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控制中的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犯罪治理是指运用国家正式力量和社会非正式力量解决犯罪问题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各方针对犯罪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将治理理论引入犯罪控制领域必须解决其本土化问题,包括犯罪控制参与主体的合法性、犯罪控制中具体事务的边界、犯罪控制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和犯罪控制中国家正式力量的角色定位等。犯罪控制中治理理论的实现途径是根据具体社区的社会关联类型及其强弱的不同,建立以社会关联类型为基础的犯罪控制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后,我国有义务完善强迫劳动的立法、执法、司法,提高禁止强迫劳动的执行标准。当前我国强迫劳动犯罪已经分化为奴役他人、非暴力式强迫他人超负荷劳动两种主要样态。该罪治理模式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等层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两种犯罪样态,也难以契合两个国际公约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强迫劳动犯罪治理模式,我国有必要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以提升发现犯罪能力,同时加强《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还可结合不同犯罪情形厘清处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的犯罪分类是依据行为充足犯罪的观念形象进行划分的,无法准确识别犯罪及犯罪的性质.我国刑法的犯罪分类应立足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以危害行为充足犯罪观念形象时侵害法益的样态为标准进行划分.持有型犯罪属于行为犯.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犯罪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国际组织基本功能的发挥、国家对内对外的职能履行以及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注,形成了合力,推动着国际社会联合反恐向前发展.新型的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恐怖主义进行全球治理,是在认识到既有的反恐思维和模式与恐怖主...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背景下,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的同时,也发生了一批制假售假、非法经营以及诈骗等贪财图利型犯罪案件。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以及涉案财物集中化等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图利型犯罪的特性;疫情用品供求失衡、市场部门监管不力、民众恐疫情绪严重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是造成图利型犯罪频现的成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寻求多方位的对策治理: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刑事打击力度,严惩不法分子;排解民众恐疫情绪,提高民众识真辨假的能力;继续加强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应急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治理范式下的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居民参与是治理范式的本质要求,对于基层民主和社区善治的实现起着决定作用。按照治理范式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分析,中国社区居民参与总体呈现为低度参与,其原因在于科学的社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臣民意识、单位意识的历史惯性,公民社会发育不足和制度化平台缺失。  相似文献   

7.
政府治理范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行政生态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人们思想或理论的进步,国家政治路线的调整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政府治理理念、方法与模式的变化。从人类政府管理的历史来看,政府治理范式呈现四个发展阶段和演变趋势:即极权型政府治理范式,放任型政府治理范式,超能型政府治理范式与有限型政府治理范式,特定的政府治理范式与特定的政府权力结构和职能结构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9.
犯罪生成模式是犯罪原因的另一种表达,该模式以“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现出来。从网络黑灰产犯罪生成机理来看,影响网络黑灰产犯罪生成的因素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网络黑灰产犯罪治理应采用多元机制,即协同治理机制、技术防控机制和法律预防机制。协同治理机制强调多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技术防控机制强调建立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回应与决策为一体的网络黑灰产犯罪现代治理科学技术体系;法律预防机制重视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数据泄露及被非法获取等引发的人身、财产损失犯罪也逐渐增多。本文尝试从现有利用信息泄露而实施犯罪的实际案例和学术界对此案件的解读入手,分析相关实际案例和理论研究的特点。发现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尤其是依托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的犯罪行为最为多见,而理论界对于网络犯罪和刑法保护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背景原因与犯罪人心理原因两个角度对于大数据应用中的犯罪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数据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于信息泄露事件重视不足以及犯罪人趋利心理等因素对于该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均具有促进、助推作用。防治路径上,应从规范数据信息管理、减少信息泄露及切断个人信息买卖链条上入手,多重路径多重治理,此外仍应继续加强公共教育,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沿海地区走私活动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呈跳跃式上升趋势 ,其主要活动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走私渠道多样化 ;第二 ,组织形式集团化 ;第三 ,走私物品多样化 ;第四 ,走私与多种犯罪活动交叉。针对以上走私活动的特点 ,主要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 ,运用宣传手段 ;第二 ,运用法律手段 ;第三 ,运用经济手段 ;第四 ,运用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12.
卖淫相关犯罪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卖淫行为较为普遍地发生,与卖淫相关的几种犯罪也变得常见而多发,如何有效规制这些犯罪并恰当地定罪量刑,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比较与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司法实践中易于出现混淆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指出了组织卖淫罪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区别;强迫卖淫罪规制范围狭窄的原因以及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中"容留"与"介绍"的应有含义,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对实践中一些问题产生释疑解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犯罪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孕育了早期的生态犯罪学思想,对社会生态作犯罪系统研究标志着社会生态犯罪学的诞生。20世纪社会生态犯罪学经历了从思想萌芽到学科体系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形成过程衬托出了深刻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犯罪目前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由于此类犯罪案件所具有的高科技性、隐蔽性、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 ,危害越来越大。对此 ,必须科学运用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案情分析、寻找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等侦查方法 ,予以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义思潮迅速蔓延,正在对青年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因此,遏止消费主义的蔓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有效的犯罪侦查手段,在侦破毒品、武器交易、伪造货币和有价证券、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等方面的作用重大。司法实践中这一手段的大量应用凸显出立法的苍白和滞后,构建并完善关于诱惑侦查的立法不仅能赋予其应有的合法地位,而且有助于消除侵害人权、滥用权力的痼疾。  相似文献   

17.
刑事隐性程序是指法律未规定而在司法机关内部同意或认可、未向外界公布的办案规则与程序,其实质在于诉讼关系的一体化.刑事隐性程序具有隐秘性、依附性、单方性和失范性的特点.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产生既有司法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司法制度以外因素的影响.刑事隐性程序在一定层面上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和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但也严重地冲击了现有的刑事程序.在具体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对解决我国当前法治建设进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职务犯罪侦查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新形势,职务犯罪侦查必须不断更新执法观念、完善侦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保障创新。实现这些创新,必须紧密结合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从侦查模式、侦查决策、侦查重心、侦查思路、侦查组织等方面实现深刻转变,取得侦查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当前 ,经济犯罪活动急剧上升 ,呈现出涉案金额大、犯罪手段智能化与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等特点 ,在侦破中存在着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处罚难、抗干扰难等问题。因此 ,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领导与建设规范化经侦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标本兼治 ,抓好重点行业普法教育和打防并举、提高综合防范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素质强警、提高经侦队伍自身攻坚能力和加强区域协作、发挥整体作战优势相结合的原则 ,来予以遏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20.
醉酒驾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带有报应刑色彩,对于醉酒驾驶尚未造成实害结果的无计可施。我国大可将刑事政策定位于刑法早期介入公共安全领域,将刑法的防卫线向前推置,进一步严密法网,将醉酒驾驶行为犯罪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