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长征》2008,(12):F0002-F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产量连续跨越200亿斤、38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4个台阶,2008年达到57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粮食商品率、粮食收购量以及玉米出口量连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步入了牧业强省的行列。1998年以来,全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我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1.7倍、27.7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8,(11):F0002-F0002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之际,我省农业战线又传捷报——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省粮食总产量达500亿斤以上,比去年增产50亿斤以上,增产幅度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4,(3):1-1
最是一年春好处。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省农业在马年春天必将有所作为.我们要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下简称“两大平原”规划)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和最大政策红利.利用先试先行的优势,发挥好我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4.
高立群 《新长征》2007,(6):24-25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其收入来源表现为“四个为主”,即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种植业收入以粮食收入为主,粮食收入又以高产粮食作物收入为主。吉林省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曾高达50%-7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面积占86.1%,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的播种面积在60%以上。粮食是吉林省农民家庭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结构尚未走出单一化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姚堃 《新长征》2012,(3):20-21
我省是农业大省,素有“祖国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粮食增产更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及粮食产业的发展。作为宁夏的粮食主产区,灵武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大主题,以工业的经营理念促进了粮食行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发展水稻12万亩,玉米11万亩,小麦1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78亿公斤。全市有各类粮食经营户60家,形成了新华桥、崇兴、郝家桥等3个粮食产购销集散中心,培育发展了兴唐米业、桂林精米、泽发荞麦、丹富面粉等6个粮食加工业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4年全市粮食行业实现总产值5.37亿元,其中粮食加工业3.8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2%。然而,近年来受行业加工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以及产加销机制不完善、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约,灵武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步伐又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重要商品。多年来,省农业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服我省人多地少、山区面积大等刚难,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并不断加大投人力度.强化支农惠农措施,使得全省粮食稳定增产,实现了’南过去长期需要省外调人到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省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大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在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上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之一。从“六五”期间成为我国第一批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起,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省就以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率、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为强力打造我省粮食核心产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连续三年重点投入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两年来,这24个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增添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4,(1):F0004-F0004
2013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10.20亿斤,比上年增产41.6亿斤,增长6.22%,高出全国增幅4.12个百分点;全省粮食单产达988.49斤,高出全国单产271.59斤,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比全国增幅高出0.84个百分点;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78.99万公顷,继续位列全国前十位,比全国增幅高出3.2个百分点。全省上下坚持把粮食生产摆上农业农村经济重中之重的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农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实施10大工程、29个项目,粮食总产量5年内将达到6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届时我省将成为继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省之后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但是,上增产百亿斤粮食这个大台阶,就要了解我省土地承载的真实情况,设计反映土地真实信息的指标体系.在生产中时时监控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12.
邓雪霏 《奋斗》2011,(3):55-57
作为粮食主产省份,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将是我省长期的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条件下,如何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在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围绕粮食这一主导产业延伸链条,努力形成一个“洼地”,更好地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为此.我们对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14个调查村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田恃玮 《奋斗》2011,(12):25-2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省积极实施粮食干亿斤产能工程,粮食总产持续攀升,继2010年突破1000亿斤大关后,今年又实现“八连增”,预计总产达到1150亿斤,超过产粮大省河南,居全国之首。随着农业产能提高和连年丰收,农民收入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华 《奋斗》2007,(6):39-41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2700万亩.占全省14.7%: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80万吨.占全省25.7%:商品量约480万吨.约占总产的60%.每年大约有350万吨粮食需要外销。近几年.哈尔滨市抓住全国粮食供需趋紧的机遇.充分发挥粮食品质好、生产总量大、生态环境佳的优势.主动到粮食主销区寻找合作伙伴.积极推进粮食产销衔接.不断完善产销区合作关系.有利地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李国军 《奋斗》2004,(3):18-19
按照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2003年我省农业机械化工作扎实推进,在我省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农村农机化投入达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全省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147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机耕、机播、机收程度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16.
王守臣 《新长征》2008,(6):9-10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头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为此,省委、省政府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科学确定了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农业增加值实现780亿元,同比增长8%;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达到530亿斤,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兵团党校学报》2009,(2):62-62
国家粮食局从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库存粮食质量抽查结果看,库存粮食质量总体良好,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逐年提高。以2008年为例,中央储备粮质量合各率达到97.9%,品质宜存率为99.5%。少数不达标的主要是原粮的杂质、水分、不完善粒超标。  相似文献   

18.
李北伟 《新长征》2010,(2):22-23
2009年,我省农业生产遇到了多年少有的旱情,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省内高层专家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如何应对气象灾害,实现旱作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我们应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产粮大省,粮食流通问题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全局,是我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的91.45亿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250.6亿公斤,增长了172.9%,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110.8个百分点。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和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誉。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稳定市场、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粮食流通面…  相似文献   

20.
许昌县陈曹乡位于许昌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43个行政村,6.4万口人,9.2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偏远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善一个基础,强化四个保障”,以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积极发展1O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农业开发、品种改良、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实现了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秋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