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回忆录《我的生活》中谈及1999年美军战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件。克林顿称,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当时拒绝相信这是一次“误炸事件”;他还说,与江泽民相处越久越对他有好感。 克林顿在书中形容,那次造成3名中国公民死亡的袭击事件是科索沃冲突中“最糟糕的政治挫败”,他写道:“我为这次错误感到惊讶和十分苦恼,遂立刻致电江泽民致歉。他当时不肯接听电话,所以我多次公开道歉。” 克林顿是在事发后一周才成功与江泽民通电话的,他在回忆录中披露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江泽民回应称,他知道我不会故意袭击大使馆,但他认…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体评论网站“媒体频道”执行编辑丹尼·谢克特说,2003年是美国媒体“丧失诚实”的一年。凭借战场上的“嵌入式”记者、美国国内演播室中的退休将军、五角大楼公共事务官员的电话采访以及白宫联络官员的策划,伊拉克战争成为人类自古以来经历的“第一场净化过的、媒体控制下”的战争。侵略主义、新闻业、演艺圈等各种力量将伊拉克战争塑造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国际政治出现了三次大的转折 ,其一是 1 981年苏联解体 ,促使两极冷战格局终结 ,各级局面日益形成 ;其二是 1 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新霸权主义”显露无疑 ,新干预主义作为对外干预新手法 ,越来越为西方大国所采用 ;其三是“9·1 1”事件造成全球经济震荡及其他消极影响。认真研究和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 ,出现的许多新情况 ,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新旧世纪交接之际,研究一下克林顿的经济政策措施,了解一些美国经济现状,对于我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当不无裨益。一、克林顿的经济学及其政策1992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发誓要恢复美国经济实力,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把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对外政策调整的第一位,将恢复美国经济领导地位作为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克林顿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方面都有别于他的前任。克林顿的经济学是凯思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既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又不愿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他动既主张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和就业,又力求削减预算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克林顿宣称“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克林顿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尤其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正当人民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渗透和蔓延。在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下,加上由战争造成的经济上的贫困,有的人开始腐化堕落,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主义”,一味鼓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对国外的资本主义制度崇拜得“五体投地”。各种腐朽思想还侵袭到党内,“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那些最不坚定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新写实主义”这个称号在新时期发端于1989年第3期《钟山》的“新写实主义小说联展”。一批以小人物、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作品相继问世,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如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这些作家的小说作品也被一些批评家指称为“新写实主义”小说。文学史上大多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依据其创作题材及其创作时间进行前后两期的分期概括——前期创作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多数作品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代表作有池莉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9月1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投票通过叶利钦总统的提名,批准代理外长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 美国众议院11日通过关于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对总统克林顿绯闻调查报告的决议。根据这项决议,斯塔尔的报告将在众议院的因特网上公布。18日又决定公布克林顿向大陪审团作证的录像带以及斯塔尔调查报告的附件。民意测验表明,67%的美国人认为公布克林顿作证录像和有关材料是个“坏主意”。 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14日呼吁伊斯兰国家和人民对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采取“果断措施”,阻止其暴行。他警告说,“该地区随时可能爆发战争”。据报道,自9名伊朗外交官在阿富汗遇害的消息披露以来,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相似文献   

8.
晨曦 《前线》1993,(18)
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由西向东转移吗?至少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认为。它说:“克林顿总统昨天表明,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这里指的是克林顿总统7 月7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政策演说。他宣称“现在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3天后他又在汉城重复了同一句话。他还说,他将在今年秋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出美国要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的信号”。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  相似文献   

9.
所谓“泛道德主义”,是一种依赖道德的“扩张”而促使社会进化的主张。中国古代士大夫向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说是“泛道德主义”。在“五四”前后,这种主张仍拥有不少信奉者和实践者,如形形色色的“新村”、“新民”、“少年中国”的主张,大体上都可归诸“泛道德主义”。  相似文献   

10.
去年底,美国一个专门监督政府贪污腐败情况的机构“司法观察”,公布了2002年度美国的最腐败名单,在这张共有20多人的名单上,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其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据法新社报道,在“司法观察”公布的报告中,在政坛人气正旺的希拉里被比喻成电影《指环王》中“矮人葛伦的现代版”———一个一心只想得到(象征)权力(的指环)而不惜时常堕入罪恶的人。其夫君克林顿则被指责在白宫度过了8年的“浮华”生活,“充满了性、谎言和阴谋”。除了对这对民主党的前总统夫妇深刻谴责…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历史,任何一次经济危机时期都是经济学创新最活跃时期,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诞生了凯恩斯主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诞生了供给学派等。然而本次经济危机后,西方经济学界却一片沉寂,相反中国经济学界则创新勃发,新结构主义、新供给主义、新财税主义等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相继浮出水面,其中要属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派风头最劲。提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词,从字面上看往往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新供  相似文献   

12.
做了八年总统的克林顿似乎总跟“门”有着数不清的纠葛,白水门、理发门、拉链门,一扇接一扇的“门”既让克氏出尽了“风头”,也让他吃足了美国政坛尔虞我诈的“苦头”。 特赦门事件就是由克林顿在任内最后一天发出大批特赦令所引发的。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拥有独立的司法特赦权。在美国历史上,总统使用特赦权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对于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美国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一年。由于共和党人把持的国会对克林顿与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婚外情穷追不舍,并且将二人偷情的始末缘由通过因特网向世人彻底抖搂了出来,使得克林顿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第一位由于卷入婚外恋而被弄得名誉扫地的现任总统。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议案,正式授权对克林顿进行“无限制”的弹劾调查。目前,克林顿的处境更为险恶,他正面临当政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4.
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爆发的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这一点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北约以“保护人权”为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投弹13000多吨,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2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拒绝伊拉克提出的解决武器核查危机的最新建议,强调联合国有关人员在核查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武器方面享有“完全自由”。 ○2月12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发表声明说,美国这是要把危机推向战争的边缘。同日,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表示反对对伊动武。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军事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之敌进行的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经过长达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迫使其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维护了朝鲜半岛的稳定,保卫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不仅在军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相似文献   

17.
克林顿卸任总统的第一年,被深圳一家报纸请到罗湖代言某楼盘,拍拍照,敬敬酒,百万美元到手了。看到克林顿捞金,很多人以为前美国总统们人人都是“吸金大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叫“新节俭主义”。一开始,只是在网上流传。到后来,《人民日报》也刊发了一篇署名评论,说“新节俭主义”好似一股春风,可以吹走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新节俭主义”是近年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该奢侈时奢侈,该节省时节省。既要将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要摒弃过度的奢华。简言之,就是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相似文献   

19.
傅立群 《党建》2004,(8):10-12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国际竞争态势新军事变革即军事信息化变革,萌芽于越南战争后期,海湾战争后加速发展。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展现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显示了这一变革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伊拉克战争一年来,各重要国家都把加快军事信息化变革进一步作为一项战略性要务。美国的新军事变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系统展开,9·11事件后全面加快。目标是到2025年前后,陆军建成网络化的“目标部队”;海军由传统的“湛蓝色海军”变为“棕蓝色海军”,成为以海基为主的全球远征力量;空军成为以天军为主导的全球打击力量。伊拉克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春天,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带着克林顿的“最惠国待遇”牌和“人权”大棒访华。作为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在中国领导人与克里斯托弗会谈后举行了一个“吹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