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杨毅教授主编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于2009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此书属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与安全战略构想》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论述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重要著作。此书兼顾国家战略的构成要素研究与重要领域研究的统筹。在国家安全战略构成要素方面,从国家地位、国家安全利益与目标、方针与政策、战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构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方面,则重点涉及了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建英主编的《2010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1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安全概览》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对中国国家安全进行全面综述的系列年度报告,现已走过了6个春秋。《201O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立足中国国家安全大政方针、国际环境、国内形势、重要事件和学术动态五大方面,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以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为视角,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巴忠伎主编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家安全: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文集》于2010年9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2009年12月4至5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在举行了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此次论坛的120余名经济学家、金融问题专家、  相似文献   

4.
杨毅主编的《国家安全战略理论》由时事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据介绍,这部著作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与安全构想”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这部以理论为特色著作共有9章内容,另外还有“前言”和“后记”。  相似文献   

5.
韩民青撰著的《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一书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2050:中国展望——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下卷为《2100:全球抉择——全球调适性工业化和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全书具有一个明确的特点,这就是努力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第1章中,该章作者吴慧、肖君拥指出,从广义上讲,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制规范的总和。我国《宪法》、《国家安全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邮政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都规定了国家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7.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德刚所著《危机管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把“先发制人”作为化解国际危机管理的一种国家安全战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先发制人战略的内涵、逻辑和动因,并试图打破传统军事学与外交学之间的藩篱,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刘跃进主编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0年4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0万字,由5编40章正文和4个附录组成,通过政策与实践两个层次、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传统与非传统两个视角、现实与理论两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做了全面概括与论述,既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年度报告,又是中国国家安全的资料宝库;既是备忘录,又是警示碑;既为那些希望了解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和现状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便捷的导读文本,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亚非战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亚非地缘战略(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具体内涵。强调“先发制人”战略、推进亚非地区民主化战略、打击恐怖主义战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战略、促进亚非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亚非战略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现实权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建明、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成至编译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解密文献选编(1945~1972)》2010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文件集从美国已解密的冷战时期对外政策文献中,选编了172篇文献,以反映1945~197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特点。本书共三册,包括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机制、军事战略、地区战略、  相似文献   

11.
由马立斌、刘跃进、张士铨主编的《中国国家安全概览(2005~2007)}2008年11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2005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马立斌主编)、((2006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刘跃进主编)、((2007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张士铨主编)。这三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的刘跃进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载《学习时报》2005年4月18日)一文中认为,在日益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如何切实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议事日程上的重大问题,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指出,从战略高度看,当前必须要全方位认识国家安全问题,确立一种系统的国家安全观,制定真正的国家安全法,形成完整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巴忠伎将军主编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安全——第七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文集》,于2009年10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为贯彻中共十七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于2008年12月在京举行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薛兴国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载《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中指出,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公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以取代1997年、2000年的前两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与前两部《构想》不同,此次公布的《战略》是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形成的,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15.
刘德斌在《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一文中介绍说,巴里·布赞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人民、国家与恐惧: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安全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概念和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布赞认为,现实主义并没有把“安全”和“权力”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光的《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2011年7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该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书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晶在其发表于《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1期上的《〈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内外政策走向》一文中,将俄《安全战略》提出的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政策概括为三点,其中一点是:在国防、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方面,国家安全资源要集中用于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投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8.
学术信息     
卷平冈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6):8+16+63+70+78+111
《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出版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教授吴琦的专著《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2011年7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首先深入考察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历史演变及其特点、结构与功能,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光的《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2011年7月由时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该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世界反恐实践与式、中国的反恐战略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书中既有对恐怖主义的定性和理论层次的分析,于大量统计数据的定量化实证分析,在此严谨的方法论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反恐政策,提出了鉴的反恐战略方面的思路。该书所指的国家安全主要指国家免遭暴力的威胁,这种威胁既可能指生存的损害,即一些学者所说的存在性威胁,也可能指暴力对国家的强制,即暴力的行为体试图力迫使国家改变行为或意图。(卷平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少将杨毅在《拓展战略思维制定合理的安全战略方针和原视野》2011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把我国提前推到了国际舞台的中求我们把有效地塑造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作为我国安全战略方针的基本出发点。根据当前特点和新任务,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方针应是"积极预防、主动营造、有效控制、全力化解全战略目标及相应的安全战略方针,需要确定国家安全战略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内为主、独立自主、顺势而为、以迂为直、统筹兼顾、合作共赢。(卷平军外国语学院讲师孙伟春在《普京国家安全思想的国家实用主义特质》(《理论界》2011年第10期)为:普京将实用主义作为其国家安全运行的基本逻辑,强调国家安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实用和京这种实用主义思想表现为:以国家这个个体实践的眼光来看俄罗斯国家安全这幅多元化的图家安全实际为坐标、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为目的。作为一个清醒的实用主义者,普京强调以国实践的主体,突出国家探求国家安全真理应有的作用、权利和责任,其所有的国家安全行为都心,就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的实际利益,并成为其国家安全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由此看来,安全最根本和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注重独立自主的安全思考和探索。有效用的国家安全政策才是的,不是去看国家安全中最先的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要看国家安全最后的收获、实。志娟、贾友军发表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的文章《近5年来国内学术界关安全问题研究综述》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主要有四个。1.文化安全是哲学:文化安全是指对文化主体生存权利、生存方式、文化成果的认同、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类文化生展水平和进步程度的一种反映,是指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合法生存和合理发展。2.文化安史范畴:文化安全的实质性内容,是在民族生存的全球性框架内对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3.文是政治范畴:文化安全体现的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坏和颠覆,其话语前提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而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势必关系到这个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4.文化安全是国际关系范畴:文化安全的主体是民族国家文化安全的深层原因是国家间的文化利益矛盾,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来源首先是存在文化扩化渗透的国家,因此,国家文化安全属于国际关系的范畴。实际上,文化安全是个综合性的复杂: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政治的又是文化的,既是社会的又是民族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不是一维的,而是复合的;不仅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战略,更是一种价值,还是一种理念。(卷平冈)"第二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货币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召开2011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北京大学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货币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学术期刊、报纸的编辑、记者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欧元区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货币体系酝酿改革、货币问题给予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格局的影响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本次会议围绕"货币政治与国际关系"这一主题设置了四个议题的大会发言与自由讨论:世界形势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货币体系与货币政治、货币国际化与新兴经济体崛起、债务危机与世界格局。会上,众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四个议题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主要有: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黄仁伟的"国际货币体系重建与国际霸权转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杨力的"从以邻为壑的博弈困境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湘穗的"币缘政治: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未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晓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G20的作用"、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宏宇的"货币权力与地缘政治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保建云的"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中的大国间货币博弈及人民币国际化方向——理论解释及动态模型"、中国银行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谭雅玲的"独特的危机形式与远见的国际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丁一凡的"欧洲债务危机的美国根源"、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士铨的"欧债危机性质的分析"等。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陶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主任、教授王正毅分别致辞并作了点评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学习邓小平关于国际战略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邓小平关于国际战略的思想王德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公开出版,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收入邓小平同志近十年来有关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问题的许多论述,体现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际战略的思想内涵确是博大精深的。努力学...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以“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于2009年12月4—5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等领导,全国经济、金融专家和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特邀研究员14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领导、专家发挥智库作用,深入分析、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安全的多方面严重影响,研究了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