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人的穿:尚质朴、忌张扬■张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历史来名人雅士所钟情。然而,关于济南人的穿,却很少见诸文人墨客的笔端。即便是写游记的大手笔刘鄂,在描述清朝末年济南明湖居大戏园子著名的说唱艺人王小玉姐妹的打扮时,也不过是了了数笔:“梳了一...  相似文献   

2.
魏敬群 《春秋》2011,(3):19-20,1
说起济南大明湖南岸的“鸟笼子”.老济南人都不陌生。这座圆形伞顶建筑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动工修建,翌年9月落成,耗银3万多两,有房屋1400余间,会议中心可容纳500余人。它是清廷推行“新政”、预备实行君主立宪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王建新院长,山东济南人,50年代出生在大明湖畔,属于典型的“50后”。可能济南甜美的泉水滋养了这位著名的画家,因此,王建新院长除了拥有山东大汉特有的一腔侠义风骨外,更有一身艺术家的潇洒飘逸的气度。现在,王建新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炎黄书画院院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人们在济南的大明湖畔,还能看到一处被称为“鸟笼子”、造型别致的高大建筑物。它的原址在当时的抱厦街路北3号,位于现今历下区大明湖路西段、山东省人民政府北门对面的省府职工宿舍院内。“鸟笼子”是济南饶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之一,清代的山东省咨议局、民国时期的山东省议会先后驻此。它曾经是济南人熟悉和喜爱的一处胜景,并称得上是一项全市之最,直到20世纪40年代,它是  相似文献   

5.
李耀曦 《春秋》2013,(5):47-5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为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晚清时期山东济南府社会市井风情的画卷。其虽为小说,但所写人物事件,多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正如作者白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之子虚,事需证之实在。”这既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也恰是它令济南人倍感亲切之处。  相似文献   

6.
时年50岁的山东济南人贾某,15岁时开始行窃,之后曾多次因盗窃被判刑。直至2002年出狱。2012年初,贾某嫌“盗窃没技术含量”,决定转行行骗。贾某在济南各小区溜达,通过听老大爷之间的闲聊,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然后选择对象实施诈骗。2012年2月22日,贾某在济南市历山路附近一菜市场与耿大爷“偶遇”。  相似文献   

7.
田立会  程增亮 《民主与法制》2013,(28):F0002-F0002
王龙君,山东济南人,1972年生于济南,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悟性极高.他遍访名家诸师,先后将书画艺术与根雕、木雕、石雕、玉雕相结合,苦心钻研,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王龙君的雕刻艺术经过二十年的磨砺,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受到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山东省第十二、十四届书刻大赛一等奖、济南民俗旅游节一等奖、济南民俗艺术馆金奖等。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8,(6)
清朝末年,在泉城济南趵突泉畔大明湖边,现山东省人民政府西邻的鞭指巷11号内,曾出过陈氏三代名人——状元陈冕、“善人”陈恩寿和“资政公”陈显彝。光绪九年(1883年)四月二十一日“癸未科”进士殿试在北京保和殿举行。参加角逐的贡士共308人,济南人陈冕一举夺魁,成为清代自建朝以来的第105位状元。陈冕,出身官宦之家。先世为山阴人(今浙江绍兴),祖父陈显彝时,寄籍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不久即举家迁居济南。陈显彝,因经营制盐业  相似文献   

9.
济南药市会已停办四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对于老济南的市民来说都有着同样感受,期盼着历史再现,因为济南药市会是当时北方三大药会之一,中外驰名,历史悠久,它给老济南增添了色彩,给济南人民带来了乐趣。春光时节能"逛药市",不但成为济南人一年中最大的一件乐事,  相似文献   

