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遇冷的月饼     
徐娟 《检察风云》2013,(19):34-35
现在距离中秋节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按照往年惯例,在这个时节月饼券已经开始反复流转——送礼者、受礼者、“黄牛”……但今年,送礼的少了,月饼券的销售也清淡了许多、对此,上海的一些月饼券“黄牛”一脸凝重,抱怨“生意不好做”  相似文献   

2.
2011年的中秋节前夕,月饼税火过了月饼包装、月饼质量。这个被网友们调侃为“人类史上最憋屈税种”的月饼税,从一“降生”就遇到了公众的质疑:单位发月饼给员工是一份鼓励也是一种关怀,为什么突然就收税了?很多受访者均表示“感情上很受伤”。  相似文献   

3.
颜梅生 《法庭内外》2012,(12):36-37
中秋必吃月饼。可一些消费者往往会因遭遇过“问题月饼”而心有余悸,或者因担心碰上“问题月饼”而无所适从。那么遭遇“问题月饼”该如何维权呢?以下案例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鑫 《法人》2009,(11):88-89
在月饼作为食品遭到人们冷遇的今天,正是由于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使月饼票成为维系人脉、企业公关的工具,才保持了月饼产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这个中秋佳节,相信不少人在品尝由单位作为职工福利派发的月饼时,会感觉不那么“甜蜜”了。以往很多人没有留意的“月饼税”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民意沸腾。不少人觉得,月饼征祝削以雁过拔毛,税务部门如此“锱铢必较”,为一点儿蝇头小利与全社会较真,实在犯不着,也为节日添堵。  相似文献   

6.
甲某生有两个儿子乙和丙,甲某在1994年因车祸而死亡,留下9000元现金和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乙和丙为争夺遗产发生纠纷诉之法院。法院将5000元现金判归乙所有,将4000元现金及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归丙所有。乙、丙当时对判决均未提出异议。1995年1月,银行摇奖,这10张有奖储蓄券中的一张中头奖,得奖金3000元,一张中三等奖,得奖金1000元。乙知道后,认为有奖储蓄券是父亲留下的遗产,因此中奖而得的4000无应作为遗产进行重新分配,应分给自己2000元。丙则认为有奖储蓄券是法院判归他所有的,属于其个人财产,因此中奖而得…  相似文献   

7.
陆珊 《政府法制》2008,(20):42-42
我是一盒高级月饼,出生于金城最高级的五星级大酒店。我的名字叫富贵花开,有点老土,但价格可不土,整整1688元,一路发发。现在人们都喜欢和希望一路发发,当官的和做企业的尤其如此,至于我应该值多少钱,这可是商业机密,不能对外透露.不过听生产我们的师傅一次不小心露口:几个小月饼,  相似文献   

8.
马小红 《政府法制》2012,(31):53-53
康熙年间,著名清官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县令任上遇到一起纠纷,说的是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年过花甲的钱归氏到罗城县城东街的老字号糕点铺“月中桂”买月饼而引发的案件。节日前夕,“月中桂”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嘈杂间,买了60个月饼的钱归氏与店家发生了争吵,60个月饼,每个5文钱,共300文钱,钱归氏说钱已付给店家,拿着月饼要回家;而店家却说尚未收到钱归氏的月饼钱,所以不让钱归氏出店门。恰好于成龙路过此地,被双方拦住,要求明断。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5,(10):33-33
每年的中秋节都是各式各样的月饼“大放异彩”的好机会。坦率地说,现代的都市人是越来越不能适应月饼的口味了,可是每年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的,几乎到处是大盒小盒的月饼。现在人们已经毫不在意月饼是什么馅的,好吃不好吃,更多的反而是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任建明 《中国监察》2013,(18):32-32
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商家做起了“金银月饼”生意,并表示购买“金银月饼”可开成别的发票,“一般开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礼品”,“可以开成十几台打印机”。  相似文献   

11.
[基本案情]被告单位某食品有限公司系于2010年3月26日依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被告人张某某系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张某某、高某某、张如某、冯某某、耿某某系公司股东,均参与公司经营管理.2012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由被告人张某某提议,被告人张某某、高某某、张如某、冯某某、耿某某在明知回收的过期月饼不能作为食品原料的情况下,为降低生产成本,合谋决定将经销商处退回的部分过期月饼馅料回炉生产,并于同年7月26日晚开始指使员工在剥离回收的过期莲蓉、椰蓉、五仁、百果月饼皮后,将上述回收的过期月饼馅料掺入锅炉的新鲜馅料中重新生产月饼,直至2012年8月7日案发.自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8月5日,某食品有限公司将掺入过期月饼馅料生产的月饼销往某商贸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  相似文献   

