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辉  唐云 《理论研究》2014,(2):48-52
伴随着我们不断将自在世界改造为属人世界,自然界不断被我们征服,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便浮出了水面,而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能否统一便成为争论的焦点。将人和人的关系简单理解为经济关系、价值关系,将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完全对立起来,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分化与合作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线,它体现的是人类立场,而冲突与斗争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副线,它体现的是阶级立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也必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斗争只是发展的一个环节。无产阶级立场不能代表全人类立场,阶级立场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统一于人类立场,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就是两者统一的标志,两者的统一依赖于阶级合作共建政府而非斗争。  相似文献   

2.
有关现代京剧“样板戏”的交锋、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但常能见诸于报端的,其实也只是单方面的一种如入无物之阵的“争论”“交锋”而已。猜想历史往往也就是这样定谳的吧,若一方掌握着主流话语权,并能牢牢把持两到三个世纪,后代人还以为这真是一个时代的共识呢。历史的所谓“靠不住”也正在于此。故,我早年还有与之论辩的激情,现在已趋于平淡,诚不愿再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历史要求。这一战略决策是根据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做出的科学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研究已经有的历史经验,掌握规律,科学地加以推进。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更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创新,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这是一个老问题.有些人认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如果没有英雄的组织领导,群众会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业.譬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孙中山推翻帝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力推改革开放……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的杰出贡献改变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  相似文献   

5.
马永辉 《党史纵横》2004,(12):11-12
雇工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大问题.在我党历史上,关于雇工问题有两次大范围的争论,一次是建国初期关于"党员雇工"问题的争论;另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个体、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的争论.与邓小平直接相关的雇工问题的争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这一次.邓小平在关键时候的几次表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争论的解释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争论这一人类认识史、学术史上的基本现象,对于在文本理解上的解释学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之所以会发生争论,是因为理解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达到理解与文本意义的一致;第二,争论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是因为理解总是相对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理解,因而是一个永远开放的过程,第三,争论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不同的理解者都认为正确地理解文本是可能的,第四,争论发生的必要前提,是理解主体拥有不仅是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的平等性。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争论发生的解释学前提。据此,本文批驳了解释学中关于理解目标的“意义创造说”和实用主义,并指出,要消除阻碍争论因而也阻碍真理发展道路的障碍,就必须反对理解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尤其要反对实际解释中对理解主体的不平等态度。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一直是哲学和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国初期,围绕翦伯赞关于要承认封建剥削阶级,脑力劳动者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的观点,学术界展开了第一次大讨论;之后,围绕“农民动力论”的是与非问题,学术界展开了第二次大讨论;近几年,围绕黎澍提出的生产的历史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此外的历史是非劳动者创造的观点,学术界展开了第三次大讨  相似文献   

8.
劳动的赞歌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这一诺亚方舟,载着人类祖先驶过惊涛骇浪的急流,脱离蛮荒与苍凉的原始之海;是劳动这一扶梯,辅助人类祖先挺直了脊梁,在生活的向阳坡上安营扎寨,采摘和狩猎、耕耘、收获,一步步走向文明与富足。劳动,你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你是社会发展的纤绳,你是时代进步的阶梯。人类珍惜你,世界才能春华秋实;人类尊重你,世界才能殷实厚重。劳动就是创造,劳动就是奉献。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辉煌,劳动创造世界。我们歌唱劳动,就是歌唱我们民族的智慧勤勉,就是歌唱竞争潮涌中的我们自己。五月的神州大地,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维系本国、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这一伟大精神哺育下,奋斗不止,艰苦创业,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近一百多年来,饱经沧桑、历尽苦难的中国人民在伟大民族精神感召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特别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采风  谭明 《世纪桥》2003,(4):39-40
无产阶级政党在建立过程中,围绕着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的问题产生思想分歧与争论,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党的“一大”前后的历史文献表明,我们党在建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发生过一些思想分歧与争论。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思想分歧与争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西北历史问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复杂问题,围绕此事曾经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中央曾为此几次开会研究并作出决定;另外,此事与小说《刘志丹》的重大冤案密切相关,因而颇具神秘色彩,人们颇为关注但又多不知详情。近些年出版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传记,对相关问题的说法很不一致,甚至存在自相矛盾、表述偏颇、严重失实的现象,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这个历史事件的了解,甚至误导读者,起不到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迪的作用。那么,历史的真相如何,应如何认识这一事件,应该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谨就大家关心的这一问题,笔者谈点个人了解的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急需要显微镜,也需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什么是自己美好的理想?这是一个和世界观人生观有关系的问题。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和阶级觉悟不同,对这个问题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回答。资产阶级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吃喝玩乐、  相似文献   

15.
关于雇工问题争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党历史上,关于雇工问题有两次大范围的争论,一次是建国初期关于"党员雇工"问题的争论,另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个体、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的争论.对雇工问题的不同看法,实际反映了人们分析问题的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经历了阶级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和法律分析法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给一切社会成员创造了机会均等的条件,巧妙地利用了人的自私心理,迫使每个人都去为个人利益奋斗,因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生存竞争压力,结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缺乏这样的经济机制和内在动力,因此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不如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认识,没有把握住这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是错误的。首先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诚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全  相似文献   

17.
郭湛 《前线》2014,(2):42-43
人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共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风云际会,我们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每一个有历史感的中国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常说:“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作为历史的人,我们要能够自觉地参与历史创造,就要有自觉的历史意识。这是历史的人的历史自觉,有这种历史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现实历史过程,做好我们该做并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以来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进行了矢志不移的奋斗和努力。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创造了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  相似文献   

19.
国是有时候需要商量,有时候更需要交锋。“两会”已经成为各种观点交锋,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平台。交锋,体现着不同利益的诉求;交锋;推动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和完善。一年一度的“两会”已落下帷幕。在此,我们遴选今年“两会”上最关系国计民生的议政亮点,并期待着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人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创造了历史是为了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历史在黑格尔那里是合规律性问题,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历史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话语布展。人们对于历史规律一旦达到自觉,人的主体性存在就构成了历史规律的表征方式,从而历史的偶然性就让位于历史的自觉性即主体的能动选择性了。这就是马克思对于历史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