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出低谷,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复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2021年实现8.1%的经济增速殊为不易。这一增速超出预期,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双重目标,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凸显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被列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排放控制重要途径,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半月大事     
《半月谈》2022,(3)
习近平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强调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1%。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相似文献   

4.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的GDP增速预期为7.5%,这是近8年来首次确立GDP增长目标低于8%。GDP增速下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5)
正今年的省级两会,从各地晒出的成绩单来看,除湖北外全部保持GDP正增长,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保持在6%以上。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今年工作安排方面,区域经济、都市圈、扩内需、双循环、核心技术突破等内容,被各地频频提及。按照惯例,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每年年初集中举行的省级地方两会,历来都是外界观察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1月17日,随着河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2021年省级地方两会就此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6.
袁帅 《小康》2022,(2):44-45
无论是新能源本身及其应用,还是传统企业的低碳转型,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从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到2021年"1+N"顶层设计的颁布,再到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双碳"工作的思路愈发清晰.  相似文献   

7.
数字     
7.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  相似文献   

8.
"唯GDP论"在多年的呼吁中,终于开始转向。2011年1月上旬,全国各地"两会"大幕渐次拉开。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主动下调GDP增长目标。其中,  相似文献   

9.
解读绿色GDP     
李美才 《当代广西》2004,(18):30-30
绿色GDP,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了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和水平,还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反映GDP增长的合理性,克服现行统计的GDP中所固有的缺陷,以摆脱经济增长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目标,实现新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综合性质量统计指标。绿色GDP的核心目标是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它是用于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合理尺度,所追求的目标是把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客观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调低到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有人说,在连续多年“保8”后下调,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其实不用如此担心。  相似文献   

11.
杨峰  时颢  宿杰 《群众》2022,(5):67-68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且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既关系长远又与当前经济工作密不可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这是重大的政策调整,也是现行考核制度的具体完善,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及江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蕴秀 《政策》2004,(1):35-35
展望 2004 年,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对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态度乐观,并上调了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摩根士丹利却认为 2004 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减速缓行。 高盛:“9.5%”。高盛对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为看好。在高盛 发布 的中国 经济 的预 期报 告中,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调高至 9.5%。这已经是高盛近期第二次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是所有投资银行中最高的 GDP 增长预期。 德意志银行:“8.4%”。德意志银行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由 8%上调至 8.4%。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  相似文献   

13.
继2020年逆势增长3.36%后,2021年台湾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复苏态势。台湾"主计总处"预估2021年经济增长率6.09%,创2011年以来新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3万美元,达3.2787万美元。展望2022年,台湾"主计总处"预计经济增速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88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10,(1):4-5
聚焦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2010年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10% 2009年12月16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全省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
正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从现在开始到实现碳达峰只有10年时间,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需求,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这次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任务是,总结2009年重庆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工作和成绩,确定2010年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就工业发展讲几点意见。一、去年重庆工业一马当先,为全市GDP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迅速回升。去年全市GDP增长14.9%,和工业较快恢复增长是分不开的。去年受  相似文献   

17.
刘伟 《时事报告》2007,(2):55-57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29年,在这段历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大提升。2006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速达g.67%,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  相似文献   

18.
数读天下     
《小康》2021,(6)
正10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GDP增长6.5%。60%铁路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春节车票预售,和往年同期相比,下降比例接近60%。预计2021年,全国铁路的客流量或在2.96亿人次,更多人将选择"就地过年"。  相似文献   

19.
这次"两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5%。这令许多人都感到意外。因为,这是2005年以来,我国首次将GDP增速预期降至8%以下。即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最复杂、最困难的时候,我国提出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保护环境,中国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而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如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GDP绝对值与往昔也不可同日而语。比如2013年GDP增长7.7%,看似明显低于2009年9.2%的增速,但实际上,2013年GDP增长的绝对值约5万亿,而2009年增长的绝对值只有约2.7万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