博各项科技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扮靓世博,为我国举办世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广泛地参与和融入世博,更加圆满地实现“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目标,在世博会将要开幕的关键时刻,我们特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7.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世界博览会在展示社会成就、增进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各届世博会对推动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世界博览会也是文明的栽体,它传播文明,象征进步.上海申博成功,给上海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上海将从一个区域性的大城市过渡到"世界级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腾飞.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是举世瞩目、人民期盼的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上海时的要求,进一步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举办世博会为主线,以礼仪文明、环境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市民自律的主体作用、文明创建的基础作用、主题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测评监督的激励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举办世博会与文明创建的良性瓦动,使世博会成为上海城市文明建设的大考场、大舞台、大学校,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新提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成功举办世博盛会提供良好社会氛围、精神支撑和力量支持.为此,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蔡达峰 《民主》2010,(9):21-22
<正>世博会会期过半,但世博会的后续发展,应在世博会期间就要筹措起来,精心谋划,使上海更加宜居、更加开放,促进城市持续发展。一、编制和公布《世博场馆与园区开发利用总体方案》世博会结束以后,场馆与园区怎么使用?谁来使用和管理?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上世纪末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的最大一次国际盛会,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举办的A1级世博会.世博会后,根据当时中央领导的指示及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昆明世博园完整保留至今.15年来,世博企业对这一世博会会址场馆和展园进行了一系列保护和企业化运作实践探索,为我国举办类似大型国际会展活动会址场馆的保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胡清、郑国中在“‘世博经济’魅力有多大”中指出,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与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必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超级引擎”,将会极大地促进上海等沿海地区以及广大内陆地区的发展。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为上海在21世纪初实现跳跃式发展,尽快建成世界级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力,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并且将有力地拉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经济带乃至带动全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理念,给予企业工会组织动员职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的极好机会。在“办好世博会,当好东道主”的迎世博目标任务面前,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是上海重要的服务世博的窗口。作为国内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在上海就有4000余家网点,其从业人员承担着服务世博的重要任务。精心打造迎世博品牌,切实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要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安全是关键之关键. 实现世博平安,不仅靠政府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还要靠全体人民;不仅靠80万平安志愿者,还要靠百万城区服务志愿者和园区服务志愿者.只有树立世博大安全观,构建世博安伞的大防范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平安世博".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举力,2010年世博会的冲刺之年,现在离世博会召开还有100多天,全市迎世博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从而为世博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10,(36)
<正> 周先强是世博"元老"之一,他向本刊回忆了申办、筹办、举办的世博"三部曲" 8月的上海,酷暑逼人。皮肤黝黑、略显清瘦的周先强,手持一把垃圾钳,从中国馆的出口处出发,一路"扫过"上海世博会最知名的沙特馆5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区域内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增强战略互信、深化安全合作、推动区域发展、开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合作组织的实践成就,表明了"上海精神"的巨大成功。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时代也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扩员后继续强化共识、构筑认同,继续深化合作,以区域内成功的合作模式为依托,利用"上海精神"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何音 《瞭望》2010,(17)
<正> 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级盛会。《瞭望》今年第1期和第15期先后刊发了两组专题报道,被网络媒体大量转载,有利于扩大世博会的知名度,激发读者对世博会的向往,并对世博会园区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第15期的《世界走进世博》《未来建筑的"试验场"》,将世博会的创意设计和人文内涵,通过图文报道生动、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展现了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化风貌和如画美景。  相似文献   

18.
“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办好一届成功、精彩的世博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提高。”上海市长韩正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非常精炼地描述了上海“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徐捷 《学理论》2012,(23):200-201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给上海经济带来一系列良好效应。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大环境情况及当前理论研究现状,要持续世博会前、世博会中的就业创业促进作用,利用好"后世博"的多种经济机遇,为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提出具体的政策路径,对于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氛围营造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斐 《学理论》2011,(2):300-301
2010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高校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服务世博成为了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的中心工作。高校共青团坚持以服务促建设,为改善基层团组织现状、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提升团干部素质,促进基层团组织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一些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