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名警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体育活动等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对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校园活动、心理辅导和体育活动是改善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影响效果有限。并在探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多种心理健康干预手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自尊、人际交往对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影响,增进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方法为采用自尊量表(SE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警察学院4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为从自尊、人际交往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多角度研究分析,发现不同性别警校生在自尊、人际关系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1),这两者均有别于以往研究。结论为应从完善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家校有效沟通渠道,开设警校生就业指导课,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促进警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广大心理学专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校园氛围因素及个体有关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与公安职业特性相关的品德特征测验。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自编警校大学生品德特征测验,并以警校准警察以及不同经历的在职警察为被试,然后对测验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警校大学生品德特征结构的八维度模型。由此,警校大学生品德特征可以从八个维度描述,即忠诚、奉献、守纪、理想、正义、勤俭、协作、文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SCV)对某警校213名本科生与某地方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以分析比较警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结果表明:警校大学生和地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总体趋于积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较高。警校和地方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均呈显著差异,警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均高于地方大学生。发展价值观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警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我们可以发现警校和普通大学的学生消费有什么区别,通过研究警校大学生的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可以从侧面发现警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源。这种影响因素多呈现隐性、感性、细腻的特性,但往往在学生步入大学后容易被忽略。文章从家庭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相关性,探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性的研究中认为,个人的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一致程度如何,能够影响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者也发现,大学生中个人现代性与个人传统性并存,现代性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等特点。而现代性的可教育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个人现代性发展的教育的关注。作为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可适当通过社会实践、课堂引导、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现代性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数量及在校生数量已占国内普通高校半壁江山,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关注高职生这一庞大的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和就业等几个方面,其成因涉及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进一步完善高职生心理健康网络体系,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自我调适、注重社会实践、提倡朋辈关怀等手段,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预防是减少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有效手段,自我调适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矫治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列团体行为训练,改变其问题行为,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目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友的主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提高其承受压力的能力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起到较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1200名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GWB)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幸福感比例较高,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还是家庭、学业、人际、身体、性别等社会性因素。而且反映出客观因素可以通过主观因素间接地影响幸福感。研究认为,在高等院校普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把理性分析与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结合起来,才能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健康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有效模式,使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引入更多的学术成果,达到科学育人的目的。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引发思考,探索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深层问题所带来的感受差异,并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警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是其人格发展的基础。警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中运用TA责任模式,可以改善目前公安教育中重集体轻个性、社会责任感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的现象,更好地完善警校大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列举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探究了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以及交际困难等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导火线",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则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根源";提出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全员参预,构建学生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来自家庭、社会、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背景 ,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的方法及教育对策 ,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被称为抗逆力,这种能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要从提升保护性因素这个角度,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和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为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值观的无根、对挫折的误解、情感世界的荒漠化和心理能量积聚后的本能释放等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通过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大学生心理档案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净化并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体差异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多样,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且面临的困扰也表现为不同内容;大学生心理问题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9.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高发原因包括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混杂。解决"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需提升社会层面重视度,从根源上控制留守问题;增强"留守经历"大学生自身适应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加大学校层面关注度,努力改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层面关心度,辅助缓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犯罪案件明显增多,这类案件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凶残性、团伙性、高智能性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情绪不稳定、虚荣心强、贪图享受、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校园管理,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