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权利和风险的分配维度,基于现行《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义务的基本规定,分析中小股东权利受限的基本原理、制度缺陷,现状与立法的不一致以及中小股东在公司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公司法》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法,而且需要完善现实中法,将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结合起来,共同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南香 《法制与社会》2013,(31):91-92
当前,我国对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存在,导致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经常处于权利无法救济状态.本文以中小股东的概说为切入点,探析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并参照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对中小股东权益立法保护的现状,对当前公司法中存在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法制与社会》2011,(9):105-106
中小股东是公司中的弱势群体,现行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许多法律规定的权利都难以实现。因此,完善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就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杜文曌 《政法学刊》2005,22(2):70-72
中小股东是公司的大多数投资主体,也是组成资本市场的基本要素。实践证明,只有保护所有投资主体权益的市场,才能给予投资者安全感和信心。完善股东大会制度需要从表决权制度、强化中小股东的程序性权利二方面入手,限制大股东权利,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股东表决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此种权利是否有效行使直接关系到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为了矫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失衡,应当要求大股东在行使其表决权时履行诚信义务,同时规定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最低法定人数及限制大股东表决权,并通过具体制度架构确保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新《公司法》对旧法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正,其中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本文试从中小股东的生存现状出发,论述中小股东维权的必要性以及从实体、程序方面加强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魏庆坡 《法制与社会》2011,(10):104-105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直是中外公司法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我国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仅阻碍了公司的良性发展,也从根本上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我国2005年10月的新《公司法》中体现出对中小股东的理念为平台,总结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其权利遭受侵害的原因、保护的现实意义、其权利遭受侵害的原因、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制度,结合当下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见解,以期待对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公司股东的权利是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公司法》以极大的篇幅,分别规定了公司股东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然而,虽然我国《公司法》颁布实施至今已有7年,实践中侵犯公司股东权利尤其是中小股东权利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真正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司法保护的,却极其罕见。现实生活中侵犯股东权利的事件之多与法院诉讼案件之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是一项宪法上的权利,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知情权代表着民主,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中的股东知情权本质上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保障中小股东权利的行使、保护其权益的实现是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让股东的知情权利益得到体现和保障,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根本权利,以促进我国公司制度更健康、持续地发展,便成为当前公司各制度中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在新《公司法》中引入了中小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其来解决公司大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滥用其权利或怠于行使其权利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然而,在当前的股东派生制度中仍存在有不足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简要分析,进一步提出对这一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我国公司制建立时间不长,对于小股东的保护存在大量的空白。在"资本多数决议"原则下,小股东在公司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各项权利往往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随着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案件的频频发生,如何加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也成为了日前各方十分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股东查阅权,作为股东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股东查阅权范围的宽与窄直接影响到股东权益的实现程度。如何科学地行使该项权利,掌握好股东查阅权范围的司法尺度,维系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摆在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3.
论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东的权利是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公司法》以极大的篇幅,分别规定了公司股东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然而,虽然我国《公司法》颁布实施至今已有7年,实践中侵犯公司股东权利尤其是中小股东权利的事情却时有发生,但真正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司法保护的,却极其罕见。现实生活中侵犯股东权利的事件之多与法院诉讼案件之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这个矛盾,在过去并未引起充分的注意。因为法律要求公司的意志必须是股东的共同意志,而按世界各国的通例,股东的意志就是按股份(股权)多少的表决意志,即大股东的…  相似文献   

14.
赵丽 《天津律师》2006,(5):36-38
2005年10月27日,我国新《公司法》几经修订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新《公司法》首创了一人公司、公司法人格否认等新制度,同时,对于公司股东诉权的规定,也有许多新的创立。它首次明确了股东的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弥补了旧公司法存在的缺陷,填补了我国关于派生诉讼制度的空白,为中小股东行使权利,保护权益设立了法律屏障的保护。但同时,我们在为此欢呼的同时,也应用理智的眼光、冷静的态度分析这一新权利的行使所面临的困境,并着眼于如何应对.这对于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是有效而必要的。本文着眼于派生诉讼的制度规定.对上述问题做出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伟 《政法学刊》2005,22(5):55-58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公司法》立法之初就明确规 定了其立法宗旨之一是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我国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很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小股东的保护 更是存在较大的空白,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成为所有公司形式小股东保护问题中迫切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一个问题。就 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以强化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优化上市公司股东权利法律结构及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司实践的不断发展,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笔者从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论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法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投资者是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小投资者权利正受 到严重损害,应从建立和完善累积投票制、关联股东表决权回避制、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制、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着手,全方位地建立和完善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于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予以规范。从而强化了公司和股东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完善了公司法人制度,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回购请求权适用条件不一致;适用情形不适合中小股东在其利益受公司股权及其他重大变动影响时以公允的股权价格退出公司;回购业务主体单一,也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构建法定化保证小股东以公允的股权价值退出公司的现金选择权制度来取代现行公司法上的股东回购请求权,有利于中小股东公允价值现金退出和监管利益冲突行为双重功能实现,从"一补一阻"两个方面实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现金选择权制度的权利主体是对公司普通股或者优先股享有法律上或者实质上商业利益的人,义务主体为公司。合并、股权互换、公司所有的资产的实质销售、对任何股东的权利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公司章程的修改等是现金选择权产生的条件。如果不存在经营者或控股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交易,则不产生现金选择权。应明确规定以"第三方价格"定价方法来指导定价。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而在这些利益的主体中,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常处于不利地位,其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应当从立法保护、行政监管、司法救济的角度分别说明对中小股权益的保护的制度完善,从而达到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权利内部保护机制和外部保护机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