12.
邓光扬 《法庭内外》2012,(11):26-29
11年前,因"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新闻30分》曝光而破产,享誉70余年的"冠生园"知名老字号声誉一落千丈。所幸,"冠生园"的传承者们用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的不懈努力,成功"救赎"了这一老字号。从"硝烟弥漫"的上海、江苏两家冠生园企业的品牌大战,经历沧桑的"冠生园"品牌再度大放异彩。"冠生园"异地买月饼4名时尚男女来到江苏某市的某超市,驻足苏州市冠生园食品厂销售专柜,对包装精美的月饼凝神观望。"冠生园是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物超所值,送礼有面子,自己吃也很实惠。"女营  相似文献   

13.
某甲的丈夫收到会计发给的年度零存整取有奖有息兑奖券并发给本班组工人。当发到某乙时,某乙说我不要。某甲的丈夫发完奖券后,将剩下的一张和自己的一张(号码分别为935、938)带回家中。与此同时,某甲从另一班组也领到一张兑奖券(号码363)。也带回家。某乙领工资时,发现自己被扣存10元钱,便向某甲的丈夫索要兑奖券,于是某甲的丈夫从家中取出一张兑奖券并交给某乙(号码是363)。第二天,银行对零存整取有奖有  相似文献   

14.
阿峻 《政府法制》2011,(34):40-41
协会乱象的冰山一角 2011年中秋节前夕,郑州市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负责人邓先生很是心烦,每年这个时候,一些协会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月饼评比,对方有来头,自称是工商或质检部门下属的。对于这样的评选,邓先生不堪其扰,更不敢得罪,非得应付一下。没有办法,邓先生于是交了一万元钱,啥都没做,随后获得一个"放心月饼"称号。如果再多交点钱,邓先生还可以获得"优质月饼"、"金质月饼"称号。其实,所谓的评选也就是提交一份质量检验报告,然后交上若干元费用,  相似文献   

15.
杜谦 《江淮法治》2012,(7):41-41
[案例]春节期间,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凡在该商场购物满500元者,可获赠兑奖券一张。在此期间,张宏在该商场购物并获赠兑奖券一张。后来,商场通过摇奖将获奖号码以及奖金额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商场人口处予以公告,并且注明中奖者务必于10日内兑奖,逾期视为放弃。过了10多天张宏才得知自己中了一等奖,于是前往商场兑奖,但商场以兑奖期限已过为由拒付奖金。  相似文献   

16.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6,(10):44-45
1、摸奖得的摩托车是否纳税? 2004年8月8日,一家超市在太行山区某县城商业街上开业了。为了促销,商家搞起了摸奖销售活动。摸奖规则如下:凡在本超市一次性购买100元商品者,可以凭付款凭证摸奖券二张,奖品只设一种,即价值5000元的摩托车一辆.即开即得。人们纷纷涌进这家超市购物,的确给商家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何瑶 《经济与法》2001,(2):30-31
据2000年8月23日《中华工商时报》载,12年前,湖北人李向荣在深圳街头花6000元钱买了300股不记名的深发展股票,每股20元,每券50股,面值1000元,共6张票券。回到家后,李向荣将股票夹在一本书里,之后便将此事忘记。直到1997年的一天,才偶然发现了这6张沉睡了12年之久的股票。如按2000年8月18日深发展的收市价计算,该股票市值为8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年底,武汉市第三纺织机械厂彭某以15元人民币购得“厚朴牙膏杯”足球赛有奖票券5张(该券既可看球,又可摇奖,不看球赛也可摇奖。)彭先后看完4场。后因有事把最后一张交给同厂好友张某前往新华路体育场看球。球赛结束后,当众摇奖,结果张所持票券中了头奖,领取日立彩电一台。彭得知即向张索要彩电,张以彭已将票券赠予自己为由,拒退彩电。彭诉至法院。 此案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将彩电据为己有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应将彩电返还彭某。理由是:  相似文献   

19.
贾安坤 《检察风云》2004,(21):48-49
月饼,我是决意不吃的,并非从孩提年代起,而是自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民俗食物变成“时尚”礼品之后。公家和民间的“老板”们,同生产月饼的商家配合默契:一边是以包装特精美的月饼作为“高尚”礼物散发给“关系”人,显示自己的风光;一边是将白花花的银子塞满腰包,表明自己大把赚钱的能耐。听听平民百姓对此情此景的怨气,我便对月饼索然无味了。记得两年之前的中秋节过后,曾写过题为《暴利时代何时休》的文章,指出生产成本不足十只大洋的四个月饼,商家以“骨灰盒”的方式包装,竟卖198元。是为买者不食,食者不买罢。岂料今年有过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8月,某单位事务秘书张某受单位委派,到正在开展有奖销售活动的某商场购买了1000元的办公用品,获奖券20张。张某回单位后,将有奖销售情况及所获奖券的数目如实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领导要求张某保管奖券,但未记下奖券号码。此前,张某也在该商场买了价值100元的商品,获奖券2张,但号码亦未记下。张某将单位奖券与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