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这是对长期以来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引入群...  相似文献   

2.
反腐新思路:建立反腐败的市场战略王亚春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异常艰巨,腐败现象已不同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官僚主义”的特点,而是表现为体制转换时期的“现代腐败”特点,这种现代型腐败主要形式是...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党的十五大也指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充分显示了法律制度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进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以后,国家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而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正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大敌。反腐败斗争要靠法制进行,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反腐败斗争最终能够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曾繁茂日益滋生蔓延开来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干部队伍,影响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严肃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明确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同时也须认识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有利条件,增强对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顺利进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对一批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犯罪问题进行了严厉查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依法严惩腐败的决心,也充分…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而且也为我们今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针对反腐败斗争明确提出要“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是党中央今后一个阶段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新亮点。对“减少腐败存量”的思考。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所谓“腐败存量”,是指已经发生而尚未受到查处清除的腐败现象总量,既包括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一论断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和进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如何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这就清楚地说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建设一道坚不可摧的群众防线,使群众监督同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监督体制。一、建立反腐败群众防线的基础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杨亲昭 《湖湘论坛》2001,14(5):41-42
当前,反腐败斗争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人民群众并不感到完全满意,腐败的现象还大量的存在和发生。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在深入进行,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又大量存在和发生,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不得不这样提出问题:产生腐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只有探寻到腐败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标本兼治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一、浅析腐败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它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根源,它的滋生和发展均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根源,笔者认…  相似文献   

10.
腐败成本论     
近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各地陆续查处了一批批腐败案件和腐败分子,理论界、学术界对于腐败行为的性质、危害、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措施,也提出了许多十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经步入了人们期望已久的快车道。然而,根据最近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前一段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具体表现为:一是新近作案仍占较大比例;二是建筑、金融、证券、房地产、土地批租等领域腐败现象相当严重:三是作案的方式方法不断翻新。何以一些腐败分子胆敢顶风而上,完全置国法党纪而不顾呢?…  相似文献   

11.
腐败不得人心,腐败亡党亡国。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同腐败现象作了坚决的斗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能够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人民的支持,克服腐败现象。”这是党心所向,这是民心所愿。  对腐败和反腐败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也就是在认识上要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十五大以来反腐…  相似文献   

12.
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和纠正不正之风等三项工作的成效都是人民群众有目共睹的。但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在一些方面和一些问题上还在滋生蔓延。有两点很说明问题:一是顶风作案突出。新发生的案件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大案要案一直居高不下,一些重要部门的腐败现象并没有被遏制住。二是人民群众还不满意,腐败问题仍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反腐败斗争不能只是停留在治标上,而要去认真研究和解决引发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是因为:第一,腐败问题不从源头上抓,只是事后去查,就会使反腐败斗争始终处于“扬汤止沸”的被动状态,造成查不胜查、堵不胜堵的波动局面,甚至有时会顾此失彼,被腐败现象牵着鼻子走,也就根本谈不上步步深入了。第二,腐败问题不从源头上抓,只是事后去查,就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就难于巩固反腐败的成果,被查处和惩治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一遇适宜气候就可能故态复萌,或以新的形式出现。第三,腐败问题不从源头上抓,只是事后去查,反腐败就只能得到“亡羊补牢”的效果,虽然为时未晚,但也已造成了损失。反腐败的根本目的恰恰是为了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使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主体辩析刍之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强调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坚决地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大事来抓。”尉健行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明确指出:“消极腐败现象是加重经济生活中某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改造世界观:清除腐败的一项治本之举王发文,张辉腐败现象是侵蚀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清除消极腐败现象,是新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中央指出,清除腐败现象,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治标,主要是查处大案要案,惩治腐败分子;治本,则...  相似文献   

15.
当今腐败被称为“灰色瘟疫”,席卷全球,反腐败斗争也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根除腐败现象?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此作出了长期的探索,不仅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腐败斗争正在不断深入,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反腐败机制呢?从长远的角度看,我认为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严刑防腐机制与普遍性惩治腐败并重。严刑惩腐有其杀一儆百的震慑效果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单凭杀一儆百的严刑惩罚不足以根治腐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借鉴一些国家在反腐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将严刑惩腐与普遍性惩腐结合起来,从实际效果上讲;两种惩腐机制并用,不仅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对“点”的腐败现象的打击,而且可以加强对“面”上腐败现象的治理。“点”与“面”并重,能更有效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7.
谷宇 《岭南学刊》2009,(5):44-47
2009年6月底,在上海行政学院召开了“反腐败: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从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争论——高薪能否养廉,当前腐败问题的新特点——非传统腐败与炫耀性腐败,当前腐败的测量与评估——精细化、科学化、体系化,腐败治理——当代中国反腐败体系的构建,反腐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环境反腐败、制度反腐败与文化反腐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腐败问题仍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才能加深对反腐败的政治斗争性质的认识,把反腐败斗争深人、持久地开展下去。一、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腐败是生于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毒瘤,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的腐败力量,腐败问题的核心是以权谋私和搞权钱交易。目前发生在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就是一部分党员和于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营私舞弊…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公安机关把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作为加强队伍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但也不可否认,少数干警中存在的违法违纪等腐败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务必在近期内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于这场反腐败斗争,在斗争中要认真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既要掌握全局斗争,又要注意…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腐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就是“权力的资本化”、“权力的寻租”现象 ,其根源在于体制 ,主要是体制性腐败。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关键是通过加快改革和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