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撑起校园安全的天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事件最近屡出不穷,既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校外人员与老师、学生之间的。这些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着我们的神经。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为什么有人失去对生命的起码尊重,而将手无寸铁的无辜学生乃至儿童当成施暴对象?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暴力事件虽然总体上发生率较少,但其发生后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非常恶劣的.纵观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学习受挫、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就业不理想、心理问题等.实际上,上述原因导致的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大多可以归结为施暴者有心理问题."目前仍有约14%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左右.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最普遍的是人际交往问题,而失恋引发心理问题较严重,学业困难引发心理问题最突出.此外,受访大学生对就业压力普遍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校园暴力亦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深入分析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社会成因,能为有效防范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保护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简介: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如江西南昌一名初中女生被其他女生殴打,被连扇了30多记耳光;在浙江温州,一个女生,双手轮番扇打女生,一个男生还在旁边报数,连扇40个耳光才住手,随后她又和同伴上去拳打脚踢。被打女生多次求饶,但是对方仍不收手,甚至要求女生跪下。这类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及社会稳定,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以及社会的因素。因此,预防校园暴力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加大社会教育力度。只有这样,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几年来发生的几起高校恶劣暴力事件,让人呃腕叹息的同时,也使得"校园暴力"一词越发引起教育界的关注.频发的高校校园暴力,不禁让人发问:是什么使恬静的世外桃源的高校不断爆发出"血腥的场面"呢?高校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甚至会影响大学生一生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前途未来.因而,研究高校校园暴力,让大学生远离校园暴力,维护和谐校园是一个迫切而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反映学生思想和品行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抓好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就难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马加爵杀害同学就是在学生公寓发生的,加强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排查、预警、处置及事后干预机制,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打一下头,然后掐脖子,经常威胁我不准告诉老师和家长。"说话的王晓磊(化名)今年14岁,是贵阳一所中学的学生,由于腼腆、老实,成为几个同学欺负的对象。由于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他开始厌学,成绩也下降得厉害。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它与嬉笑打闹、恶作剧之间有没有明显界限?根据定义,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有的甚至到了杀人抢劫的地步。长沙某高中学生,因不满女老师的严格管理和教育,竟将这位女教师杀死于浴室。北京某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差,被退学,因害怕父母责骂,竟将对他痛爱有加的父母和奶奶凶残杀害。有位中学生因遭同学讥讽,心理承受能力差,竟投河自杀。深圳某中学少数高年级学生“拜把子”,结成抢劫团伙,胁迫低年级学生向他们交“保护费”,拒交者轻则挨打,重则杀伤。有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松懈,打架斗殴和抢劫偷盗事件时有发生。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给原本文明、圣洁的学校殿堂蒙上了阴影,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  相似文献   

10.
李瑞彩 《学习月刊》2009,(12):72-72
目前,有不少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学生学习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很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组织纪律涣散,上课随意讲话、吃零食、听MP3、逃课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大学、研究生学习阶段,以上现象更为严重,学生对老师视而不见,导致了“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现象,屡见不鲜,校园里多次出现学生与教师起冲突的事件,这些成了,建立和谐校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1.
<正>寇明云是农二师三十团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从教十年来,她迎来送往了一届又一届的初中毕业生,用心血浇灌校园的"桃李",收获了满园芬芳。在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中,寇明云老师带的班有9名学生获得兵团奖;2007年在全国化学竞赛中有17人获得兵团奖;在  相似文献   

12.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反映学生思想和品行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抓好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就难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马加爵杀害同学就是在学生公寓发生的,加强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一、以“育人”为本,改变以“物”为中心的宿舍管理模式目前,有不少高校学生宿舍基本上都是按照“以物为中心”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的。特别是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生宿舍完全由高校后勤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安排有关人员来负责,管理人员往往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物”的管理。而学生工作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管理好宿舍是后…  相似文献   

13.
理直气顺做工作构建和谐新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东里 《求实》2006,(Z1):262-26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并成为国家政策的主题."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加强校园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多个层面的和谐,也理所当然地包括构建和谐校园,构建校园新型人际关系.特别是从近年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矛盾在校园凸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些媒体亦对此关注.一些看似暴露于学生之间的矛盾,却往往反映到学生、老师、学校乃至家长之间的关系上.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处理不当而往往又导致家长对学校的不谐音.学生工作呈现出预见性难、可控性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顾颉刚开坛     
刘诚龙 《唯实》2014,(6):96-96
教学要相长,是得有前提的。教师有肚量,容得了学生异见;学生有胆量,敢于向老师发难,那才有可能双相成长。若是教师教授冯妇搏虎,谓古代妇女身体硬是健硕,能跟武松一样打得了老虎,教师意洋洋讲得兴起,突然讲坛之下,呼地站出个人来:老师,您错了。冯妇不是女士,是位大汉子。  相似文献   

15.
进入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无论就其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心理上、生理上来说,都和中学其他年级的学生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科任老师或班主任老师无视这些特点,一味地对他们实施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法,势必使多少年来的有效教育功亏一篑.因此,认真地总结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特点,据此制定教育他们的正确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难忘吾师     
盛夏的一天。学校收发室的同志忽然给我打手机,说他那里有我的一封信,是一个老师写的,封面上标有“五里坪乡中学沈老师缄”字样。  相似文献   

17.
下课了,A老师夹着书本从图书室走出来。一抬头,远远望见一群学生在操场上追逐打架。他正想赶过去好好教育他们一顿,但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他班上的学生,便又转身折了回来。这是实录于某校园中的一组短镜头。其实,类似情景在今天的学校中并不鲜见。有的老师对非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仅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一下,不作负责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强化学习,着力打牢思想基础。一是抓好中心组理论普及。加强和改进理论中心组学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抓好普通干部群众的理论普及。在全市相继开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和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覆盖面。三是抓好广大青年学生的理论普及。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利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或网页开展专题教育,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进行理论教育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96501省内校园记帐卡业务是在智能平台上开通的一项新业务,它不受话机拔打权限的限制,您只要拥有96501校园记账卡就可以通过青海境内铁通任何一部双音频话机拔打本地、区间、国内、国际、港澳台电话。您使用96501卡拔打电话时不需要支付  相似文献   

20.
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发达时代的大肆曝光,引发民众的关注和深思。中美校园个案查处中的"同案异判",反映出两国校园暴力惩防体系、路径选择上的差异性:美国模式的"零容忍"与中国模式的"惯文化",实效影响是校园暴力在美国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在中国却是愈演愈烈和不减反增。学习借鉴域外的美国的惩防体系,中国的本土化构建中应当坚持惩防并举,多方参与和多维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