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上流传着许多张青葱岁月的乔布斯与盖茨的合影。2011年5月,比尔·盖茨探访病中的乔布斯,两人单独待在一起三个多小时,追忆过往,谈及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储劲松 《江淮法治》2011,(22):60-60
史蒂夫·乔布斯离世时,有一句话曾十分流行:“乔布斯走了,苹果还是苹果。”显见的事实是.他驾鹤登仙后,苹果股价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暴跌,苹果公司更未阵脚大乱,而是及时启动了“后乔布斯时代”。作为这个时代堪称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乔布斯留给苹果的.不仅是一个强大的苹果帝国,他还留下了“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以及持续的创新精神”这一无法估价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3.
最坚固之处最薄弱:苹果公司创新的后乔布斯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布斯离开了。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而言。他的离开只是一个生命的消失,但对于“苹果”的“拥趸”、业界以及投资者而言,他的离开是一个符号的消失,一个代表着“创新”的符号。从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后推出的IMAC到IPAD,他给人们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虽然有人争论说,乔布斯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者。他没有为苹果的产品写一段代码,苹  相似文献   

4.
正乔布斯以一种绝妙的方式让整个世界记住了自己,当他匆匆结束自己的脚步时,全球的人们便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描绘着他们各自心中的那个乔布斯。《乔布斯的发明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乔布斯一生中所进行的各种创新和尝试,作者以平实的言语、丰富的案例、翔实的资料娓娓道来,将已经被推向神坛的乔布斯原原本本地回归于一个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的作者并未过多地纠结于技术上的细节,而是超越技术的层面,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讲述了乔布斯及其团队所创  相似文献   

5.
亚轩 《政府法制》2012,(12):44-44
那天早晨,当我得知乔布斯辞职的消息时,正起劲儿地嚼着一块烧饼。对,就是那个乔布斯。我从未拥有过任何一款苹果的数码产品,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致以敬意。他智慧个性,一生传奇。在“果粉”们制作的图片上,他身披黑袍,手持ipod,  相似文献   

6.
木子良 《政府法制》2012,(29):49-49
2009年年初,苹果总裁乔布斯被查出肝硬化晚期。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进行肝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成韵 《检察风云》2015,(4):16-17
《i God》一书可能是所有乔布斯的传记中最有灵气的作品。为何这么说?因为在这本薄薄几万字的著作中,作者莫罗佐夫回答了乔布斯为何能成为乔布斯,以及苹果为何成功的故事。如果仅是简单的叙述,事例的堆砌,它当然配不上这样的美誉。而它没有。作者以一种新颖的,之前未曾有过的视角带  相似文献   

8.
娄向鹏 《法人》2010,(6):92-92
乔布斯的又一款新玩意儿iPad(苹果平板电脑)出来了,令全球人着迷,想买买不到,专卖店都限量销售。面对如此产品神话,奥巴马对此有什么招儿吗  相似文献   

9.
姜颖 《法庭内外》2013,(11):54-57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标志画那么大干嘛?苹果的产品要在任何时候都让人一眼认出是苹果的产品,而不是苹果的标志。"要想达到乔布斯追求的效果,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0.
To Siri:乔布斯还活着吗?
  Siri:苹果并没有告诉我全部,你懂的……
  或许你也这样调戏过苹果设备的语音控制程序Siri,却不知道你的声纹已经被苹果公司记录了。
  当今正处于海量信息的时代,上网、微信、移动支付随时暴露着人们的各类信息数据,而数据中的蛛丝马迹也越来越成为案件侦查、司法实务中可以捕捉的线索。声纹正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石毓智 《政府法制》2014,(15):43-43
自从读大学起,我就把自己的时间分为三大块:一块用来学习自然科学技术,一块用来学习语言学和心理学,一块用来学习文化艺术.2010年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期间,我听了创造性思维的系列讲座,并学了一学期的自然科学哲学.特别是最近完成了《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一书,对当今最伟大的发明大师做了一番透彻的调查分析,探讨乔布斯发明创造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我看到一则关于数字产业怪杰贾伯斯的报道:1997年,重返苹果计算机的乔布斯为了推出新产品iMac,拍了一段电视广告"不一样的想法".在观看试片时,一向睥睨众生、不可方物的他,竟当场流下了感伤的眼泪.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两个月对于乔布斯来说不是什么好日子,虽然五月末苹果公司的市值首次超过了微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然而庆祝的香槟沫还没有擦干净,美国版权法的一纸修改令就让乔老爷子一贯牛哄哄的脸又阴沉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赌博     
何进 《江淮法治》2010,(8):33-33
赌博,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世间的一大祸害,人一旦沾上,轻者输钱伤身,重者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正因为赌博的危害大,所以它不仅是为人处世的一大戒,同时还为社会制度所禁止。但是很奇怪,赌博不知为何却一直屡禁不止,人世间也一直上演着一幕幕因赌博而发生的惨剧。  相似文献   

15.
1997年至今,我连续当选为芜湖市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回顾十一年履职生涯,我一直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句的,也一直倾注大量心血来履行好代表职责。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20,(8):52-53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公司治理的完善,缘于无数人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实践以及实践中的惨痛教训,让人去思考、去改进。俏江南、1号店、万科、汽车之家、雷士照明、Twitter、Uber等公司的控制权争夺战悲壮而惨烈,就连乔布斯"大神"也曾被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赶了出去。他们出局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您看过上一期文章,也许会说:不是有67%、51%、34%三个股权比例线吗?所占股权比例越高,控股股东就越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成长     
肖璠 《法律与监督》2007,(10):48-48
我一直都蛮胆小的。害怕老鼠、害怕蟑螂,读书的时候看见学校里流里流气的同学,都只会绕道走。明哲保身的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总不能让自己受伤害对不对。  相似文献   

18.
42岁的贺怀龙,6年来一直呵护着霍州市牛腰山的一石一山、一草一木,他对每个山头都了如指掌,对每株树木亲切有加。虽然收入微薄,却甘于清贫,一直默默无闻坚守在巡山护林岗位上。  相似文献   

19.
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处理一直是学界讨论热烈、争议较大的问题。作为民行交叉案件的解决机制之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行性入手,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鲆 《政府法制》2011,(3):59-59
假如你在一个位子上干了很久,工作得也不错,却一直不能升职。你分析来分析去,觉得原因不在于自身,而在于你的顶头上司,那个资质平庸、安于现状的家伙。他许多年来一直原地踏步,一直尸位素餐,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位子不腾地儿,别人自然也没办法上来。他是你前进路上的障碍,是你的绊脚石,只要有他在,你就别指望在职场上大有作为——那么,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