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7,(9):67-67
2007年是志丹县双河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该乡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生态立乡、商贸强乡、基础奠基、产业富民”发展战咯,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  相似文献   

2.
2007年,双河乡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全力实施"生态立乡、商贸强乡、基础奠基、产业富民"四大战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  相似文献   

3.
窦刚 《法治与社会》2009,(10):71-71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各行各业.志丹县义正乡也步入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该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坚持"基础奠基、产业配套、科教支撑、素质提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乡、经济强乡、文明新乡,全力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和省级绿化乡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义正为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志丹县义正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基础奠基、产业配套、科教支撑、素质提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乡、经济强乡、文明新乡,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义正为目标,扎实推进基础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农村党组织和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2元。  相似文献   

5.
2012年,志丹县双河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工贸立乡、产业大乡、文科兴乡、富民强乡”的兴乡战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心,以党的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开发、民生保障、平安创建为重点,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双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志丹县义正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基础奠基、产业配套、科教支撑、素质提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生态大乡、经济强乡、文明新乡,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明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各行各业。志丹县义正乡也步入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该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坚持基础奠基、产业配套、科教支撑、素质提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乡、经济强乡、文明新乡,全力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和省级绿化乡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义正为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万柏林区西铭乡实现三年翻番的决战之年。在乡领导的带领下,该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目标,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为实现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全乡工业五大园区、农业五大园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在灞桥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下一个开局之年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以来,双河乡按照县委十九届三次全会和全县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工资立乡、产业大乡、文科兴乡、富民强乡”兴乡战略,扎实推进“桥头堡”党建旗帜工程,坚持“主攻苹果业、做细棚栽业、做大草畜业、做精小杂粮、规范劳务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奋力构建富裕文明幸福新双河.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为此需要增强对农村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的认识,需要城市和社会各界丰富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理解.深入落实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性政策,拓宽支持途径,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志丹县侯市中心社区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抓两联三包、建精品社区、兴苹果产业、促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了"建社区、强基础;壮产业、保增收;兴科教、促文明"战略,社区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各项工作全而进步。政策带动,提升发展主导  相似文献   

13.
目次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涵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资源问题三、我国农业环境资源问题的制度根源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当代经济法制的一项重要使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我国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  相似文献   

14.
志丹县永宁镇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县三级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紧扣中心、突出重点,着力实施“商贸兴镇、产业富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经济强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建设品味,巩固强化生态建设,注重安全、综治和社会各项事业长久发展。全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莉 《法制与社会》2016,(6):211-212
农村治安环境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也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尤其是在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农民的思想、生活,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好影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各种治安问题。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始终如一的是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重中之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纷繁复杂,但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按照"求突破、上台阶、增实力"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将柞水建设成为西安市的"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基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基地、生态观光休闲基地,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蔬菜、林果、医药三大龙头型经济,拥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8家,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  相似文献   

17.
正保安镇地处志丹县城腹地,是志丹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镇辖14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0户8127人,总土地面积239.2平方公里。2013年,该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转型发展、服务城区战略,强化"一突破二提升三进展",即:重大项目征迁重点突破,环卫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移民搬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工作中心,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顺宁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大镇、产业强镇的目标,坚持实施"基础奠基、科教支撑、产业富民、工商兴镇、新村带动、跨越发展"战略,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积极推进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建设,使全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可稳步持续增加.在具体工作中,他们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山阳县农业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大力调优农业结构,努力壮大产业规模,千方百计促进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