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执行程序做了一定的调整,并初步确立了案外人异议之诉,赋予案外人以诉的方式维护实体权利的救济途径,平衡了效率化的执行与执行的实体正当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欲借助于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法理基础及其性质的明晰,结合现行相关法律规定,重构案外人异议之诉,从而为执行实务提供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亚明  吴建生 《唯实》2010,(3):66-69
目前民事执行裁决权在配置中仍存在着执行裁决裁量权较大;执行人员难以适应专业化裁判的要求;不利于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和审判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为此,应首先明确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的权能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增设执行裁判庭,将执行裁决案件与案外人异议之诉集中到一个部门审理,建立完整的执行裁决机制,重新设立执行事务局,行使执行实施权。  相似文献   

3.
追缴违法所得是当前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案件的难题,在案情较为复杂的执行案件中尚存在违法所得认定主体不明确、执行救济程序衔接不顺畅、违法所得认定范围不清晰等问题。实践中应逐步确定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认定主体及认定范围。对于刑事判决书中违法所得认定不明确的执行请求,建议执行机关不予立案或退回补充;针对执行过程中新发现的犯罪分子的财产,基于执行效率和社会效果的考虑可以先予执行,但应当赋予被执行人和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的权利。同时针对不同的异议主体应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4.
许秋萍 《学习月刊》2011,(22):112-112
代位执行,是指欠有被执行人到期债务的第三人,经债权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该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其对被执行债务人所负的债务,并承担被执行人法律义务的一种执行制度。那么,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是什么呢?在代位执行中,债权人因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而申请执行该第三人的财产,  相似文献   

5.
执行程序中,司法拍卖无疑是人民法院加强财产处置、实现债权人胜诉权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当司法拍卖出现程序错误或缺陷而引发纠纷时,应在原执行程序中解决,或由利益受损方单独提起诉讼,还是寻求其他维权路径,法律未作明确规定。这就决定了执行程序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司法标准和权利救济程序的争议。从司法拍卖与任意拍卖的本质区别分析,司法拍卖具有公法属性,从而决定了其不具有民事可诉性,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可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回转、国家赔偿等其他救济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执行和解协议可以顺利履行,申请执行人往往会要求在和解协议中设定担保。然而由于相关规定的缺位,执行和解中的担保行为的效力在司法实务界莫衷一是。执行和解担保从性质上看属于独立的担保合同。执行和解担保和执行担保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被执行人到期不履行义务后申请执行人寻求救济后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执行和解协议上的内容与判决所确定的内容不一致,执行和解担保的是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所以既判力不应及于执行和解协议中的担保人。目前司法实务中对民事执行和解担保法律效力的认定不统一,亟需完善我国执行和解担保制度,赋予执行和解担保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效力,规范民事执行和解担保制度程序,完善执行和解担保的救济途径,保障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相似文献   

7.
1.被执行人不接受执行,这是民事执行第一难。(1)拖。这类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送达后,表现积极,主动提出与申请人协商,在申请人面前诉说自己的困难,表现诚恳,要求分期履行。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后,却不按约履行。这类被执行人拖得申请人精疲力竭,而且也给人民法院执行增加了很多工作量。(2)赖。被执行人根本不谈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反而找各种借口赖账,能赖掉就赖掉,能赖多少就赖多少。(3)躲。被执行人在法律文书生效前,已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或在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送达后,将财产转移、隐匿,或将财产变卖所得…  相似文献   

8.
菅中战 《学习论坛》2003,(10):61-62
民事、行政执行 (以下简称执行 )是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 ,采取强制措施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诉讼活动。而执行监督是上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的监察与督促活动。当前 ,在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中 ,存在着执行难和违法执行侵犯第三人、案外人合法权益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 ,有党政干预、地方保护、当事人履行能力、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为、法院执行人员的素质等多种原因。但是 ,从近几年的司法实践看 ,上级…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2,(10):3-3
最高法近日出台司法解释《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公民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失而直接提起诉讼,法院应受理;对联合提价等垄断行为,被诉的垄断企业承担举证倒置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就"失信者黑名单"的出台专访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李光旭庭长。记者:四川法院近几年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惩戒的做法有哪些?李庭长:为深入破解"执行难",全省法院不间断地开展"执行风暴、涉金融案件执行、百日执行会战、反规避执行、两限制一打击"等专项活动。2010年至今,有2931名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432名  相似文献   

