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薛兴国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载《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中指出,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公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以取代1997年、2000年的前两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与前两部《构想》不同,此次公布的《战略》是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形成的,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2.
张晶在其发表于《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1期上的《〈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内外政策走向》一文中,将俄《安全战略》提出的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政策概括为三点,其中一点是:在国防、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方面,国家安全资源要集中用于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投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张晶在其发表于《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1期上的《(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内外政策走向》一文中,将俄《安全战略》提出的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政策概括为三点,其中第三点是:在保障个人安全、保障俄公民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任卫东在《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由外到内”是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的特点之一。他说,“由外到内”是指国家安全观正在由重视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向重视内部因素转变。二战以前,以军事力量支撑的国家生存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表明美国愿意放弃“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转向以“巧实力外交”为主要手段的多边主义外交,但与小布什时期的安全战略报告相比,  相似文献   

6.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德刚所著《危机管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把“先发制人”作为化解国际危机管理的一种国家安全战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先发制人战略的内涵、逻辑和动因,并试图打破传统军事学与外交学之间的藩篱,  相似文献   

7.
关国《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是奥巴马政府首度公布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情报战略。该份“情报”分析了关国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并对未来四年美国情报界的工作目标和实现手段做了全局性的规划与安排。“情报”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却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的深度考量,尤其是“情报”中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利益挑战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现状与深层考虑。因此,该份“情报”仍值得中国给予适当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发表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一文中,作者牛可指出,“国家安全”理念是二战后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理念中的一个新的要素,是“国家安全国家”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基础。“国家安全”理念的特性是对外部威胁的强烈感知和强调,对“安全”和“利益”含义的广泛的、  相似文献   

9.
杨毅主编的《国家安全战略理论》由时事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据介绍,这部著作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与安全构想”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这部以理论为特色著作共有9章内容,另外还有“前言”和“后记”。  相似文献   

10.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安全报告,主要目的是分析美面临的安全环境并提出应对战略。美从1989年开始发表这类战略报告,克林顿政府时期其发表了7次,即1994—2000年每年一次;小布什政府时期共发表了2次,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从历次报告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001年,美国遭遇“9·11”事件,引发人类对全球化的思考。同年11月20日,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吉姆·奥尼尔发表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自此“金砖国家”概念面世。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亚非战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亚非地缘战略(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具体内涵。强调“先发制人”战略、推进亚非地区民主化战略、打击恐怖主义战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战略、促进亚非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亚非战略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现实权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的刘跃进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载《学习时报》2005年4月18日)一文中认为,由于“国家安全”一词过去常被用来指称情报机构和情报活动,因而在不少国家,许多被冠以“国家安全”之名的法律,其实并没有涉及整体国家安全,而是只涉及反间谍领域的反间谍法。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情况正是这样。1947年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法》,虽然超越了间谍情报领域,规定了“国防部长、国家军事体制、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条款”,但从非传统安全观特别是从系统安全观来看,它也不是一部符合…  相似文献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的《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卷)于2010年9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共三卷,目前已经出版了上卷和中卷。该书试图通过对三大地缘政治中心大国运用国家力量的极限和底线的经验性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是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美国东亚安全合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在战略上牵制俄罗斯、中国和朝鲜等国家 ,美国在近期加快了其在东亚地区推行TMD系统的速度 ,从而引起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学科背景和来源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相反到有各种不同说法,而这些不同说法认定的国家安全学“母体学科”就有“安全科学”、“保卫学”、“公共安全学”、“国际战略学”、“军事学”等等,也有观点认为国家安全学根源于当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国家安全学”一词第一次出现的中文献《安全科学与预防事故》(《中国科技信息》1994年第12期)中,作者朱奕宝认为“安全科学的学科可以很广,如国家安全学、社会安全学、生态环境安全学、劳动安全学等。”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光的《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2011年7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该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书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发表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一文中,作者牛可指出,冷战时期美国国内变化的诸多方面均可置于“国家安全国家”(national security state)概念之下加以认知和讨论。“国家安全国家”是伴随冷战而出现的美国历史上全新的事态。在冷战爆发和演进的同时,经过战后初期关于国家安全组织体制的大讨论和持续进行的政府机构的重组,美国的政府组织体制,乃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国家安全”理念之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是探讨国家安全形势和安全战略的研究平台,凡涉及国家安全的研究领域,如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是论坛研究和关注的对象。该论坛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每年举办一次,截止到2009年共举办了8次,讨论的主题依次是: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大国兴起中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建明、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成至编译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解密文献选编(1945~1972)》2010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文件集从美国已解密的冷战时期对外政策文献中,选编了172篇文献,以反映1945~197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特点。本书共三册,包括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机制、军事战略、地区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