10.
群众的语言既丰富又生动。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者表述不同,大意相似。讲的都是面对现实,依靠现有资源,自力更生,安居乐业。如今,“靠×吃×”似乎也在“进化”,在很大范围内,已经到了“靠啥吃啥”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敢真正开展批评,批评同志时,不是点名批评,而是采取吃“大锅饭”的方式,含含糊糊,非要把话磨圆了再说,讲虚不讲实,讲远不讲近,讲面不讲点。群众称这种现象是“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出现批评吃“大锅饭”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多栽花,少摘刺,留着人情好办事”一类好人主义的影响。二是生怕被批评的同志翻脸,影响感情,影响选票,不讲原则讲关系。三是自身不过硬,怕引火烧身,自找麻烦。批评“吃大锅饭”,是一种庸俗的作风,是党性不强、党风不正的表…  相似文献   

12.
糕点,济南人俗称"点心"。过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点心,如亲朋应酬往来大都要带上两盒,又如祝寿、探病、娶亲、祭祖、上坟更少不了点心。居家度日可做闲食,有人甚至以点心当早点、夜宵。我有一位老前辈,他的早点是牛奶泡桃酥,多少年也没吃厌。济南的糕点素来做得好,或软或酥,绝无硬滞之感。不  相似文献   

13.
“只要灾区人民有一份需求,我们民政人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是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苏华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所讲的话,这也是济南民政人的心声……在之后的日子里,在汶川隆隆的余震声中,泉城济南的广大民政人书写了一幕幕援川大爱进行曲……  相似文献   

14.
我的济南     
济南极像济南人、山东人——不追求外在的张扬华丽,就是那么朴实无华,就是那个出水芙蓉的邻家女子,不施粉黛,亦没有卖弄风情的意识。相处久了,才发现生活就是这样子。那些永远都含情脉脉的美丽着的女子,终久让你感觉少了些什么,卸不下妆容,进不了心。  相似文献   

15.
腊月二十三日晚,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送灶”仪式,在人们看来,“灶神”要将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如实汇报给玉皇大帝,于是将糖和糍粑敬献给灶神,祈盼灶神吃了糖后讲的话像糖一样甜。送灶神时,主人虔诚地祷告:“张灶君,李灶娘,二十三日请你们上天堂,好的多帮讲,坏的帮遮搪。”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9)
正当前的济南正进入崭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天时",就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于济南人来说,最近有一个好消息。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隧道工程1月23日全线贯通,并计划今年10月建成通车。通车后,从济南北部新城开车4分钟过河,15分钟抵达城市中心,将推动济南从"大明湖时代"加速迈向"黄河时代"。  相似文献   

17.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玺 《中国保安》2003,(12):4-7
十月,济南。碧波荡漾的大明湖,载一池温存,载一池情爱,静静地浸润着泉城的土地。以保一方平安为己任的山东省济南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大明湖恰是他们风格的写照。这支曾荣获“首届全国十佳保安服务公司”荣誉称号的保安劲旅,为造福美丽的泉城夙兴夜寐、披肝沥胆,终于成为济南人心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大明湖、趵突泉一样,济南交警名闻天下。从这支光荣的队伍里走出来的孙久涛,1998年1月出任济南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上任后,他与班子成员经过认真的调研、考察,经过充分的酝酿、论证之后,对保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济南保…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由过去的吃饱改为吃精、吃好,讲求质量,追求营养。穿也由过去所谓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一衣多季而改为一季多次,工作时有工作服,出去旅游有休闲服,睡觉有睡衣,办事、工作也有西服等等。但在这吃讲精、穿讲美、用讲好的今天,当你走到街上,逛一逛市场,你就会发现另一种新的现象,即吃、穿、用“大回潮一,讲求实用。吃讲粗,而不求精当你迈进都市粮食市场,或是驻足各市场的粮食报位,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粗粮品种…  相似文献   

20.
文史园地     
《春秋》2003,(2)
《可爱的济南丛书》(第二辑)出版由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全国政协委员孙常印总主编的《可爱的济南丛书》(第二辑),已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可爱的济南丛书》(第二辑)包括七部著作:秦一心主编的《海外济南人》,李涛主编的《文化名人与济南》,韩明祥编著的《济南历代墓志铭》,任宝祯撰著的《济南名泉说略》,李永祥撰著的《李开先年谱》,张宗田编著的《近现代济南科技大事记》及赵钟云主编的《曲山艺海话济南》。(高晓光许延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