11.
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享有公共产品权益的政策。这些政策较大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带给农民实惠;但政策本身与政策对象的需求存在偏差、政策调整存在滞后性、政策执行中缺乏监督、资金不足等政策执行中的瓶颈问题凸显。为此,需要通过提高政策质量、加强政策执行的财力资源、优化政策执行主体等措施优化政策执行过程,提高政策效能以保障农民享有公共产品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审判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找出其症结、根源和规律,从而抓住矛盾,是解决“执行难”的首要环节和基本途径。一、被执行人方面“执行难”的原因被执行人的思想和行为对案件能否及时顺利执行影响极大。被执行人在案件执行中表现消极,甚至有意逃避、抗拒,会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带来阻力,造成执行难。被执行人消极对待执行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置若罔闻。对执行人员所做的思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Z1):72-74
<正>随着执行工作力度的加大,人性化执行在我国法院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大,各种媒体上的报道不乏其例。所谓人性化执行是指享有执行权的执行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中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准绳,对案件当事人尤其是被执行人的一种权利保障和尊重关怀。人性化执行本质上是人道主义理念在执行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是一种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性化执行需  相似文献   

14.
魏敬乾 《实践》2013,(10):36-36
2012年6月,刘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综合授信合同》、《个人额度借款合同》。同时,吴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抵押合同》,合同约定吴某将其享有所有权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作为刘某借款的担保,且刘某、吴某和银行三方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之后,刘某从银行贷款181万元,贷款到期后刘某未按合同约定还款。为此,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吴某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拍卖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依法向被执行人刘某、吴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告知未在法院指定期限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对抵押财产进行评估、拍卖。这时抵押人吴某才着急,赶紧催促贷款人刘某还款,可刘某因没钱而无法还款。由于刘某、吴某未按执行通知书履行义务,法院依法查封了吴某的抵押房产。同时,法院再次告知被执行人刘某、吴某,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了具体规定。其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5个方面的行为;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包括6个方面的行为;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调解、支付令、促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等执行错误,包括7个方面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殴打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且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证明  相似文献   

17.
正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做出的庄严承诺。为贯彻全国高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暨执行案款清理工作"会议和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部署会议精神,滁州市南谯区法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力推进,在方圆120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展开了"一打三反"(即打击拒执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干预执行)专项活动的密集行动。一是天罗地网,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密集曝光。近年来,南谯区法院强力推进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相似文献   

18.
现行检察机关捕诉关系,以普通案件"捕诉分立"制度为主,特殊案件"捕诉合一"制度为辅。其中,"捕诉分立"是建立在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两程序相互监督、力求公平基础上的,在检察实践中更具有制度价值。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捕诉衔接机制,必然会造成一些诸如影响办案质量、办案效率低下、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转型阶段的涉法涉诉信访正处在利益分化加剧、风险叠加喷发、社会结构失衡的时代背景之中,利益格局变动凸显规范失灵,风险形势多发且多领域失控冲击法律体制,利益表达和实现的失衡制造立场偏差及执行扭曲。权力运行错位、程序正义欠缺以及管控脱轨,构成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突出症结。要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为契机,加快涉法涉诉信访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优化涉法涉诉信访权力运行机制,革除涉法涉诉信访管控行政化弊端,完善涉法涉诉信访考核等具体制度,强化涉法涉诉信访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第196、197条规定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非诉讼程序。非诉讼程序的审查标准以形式审查原则为基础,仅对主债权、担保物权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形式要件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拍卖、变卖抵押物。非诉讼许可裁定的立法例借鉴了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具备了"物的执行名义"。同时,基于非诉讼程序缺乏对实体争议的审查,也应当给予债务人、担保人相应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