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正式产生。它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行使国家警察机关的一切职能。一、国家政治保卫局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时期。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先后创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在各根据地建立之初,先后建立起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工农革命委员会,下设“肃反委员会”,这是在根据地与在上海保卫中共中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0,(4):65-65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革命前辈在龙州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1,(24):36-37
1930年2月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化名邓斌)和李明瑞、俞作豫等继百色起义之后,在左江地区发动和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中国红军第八军,成立左江革命委员会。龙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威震南疆的英勇的武装起义。起义后创建的左江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庾新顺 《传承》2015,(2):8-10
1929年12月中旬和1930年2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到龙州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红军第八军。龙州起义和红八军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实践和革命精神,红八军辗转中越边、滇黔桂边苦战七千里的英勇史迹,红七军、红八军在乐业会师的传奇故事,为广西各族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张帅 《重庆行政》2016,(2):60-62
正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  相似文献   

6.
熊轶欣 《传承》2011,(18):10-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工农红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红军政治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根据地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6,(2)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排除了根据地存在的严重危机,为党中央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扩大为巩固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统 《同舟共进》2013,(8):14-16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5月,毛泽东带着红四军来到赣南寻乌县开辟新根据地。说老实话,红军应该怎么建设根据地,起初大家都没有经验。自1927年以来,上海中央从瞿秋白到李立三,都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命令各地共产党人搞暴动。但是暴动搞起来后怎么办?红军怎么生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怎么办?中央都没有办法。所以大家说,中央领导是在上海的洋房里幻想着中国革命的高潮,结果是大批共产党员人头落地。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张帅 《重庆行政》2016,(4):60-62
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实际需要进行了涉及重要领域的立法.为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推动了党在延安时期法制建设取得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5)
正【1932】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1932年12月,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军,开始创建以陕西耀县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翌年11月,开辟以甘、陕交界的南梁地区为中心的新根据地。1934年11月,正式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1.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攻克江西寻乌县城,在此驻扎一个月。针对红军中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决心下大力气纠正此种现象,以充分发动群众,加强根据地建设,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红军时期,我在红六军团政治保卫局当干事,负责首长的安全警卫工作。王震同志是红六军团的政委,是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清算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在危急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一、四方面军于6月16日在懋功会师。接着,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两大红军会师后,红军达十万多人,实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13.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位于定安县南部中瑞农场,1996年建成。母瑞山是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独立师三大机关领导海南人民长期进行革命斗争的有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是海南人民坚持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象征。母瑞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琼崖革命的战略要地。1928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等领导创建的左江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与外国接壤的根据地,其斗争具有鲜明的反帝特色。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举行。当天发布的《中国红八军目前实  相似文献   

15.
李晓巧 《群众》2017,(24):60-61
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没有红军就没有工农革命根据地,也就无法完成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回首历史,红军能发挥如此作用的关键因素在于,一手抓武装斗争,一手紧抓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也十分重视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其主张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科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城市斗争内容。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也重视城市斗争,并不回避对敌人统治薄弱的城市的夺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正确解读应当是,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城乡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党的核心领导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党的第一代核心领导人毛泽东一直强调解放思想。1930年5月,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盛行的把马克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四年,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诞生)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中国革命有了转机.不幸一九二五年孙中山逝世.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革命遭到失败.是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九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村领导秋收起义,十月率领起义部队上了江西的井冈山.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三○年,这个中央根据地已发展到包括闽西赣南二十一个县,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五十万.与此同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不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蒋介石调集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先后四次都被红军所粉碎.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实行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万里长征.另外,当时日本已入侵中国,亦需北上抗日,所以红军主力十万人(即第一方面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雩都,福建长汀开始长征.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炀绞ち宋奘枘严兆?终于打破了占压倒优势的敌军的围追阻截,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当地的一支红军会合,前后历时一年,经十一省,行程共计两万五千里.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长征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局面,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后又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今天仍激励着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近,本刊派出记者沿着红军的足迹,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跋山涉水,寻访了许多历史遗?屠虾炀?也亲见了这些地区面貌的变化,写了一系列报道,总名为《长征路上》,从本期起开始刊载.  相似文献   

19.
习仲勋,陕西富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西北地区从事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并在西北军中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后,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刘志丹的亲密战友、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庾新顺 《传承》2014,(7):4-9
邓小平六次来到广西。广西是邓小平革命生涯的重要起点。邓小平是广西红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领导发动了百色、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谱写了中国革命光辉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三次视察广西,始终关心战斗过的八桂大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