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诉讼价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还没有形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制度,而且在学术界对于沉默权制度是否应该建立的讨论也是相当激烈。所以,我国对于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还是应该持审慎的态度,结合刑事诉讼现状,本文在此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建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
王芳  夏明贵 《河北法学》2001,19(2):118-121
首先采用刑事诉讼法哲学思考的方法分析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 ,认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应坚持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 ,因此应该确立沉默权规则。其次 ,分析刑事司法利益间存在着内在的协调一致性 ,得出限制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最后 ,对沉默权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与限制作了构想。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波 《政法论丛》2004,4(3):56-59
沉默权问题是一个可能产生多方面效应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界对于我国应否确立沉默权制度争论较大。本文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机制所依存的文化土壤中培育沉默权规则这一新的制度品种 ,必须考虑它的适应能力。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外国限制沉默权做法 ,对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提出在我国应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并进而提出了有关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尚不具备确立沉默权的社会条件》一文提出异议。认为该文关于沉默权的价值取向持双重标准,对社会条件的分析持保守态度,拒绝沉默权的理由缺乏说服力。关于世界潮流的判断,沉默权利弊的探讨,以及关于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等看法均存在认识上和逻辑上的缺陷。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应该确立沉默权制度,为实现无罪推定原则并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法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问题是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仍是诉讼法学和司法界争论的热点。对于我国能否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国内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肯定论和否定论。笔者认为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其条件日渐成熟。本文仅就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所具备的法制基础略作分析。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和我国刑事司法民主化进程是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总的治制环境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它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沉默权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确立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已签署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有关刑事被告人人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意味着中国已承诺并承担了保障这些公约中所确立的被告人最低限度人权之义务。但是作为这些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沉默权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尚未明确规定。沉默权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 ,已成为现代国际刑事诉讼主要价值取向和重要内容。我国应当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否确立“沉默权”原则对于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应否确立“沉默权”原则问题,学界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争。否定说的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不宜确立“沉默权”。主张此类观点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在我国应当暂缓设立沉默权制度。因为我国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且强调司法活动实体公正的国家,目前尚无设立沉默权的条件;对我国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而不是超越现实搞什么“沉默权”。①有的人认为,确立沉默权以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不语,既包括不承认犯罪,也包括放弃了辩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是任何法律制度的引入和改进都应当建立在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否则再先进的理论、制度也会在严峻的司法实践中陷入困境。沉默权制度在中国实行会不可避免地冲击我国原有的刑事诉讼价值取向、刑事诉讼程度及刑事侦查模式。笔者认为,社会并未给沉默权制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相反,大量的负面因素还在顽强地发挥作用。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实际上是难以实行和奏效的,因而建议沉默权制度在中国且慢设立。  相似文献   

9.
数月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就我国签署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所涉及的刑事沉默权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于目前中国是否应确立沉默权制度,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笔者持赞同的观点,就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就笔者所见的观点中,反对确立沉默权者最主要的理由是"目前中国‘刑事侦查资源’不足,实行沉默权制度将不利于提高办案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制度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诉讼文化。我国是否应当移植并确立这一制度,引起了学界和司法界的广泛争议。本文介绍了沉默权的由来,并从我国沉默权缺失的原因和现实危害出发,分析了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主要对我国确立沉默权的诉讼价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沉默权制度之建构。  相似文献   

12.
论沉默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原则,对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杜绝刑讯逼供方面起了催化作用,但在保障受害人权利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司法效率的降低,在我国沉默权能否行得通不仅是理论界讨论的重要问题,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本文从沉默权的概况出发,继而介绍了沉默权的意义,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中国式的沉默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旭 《法制与经济》2013,(10):39+41
我国没有建立起刑事司法中的沉默权制度,我们应该看到沉默权制度对于解决我们当今刑事司法中的一些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在保障人权与惩治犯罪相统一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国外沉默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有限沉默权制度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有限沉默权的概念、国外沉默权立法模式及我国国情的分析,认为中国应建立有限沉默权制度,并对我国如何建立有限沉默权制度的模式进行设想,力图从具体方案中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沉默权的概念、存在的依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一项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尽管加入了有关的国际条约 ,但尚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加以确定。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 )是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 )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 ,维护司法结构的平衡。(四 )实行沉默权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五 )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现实性前提和法律保障。确立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必须首先要克服思想障碍 ,法律障碍和实践障碍 ,为沉默权制度确立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8.
詹欣鸿 《法制与社会》2010,(30):44-44,48
近年来,学界对沉默权展开了更加激烈的讨论。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沉默权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立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制度自古罗马时期开始酝酿,并在英国的"夸尔斯案"中得以初步确立,随后为世界多过所采纳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沉默权制度也饱受争议。随着法治的发展,我国也有必要对沉默权制度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是英美法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蕴涵了现代诉讼理念中公平、正义的合理内核,并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始终。在我国,鉴于侦查阶段最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沉默权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的同时揭示出其局限性,以对我国在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进行制度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