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3,(1):45-45
东北啤酒 天寒地冻,干了一天活儿的阿汪饥肠辘辘,一头扎进饭馆。初到东北打工,阿汪对寒冷还不适应。点完菜,阿汪喊道:“服务员,来瓶啤酒!”“您要常温的,还是冷藏的?”服务员问。这不是欺负外地人吗?阿汪怒道:“冰天雪地,你叫我喝冷藏的?当然要常温的!,服务员淡定地回答:“常温的零下23℃,冷藏的零下1℃。”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1,(12):54-54
轧狗还是轧人? 阿旺想进城开出租车,便去考驾照。考官问他:“当你看到一条狗和一个人在车前时,你是轧狗还是轧人?”阿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轧狗了!”考官颜怒:“你下次再来考吧!”阿旺不服:“我不轧狗,难道轧人吗?”考官大声训斥:“你应该刹车!”  相似文献   

3.
一条老路,走了几辈人,大家的生产和生活都靠它。有一天,听说路被征了,但没见到补偿款.群众便去问村干部:“我们的路被征了,赔多少钱?”村干部回答:“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张明 《农村青年》2006,(12):11-14
有人说:“爱心可以不需要回报.但它至少需要回应。” 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机关实施了长达8年的“助学成才工程”.17.4万元的捐助款帮助61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至今,捐助者只收到寥寥几封“感谢信”,绝大多数受助者拿到钱以后“杳无音信”。 捐助者:“我们不图回报。但为此感到很寒心!” 社会舆论:“请学会对帮助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5.
童真     
薛伟 《农村青年》2014,(9):47-47
小丽给小牛出了一道题:“蠢字下面那两个虫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小牛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还是答不上来。小丽对小牛说:“你真笨,男左女右嘛!”天色阴沉,豆豆对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豆豆会带伞的,你就和他共用一把伞吧!”狂风暴雨中,一个业务员靠在墙角对着手机大声说:“行!行!好……”妞妞恰巧放学打伞路过,她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几枚磺部和一块面包递了上去。  相似文献   

6.
南方 《农村青年》2007,(2):26-28
“我哥叫楚海,我妈生下我以后,为了图省事,在我哥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妹’字。这就算我的名字了!” 楚海妹是四川广安人,毕业于广州一所师范学院。在经历了痛苦的“求职难”以后。她终于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到2006年8月,楚海妹已经建成12个“基地”,长期服务的“客户”达100多人。虽然月入一万多元在广州不算多,但她认为自己干得“很有价值”。 楚海妹干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赵雄丽 《时代风采》2008,(21):30-31
引子1981年的昆纺。一群青春活泼的姑娘说笑着走进了厂区,厂里征询她们愿不愿意干挡车工?“愿意!”王心吉清脆响老地回答,老工人们回头就说她:“姑娘呀,挡车工可是很苦很累的活,干什么都此它强!”王心吉笑着说:“什么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啊!”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时代风采》2014,(14):32-32
l、一天,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说:“一份套餐。谢谢。”老板又问:“你的狮子不饿吗?”羊说:“不。THANKS”老板不死心又问:“真的不要吗?”羊说:“是的。”老板有些不甘心问:“你再考虑一下,它真的不要吗?”羊不耐烦的吼道:“你认为它饿了我还能在这儿吗?”  相似文献   

9.
一位在饭店打工的女服务员对记者采访她如何看待"劳动最光荣"时只能苦笑:劳动最光荣,劳动者也最苦啊!像我们这些临时工,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每月工资只有1200块钱,哪里能体会到光荣?(5月1日新华网)这是实话实说,毫无矫情之处。女服务员的回答,尽管是“一家之言”.但她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了审视“劳动最光荣”这一理念的全新角度。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时代风采》2011,(2):32-32
有个小孩的头很像砖头,同学们都笑话他!他回去问妈妈:“我的头像砖头吗?”妈妈说你去水井旁边照一下就知道了!于是小孩就来到水井旁边往里伸头照,就听见下面有人在喊:“上面的人不要扔砖头啊!”  相似文献   

11.
吴建军 《工友》2009,(10):34-34
在大伙眼里呀,我干事认真、心思细腻,有时候还啰啰嗦嗦的。还好,没遭人烦,职工们反而经常在背后夸我道:“干工会工作,就应该找我们吴主席这样的,人家真是个有心人呢!”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18日,上午。刚到江苏南通一家公司做临时工的尹亮亮,突然被人堵在大门口。来人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瞪着眼睛说:“我们找你好长时间了!”听说来人把他当成某物业公司“经理”,尹亮亮惊呆了。  相似文献   

13.
婚介所有哪些见不得光的内幕?小张说,条件特别好的人,绝对是“婚托”!啥叫“婚托”?就是既骗人,又害己l小张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做“婚托”  相似文献   

14.
周玉文 《农村青年》2010,(12):54-55
大家都清楚,“借据”或者称“借条”是明确彼此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减少纠纷的凭证,“空口无凭,有据为证”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写借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似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写借据。没有人认为写借据还有什么特别注意的问题。但是,正是这恰恰被许多人认为没有问题、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小小的借据,还真的就出了问题,真的就给当事人引来了大麻烦。  相似文献   

15.
闫雪婷 《工友》2012,(8):20-20
近日,枝江市总工会帮扶中心调解员李开荣、覃本贵在福建省永安市总工会一行人的带领下,来到永安市二医院康复科,看望瘫痪在床的枝江市农民工杜永平。杜永平的妻子激动地说:“真的没想到你们能不远千里为我们维权,感谢枝江、永安两地工会。”  相似文献   

16.
须江横穿浙江江山。徐继鹏小时候在江边放过牛,他说那时须江两岸树绿草膏,一片田园风光。童年的记忆总让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更有如此美景留在人们脑海中:“鸳鸯戏水,鸬鹚捕鱼,小船像树叶一样……”江山人感叹:须江从前“美得很”!绵延的须江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江山人。江山人爱须江。但是,爱须江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的身边或亲朋好友当中有人是胖子,只要你稍稍留心一下,一定会发现这些心宽体胖的胖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市面上很难买到适合他们穿的服装!在多数人的眼里,胖子似乎很难与“漂亮”“秀美”“靓丽”等这些词联系上,可他们也是正常的人,也有一颗爱美之心。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胖子们连最基本的穿衣问题都无法正常解决,又如何奢谈追求时尚和美丽?  相似文献   

18.
洪巧俊 《时代风采》2008,(16):18-18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是12964块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这样一个数字,不仅引来了公众的质疑,还使“你涨工资了吗?”这个流行语呼之欲出。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涨工资了吗?有意思的是我们还能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你涨工资了吗?”“涨了。”“涨了18%?”“再做几年俯卧撑吧!”  相似文献   

19.
熊吉槐是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的“接待办主任”。一个村子专设“接待办公室”,这样的事情很少见。但是在进顺村,每天都缺不了熊吉槐。他说:“最多的一天,我接待了6个代表团,将近300人!”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这里已经小康了,但我认为丰衣足食还不够!”这是一个农民说的话。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造几栋漂亮的别墅。而是要让大家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里!”这是一个村党委书记说的话。 对于那些早已经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生活的农民来说。对于那些早已经“田成方,楼成行,绿树成荫瓜果香”的村庄来说,什么是他们的“最想”?他们心目当中的新农村是个什么样子? 让我们到滕头村看看吧……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让人与自然和谐、土地和欢乐碰撞!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